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8
字體大小:
2021年2月25日 -
:
中國各民族的服飾自來以多樣並存而著稱,但在多樣性的背後,又隱含著可以初略歸類的基礎,這樣的基礎不管是從服裝色調上,還是從剪裁的樣式,乃至於穿著的習慣,都可以在不同程度上反映適應環境,師法自然的和諧之美。接下來我們將以貴州境內的一些少數民族的傳統服裝為例,看他們是如何做到既能充分滿足穿戴者的身心需求,又能有助於發揮各民族的文化凝聚力。
清人田雯的《黔書》對貴州各民族的他稱做了一個系統的歸納,其中最有趣的結論是:衣著的顏色往往成為各民族他稱的命名依據。當時所知的苗族的五大支系就分別被稱為"紅苗""黑苗""花苗""青苗"和"白苗",而且這樣的他稱與所指代的對象尚好的服裝的顏色又趨於一致。除了苗族之外,布依族中有"青仲"支系,也是因為尚好穿青衣而得名。仡佬族中有也有"紅仡佬"和"花仡佬"兩個他稱。田雯還說,各民族頭飾的差異也是他稱得名的依據之一。仡佬族中就有"剪髮仡佬"這樣一個他稱。
常識告訴我們:每一個人都有好美之心,每一個人的衣著和裝飾都要受到時尚的驅動。要讓一個民族,或者一個支系的全體成員穿同一種顏色的衣服,梳理同一樣式的髮型,似乎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情。以服裝的顏色尚好做為他稱命名的依據,也確實叫今天的人難以理解。但如果考慮到不同民族自然面對的生態環境具有很強的穩定性,不同的民族為了與所處的自然生態環境相適應,經長期積累後,終究會導致服裝和首飾表現出某些共性特徵來,那麼看似不可思議的事情也就可以獲得合理的解釋了。不同地區服裝和首飾趨同,其實是適應環境,師法自然的產物。而適應環境的結果,又會模塑出因環境而異的審美情趣。
生活在銅仁地區的苗族,在歷史上被稱為"紅苗",取名的依據在於,這一地區的苗族婦女人人喜歡穿鮮紅色的短裙。生活在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在歷史上被稱為"黑苗",命名的依據也是因為這裡的苗族居民,人人都穿著深黑色的衣服。而生活在黔中和黔西的苗族,在歷史上被稱為"花苗",命名的依據也是因為他們都喜歡穿著五彩斑斕的花衣。其他的"白苗"和"青苗"也是基於同樣的依據去命名。
需要解答的問題在於,為何不同地區的苗族,要集體穿著不同顏色的服裝?要解答這個難題,就必須反觀他們所生活的自然和生態背景。
銅仁地區的苗族之所以崇尚穿紅色裙子,主要是因為當地盛產茜草,除了這種植物性的紅色染料,當地還出產明礬,可以用作染色的媒染劑。正是自然與生物資源的簡單易得,當地苗族崇尚紅色,才得以穩定的延續。黔中和黔西的苗族習慣於穿著五彩斑斕的花衣。同樣是貼近自然所使然,因為他們都生息在開闊的疏樹草坡生態系統,周圍的環境本身就明亮而色彩斑斕,穿著五彩斑斕的衣服正好與環境協調一致。
黔東南地區的苗族喜歡穿黑衣,至少有三重理由:一是他們生活的環境是茂密的亞熱帶叢林,穿上黑色的衣裙,可以和生息環境保持一致,特別是在狩獵採集的過程中,有利於隱蔽。二是將衣服染成的黑色顏料,在當地易於獲取,早年所用的原料是五倍子,將五倍子搗碎後浸水,取其汁,將布料浸透,然後晾乾,再埋進淤泥中,就可以將布料染成鮮亮的黑色。三是叢林生計環境十分潮濕,在林間生息,服裝容易被打濕,為了應對這一環境,這裡的苗族居民,還要對衣服實施上漿,方法是用牛血或豬血浸泡布料,晾至半干後,再摺疊起來,放到光滑的石板上,用木棒反覆地捶打,務實布料變得平滑光潔。同時又使布料更其黝黑,但最終的目的卻在於,衣服不會被水浸濕,甚至可以兼做雨衣使用。
上述三種理由導致服裝尚黑的原因,其實都與適應於所處環境,環境又能夠提供必備的製作原料緊密關聯。正是效仿自然的結果,才使當地的苗族居民萌生了以黑為美的共同意識,並健全和完善了一整套染黑的技術和工藝。
