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24

傳統服飾|中華服飾上下五千年 < 上 >


字體大小:
2018年8月09日 -
:        
 
FDC面料圖書館

中華民族有著近五千年的文明史。從皇帝垂衣裳而治天下開始,服飾代表著中華之世界觀,承載著厚重的傳統文化與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的傳統服飾文化博大精深,是一門深遠的學問,反映著過去時代中,人們因地域環境、戰爭遷徙等影響下形成的文化標識。

那麼,中國傳統服飾是怎樣的,又有怎樣的豐富樣貌呢?本專題將以歷代的藝術精品為切入點,從繪畫、壁畫、雕塑、陶俑中尋找信息,進入中華服飾上下五千年的世界。

Prehistoric

約前170萬年—公元前21世紀

中國服飾的源流可上溯到原始社會舊石器時代晚期,山頂洞人遺址中發現磨製的骨針和飾品是目前關於中國服飾最早的實物證明。到了新石器時代,人類不再只依賴大自然提供食物,農業與畜牧的經營也使人類由逐水草而居轉為定居。石和陶制紡輪的發明,說明衣服原料的發展更進一步,人類能夠用織物纖維紡紗、織成布帛。隨著生產力的發展,狩獵、漁獵、畜牧等方面的各種工具得到改進,服裝在製作上更加符合人體需求,審美觀念也隨之產生。

▲骨針和飾品

amocity
amocity

  


Pre-Qin

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221年

先秦是指秦朝建立之前的歷史時代。在夏商時期,上衣下裳是當時主要的服飾形制,並以冕服區別等級。到了周代,服制較前代漸趨完善,仍保留上衣下裳的服裝形制,並被納入「禮治」範圍。西周時,上下連屬但腰部斷縫的「深衣」為上層社會的重要穿著。春秋戰國時期,分封制度確立,周天子的權利日趨衰微,各國已不完全尊崇周之服飾制度。趙武靈王為國家強大,進行胡服騎射改革,胡服的窄袖短衣、長褲、革靴等服制更加便於騎射,漸在軍隊中盛行。

▲ 晉朝服飾-晉武帝司馬炎

▲ 戰國 帛畫龍鳳仕女圖

絹本墨繪 縱31.2厘米 橫23.2厘米

湖南省博物館藏

Qin Dynasty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

秦滅六國,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統一王朝。秦時服飾基本承襲前朝遺風,以袍為典型服裝樣式,衣身結構有曲裾和直裾之分,袖亦有長短之別。男女日常服飾形制差別不大,均為交領大襟、窄袖,不同之處是男子腰間系革帶,帶端裝有帶鉤,女子腰間以絲帶系扎。

▲ 秦陶器 高級軍吏俑

▲ 秦石器 石鎧甲

Han Dynasty

公元前202—公元220年

漢朝分為西漢和東漢兩個時期。漢承秦制,以袍為朝服,袍即深衣制。漢朝服飾主要有袍、襜褕、襦、裙等。西漢早期服制多為曲裾深衣,東漢則多為直裾。漢代仕宦燕居多服禪衣,即單衣,形制與袍同,唯不用襯裡。漢代女子常服仍為上衣下裙和深衣,上衣為襦,短至腰間,有交領和直領。下裙及地,上窄下寬,腰間系帶。衣袖趨大,袖口收斂,曲裾直裾並存,曲裾居多。婦女有著褲裝,大多僅有兩個褲管,上端用帶子系扎。

▲ 西漢晚期墓室壁畫迎賓拜謁

高約19厘米 寬約35.5厘米

河南省洛陽市八里台漢墓山牆楣額右端

▲西漢 素紗褝衣

湖南省博物館藏 湖南省長沙市馬王堆漢墓出土

魏晉

南北

Wei, Jin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公元220年-589年

魏晉南北朝是思想活躍,政權更迭頻繁的時期。服裝上開始追求「精神,格調和風貌」,寬衣博帶是這一時期的主要特點。魏晉南北朝時期服飾承秦漢之制,其少數民族服飾承北方習俗。受玄學思想影響,漢族男子多著寬衫子,袖端敞口;頭飾有幘、巾、漆紗籠冠等。北方受遊牧民族影響,衣著多以衣褲為主,上衣為褶,下衣為褲,名為「褲褶」。頭飾有幘、巾、漆紗籠冠等。南方氣候濕熱,高齒木屐開始流行。魏晉南北朝時期婦女服裝繼承漢制,上儉下豐,有深衣、衫、襦、襖、裙、袿衣、帔等形制,北朝時胡服流行於中原,服飾文化更趨豐富。魏晉時流行假髻的蔽髻,南北朝時受佛教影響,流行飛天髻。

▲ 魏晉磚制墨彩磚畫 進食圖

縱17厘米 橫17厘米

嘉峪關市文物管理所藏 圖片出自中國美術史圖像手冊·繪畫卷

▲ 南朝-宋元徽二年(474年) 俑

南京博物院藏 南京市堯化門明曇憘墓出土

amocity
amocity

  


Sui Dynasty

公元581年-618年

隋朝歷史較短,服飾樣貌基本承襲魏晉南北朝時期特點,是承前啟後的階段。隋朝官服服制按顏色區分等級,男子常服多為窄袖袍衫。隋朝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多受胡服影響,男子多著小袖袍、小口褲。女子多著小袖高腰長裙,髮式上平而較闊,承北周以來「開額」舊制。貴族婦女著大袖衣,外披帔風或小袖衣。後成為流行的披風式小袖衣,翻領,內外不同色。侍從婢女及樂伎多著小袖衫、高腰長裙,肩披帔帛,頭梳雙髻。民間婦女多著青裙,外出時戴冪羅。隋朝的服制,繼承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胡服的藝術特色,融入了隋朝的時代特徵,對其後唐朝的服飾有很大影響。

▲ 隋 供養人

敦煌莫高窟第62窟北壁下部

圖片來自中國石窟敦煌莫高窟

Tang Dynasty

公元618年—907年

由隋入唐,中國古代服飾逐漸發展到全盛時期。唐代國力強盛,對外交流頻繁,國內安定統一,服飾審美也展露出新的風貌,在服裝款式、色彩、圖案等都呈現嶄新局面。唐代官服服色制度對日後影響深遠,冠和腰帶也是官階區分的標誌之一。唐代廣泛吸收外來民族文化,如胡服褊衣,圓領袍衫是唐代男子服裝的主要形式。一般男子也著衫、褲褶、半臂等,百姓大多穿本色麻布衣。唐代女子日常為上衣為襦、襖、衫,下束裙子的著裝為主。初唐時盛行小袖長裙,盛唐時則流行袒胸的大袖長裙,女子面部裝飾和髮髻樣式華麗紛繁。此外,還出現女著男裝的現象。唐代這一絢爛多姿的服飾文化,可謂中國封建社會服裝史中最為精彩的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絢爛,都令人目不暇接。

▲ 唐·張萱(宋摹本) 搗練圖卷(部分)

絹本設色 縱37厘米 橫147厘米

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 圖片出自中國美術史圖像手冊·繪畫卷

▲ 唐·周昉 簪花仕女圖卷

絹本設色 縱46厘米 橫180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圖片出自中國美術史圖像手冊·繪畫卷

未完待續

to be continu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