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明
字體大小:
2021年1月02日 -
:
陝西法制網
陝西法制網官方百家號,優質創作者
第二部:路的盡頭
有了好畫、有了好字,還得有便捷的印刷術。
如此,這些千古傑作才能流傳更廣,讓更多的人看到、方便更多的人觀摩學習。再說,宋朝空前發達的教育事業,沒有劃時代的印刷技術,也是完全無法支撐的。
幸好,這是北宋,幸好有畢昇,幸好有了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貴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在中國,凡稍通文字的人,可能都知道畢昇。可惜,對於畢昇,除了名字,我們知之甚少。這個今天享譽華夏的人,只是在沈括的《夢溪筆談》裏有過驚鴻一瞥,且不過寥寥數語,如下:
“慶曆中,有布衣畢昇,又為活版。其法用膠泥刻字,薄如錢唇,每字為一印,火燒令堅。先設一鐵板,其上以松脂蠟和紙灰之類冒之。欲印則以一鐵範置鐵板上,乃密布字印。滿鐵範為一板,持就火燒之,藥稍融,則以一平版按其面,則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本,未為簡易;若印數十百千本,則極為神速。常作二鐵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畢,則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數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餘印,以備一板有重複者。不用則以紙貼之,每韻為一貼,木格儲之。有奇字無備者,旋刻之,以草火燒,瞬息可成。不以木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則高下不平,兼與藥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訖再火令藥融,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汙。昇死,其印為餘群所得,至今保藏。”
僅僅326個字,還包括了所有的標點。很顯然,在這段文字裏,沈括重點說的是活字印刷術的操作原理。提到畢昇,只有兩次,透露出的信息也只有三點,布衣,慶曆、昇死。布衣,說明了他的身份;慶曆,宋仁宗年號,自公元1041-1048年;昇死,《夢溪筆談》是沈括耗畢生心血所作,晚年成書於鎮江的夢溪園,約公元1090年左右,在此之前畢昇早已去世。
這就是畢昇的全部。對這位為華夏民族贏得了無上榮光的人,這個偉大的人,我們知道的就這麼多。
想想吧,我們有煌煌二十四史,有無數的帝王將相,有那麼多的本紀、列傳,對於這位偉大的布衣,卻僅有如此寥寥數筆,讓人深感不公不平,甚至憤懣。不過,我們都清楚,屬於畢昇的榮耀,比起那些曾經位高權重、屍位素餐、穿金戴銀、蠅營狗苟的權貴們,不知要高光多少倍。
畢昇,是個在大歷史裏不可或缺的人。其震爍古今的功績,不以朝代、不以時間,甚至不以民族、種族而黯淡,注定將永遠散發光芒。畢昇,不僅屬於華夏,也屬於世界。
畢昇之後,北宋印刷出版業進入了黃金發展期。
佛經、曆書,儒家、道教經典及醫學等書籍,被系統而廣泛的印刷,那是井噴式的發展。有人做過統計,北宋初年印刷品的數量不及4千件,到神宗時期,印刷品已超過10萬件,到徽宗時代,則已是幾十萬件的規模了。
畢昇的活字印刷術,就是那個時代的黑科技。
在其引領的科技旋風下,北宋的印刷業進入了鍍金時代。可以想見,那時的人們,同樣有著生逢大時代的感慨,同樣有著對日新月異變化的驚歎。或許,時代從來就沒有所謂新與舊,無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每個時代都是嶄新的、鋥亮的,都散發著迷人的、讓人炫目的光芒。
公元1990年,在湖北省英山縣草盤地鎮五掛墩村畢家坳,有人在水溝邊發現了一塊墓碑。據考證,墓碑的主人正是畢昇。專家們據此推算出,他大約生在北宋太祖年間,亡於仁宗時代。後來,當地修建了畢昇紀念館,畢昇墓也成為了全國重點保護文物。不過,此畢昇是否就是沈括筆下之人,也有人持保留意見。其實,這已經不再重要。
回望歷史,我們都知道,畢昇曾經鮮活的如同你我,一樣平凡的、卑微的為生活打拼。不同的是,也許只是靈光乍現,也許是多年的經驗啟迪,總之,他天才般發明了活字印刷術,為人類叩開了千年繁盛之門。
如此人生,值了。
------------------------------
我是未央先生,原創連載,歡迎關注……
作者/來源:未央先生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系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