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明

跟著《登場了!敦煌》看人類文明的驕傲


字體大小:
2021年1月03日 -
:     
 

莫高窟參觀預約網

甘肅莫高重華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官方帳號

“以青春視角,看千年敦煌的活力湧動;以時代觸覺,感受古老東方的華彩篇章。”這是最近熱播的《登場了!敦煌》中令人心潮澎湃的經典語錄。其中第一期的節目主題——匠心,通過敦煌守護者一生的奉獻,展現了敦煌在我國歷史文化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敦煌研究院第一任院長——常書鴻

說起敦煌,第一位不得不提起的名字便是常書鴻了。

常書鴻在塞納河畔與敦煌文物的一次偶然邂逅,徹底改變了他的生命軌跡。為了心中那份召喚,他放棄了繁華優越的巴黎生活,來到黃沙漫天的莫高窟,更將此後六十年的榮辱沉浮和恩愛情怨都留在了大漠深處的敦煌莫高窟中。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贊譽他“篳路藍縷,厥功至偉,常公大名,宇宙永垂”。

常院長一生致力於敦煌藝術研究保護等工作,被人稱作“敦煌的守護神”。常先生把他的一生奉獻給了敦煌藝術。他放棄了個人的藝術創作,帶領研究人員清沙築牆、整理資料、修複石窟塑像、臨摹曆代壁畫,為敦煌的保護和研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48年,全國還在動蕩之中,敦煌研究院也面臨著不知何處去的命運,常書鴻先生給上海的《大公報》寫了萬言文章:《從敦煌近事說道千佛洞的危機》為敦煌的生存大聲疾呼,引發全國讀者的熱烈反響。

大國工匠,六十四載潛心修複——李雲鶴

1956年,為響應國家建設大西北的號召,正讀高二的李雲鶴從山東出發,踏上了西去新疆的漫漫征程。因中途探望在敦煌工作的舅舅,李雲鶴在當地逗留了幾日,未曾想,這一留,竟是一輩子。

一件事幹一輩子,時間好似很快;一輩子就幹一件事,時間又好像很慢。以心為筆,以血為墨,六十四載潛心修複,八十八歲耕耘不歇。被譽為“壁畫醫生”的他,六十多年中,讓4000多平方米壁畫和500多尊塑像“起死回生”,並開拓出“空間平移”“整體揭取”“掛壁畫”等眾多國內首創的壁畫修複技法。

最小號的醫用注射器、包裹綢布的棉球、專用的回貼木刀、洗耳球、除塵器……文物修複絕對稱得上是最考驗技術和耐心的工作之一,稍有不慎,一塊凝結千年前祖先心血的文物就將徹底泯滅於歷史塵埃中。

64年對於一個人來說已是一生,對於1600多歲的敦煌而言,卻只是一瞬。莫高窟一共4.5萬平方米,李雲鶴忙碌了一輩子,只修複了不到十分之一,這一生的堅守,令人敬仰。

敦煌的壁畫美得不可方物,若是能親眼見到那栩栩如生的人物形態,以及宏大的場面,恐怕也是一份極其重要的禮物。

樊錦詩先生說過:“我們這些人,用畢生的生命所做的一件事就是與毀滅抗爭,讓莫高窟保存得更長久一些,再長久一些”。

來源:敦煌寫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號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