服裝的形制也是出於適應環境的需要,而成其穩定延續的習慣。苗族的生息區,地表崎嶇不平,而且荊棘叢生,為了出於行走的方便,穿短褶群和寬襠的短褲應當是一種適應自然的經驗總結。布依族的生息地,地表相對平坦,行走中的險阻不大,因而布依族婦女習慣穿長褶裙也不會礙事。彝族的生息地相對寒冷,天氣變幻無常,服裝外加披毛氈,就成了最佳的環境適應方式。各民族服裝的形制,同樣是仿效自然與所處環境的產物。
各民族的製衣原料也是就地取材,貼近自然的產品。貴州的自然與生態系統地域差異很大,各地所產的製衣原料各不相同。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民族,傳統製衣原料也會隨之而異。
侗族生息的河谷壩區盛產葛藤,製作葛布自然就成了侗族婦女的專長。構皮是喀斯特石化山區普遍生長的桑科喬木,這種植物的韌皮纖維細長而堅韌,生活在這一地區的苗族居民,從古代以來就長於用構樹皮製作衣料。生活在畢節地區的彝族和仡佬族,畜牧生產占據著主要的地位,他們習慣於用羊毛和羊皮製作衣裙,也是一件十分自然的事情。布依族生息的河谷壩區生產木棉和芭蕉,木棉纖維和芭蕉纖維也就成了他們傳統製衣原料。此外火草、九層皮、棕櫚等等野生植物,都曾被貴州各民族做衣料使用過。
雍正"改土歸流"後,清廷出於刺激經濟發展,統一稅收的考慮,通過行政手段在貴州各民族地區推廣棉麻種植,這才使得紛繁多樣的野生動植物纖維,逐步退出了各民族衣料的使用範圍。而這一歷史事實卻提供了鑑定各民族傳世服裝製作年代的有利依據,純粹用野生纖維製作的服裝,必然出自"改土歸流"之前,而純粹用棉麻製作的衣物,肯定是20世紀初的製成品。如衣物中混入了化學纖維,則肯定是20世紀末的產品。此外,憑藉製衣原料的不同,還可以進而認定傳世衣物的產地,這對琳琅滿目的貴州民族服裝收集歸類和整理都具有積極意義,因為這些民族服裝都是適應環境的產物。
當前國內外收藏的苗族服裝中,出自黔東南者占有相當的比例。這些收藏品中,最受收藏者偏愛的是那些絢麗多彩的刺繡衣物。但如從質料和布料去做詳細的分析,幾乎無一例外的會從中發現,此類衣物刺繡所用的絲線,全部來源於東南沿海的漢族地區,就連刺繡所用的針也是從漢族地區輸入的,更不要說整段的綢料了。要證實這樣的來源,並不困難。因為製作此類絲線的原料,都出自漢族地區飼養的家蠶,蠶絲上的鱗片就是明證。吐絲的蠶種,以及絲線的顏色同樣也與時代同步。1840年以前,大多數是用天然染料染成,而其後所用的染料則是從西方輸入的化學染料。因而可以說,絢麗多彩的苗族服裝不僅是苗族審美意識的展示,其中也包含了漢族審美的成分。只不過這樣的成分已經被苗族文化消化吸收了。
作為與所處環境相協調的典型,布依族婦女的裙裝最值得稱道。在遙遠的古代,布依族的先民習慣於穿著白色的衣裙,裙子的形制都屬於筒裙,目的是為了適應濱水的生活,並能有效地反射強烈的日照。出於排汗的需要,上衣的形制甚短。布依族在貴州高原定居後,生息環境為之一變,面對棲息地的崎嶇不平,原先的短裙演化成了長褶裙,短上衣。出於冬季禦寒的需要,隨之演化成了緊身上衣。定居在打幫河黃果樹區域的布依族,他們掌握藍靛種植和藍染扎染技術後,服裝的顏色尚好隨機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開始用扎染畫布製作衣裙,這樣的裝飾紋樣的特點在於花紋表面呈現為非規律性,但就整套衣裙而言,卻表現為斑駁相間,從而使得所穿的衣裙與陽光下的樹蔭色調保持一致,深色的藍底和不規則的白色花紋,若處在樹蔭下,使人與環境融為一體。為了追求紋樣的精細化,又陸續發展出了蠟染衣裙,但蠟染衣裙所呈現的總體印象,依然保持扎染衣裙的效果,只有就近觀察時,才能品察到紋樣製作的精美和細膩傳神。
作為利於生產活動的典型,瑤族男人的白色獵褲最值得玩味。貴州境內的白褲瑤住居於樟江河谷,受地方性焚風氣候的影響,一年中的旱季和雨季反差極為鮮明。他們的生息區也成了最好的季節性獵場,每年雨季和旱季交替時,成群的野生動物都要往返於樟江河谷和月亮山之間,因而也成了他們集中狩獵的大好機會。但在這樣的喀斯特山區,狩獵是一項艱苦而充滿風險的生產活動,因為在這樣的地段,既不能圍獵,也不能挖掘陷阱,更不能伏擊,最為有利的狩獵手段莫過於追獵,也就是趕在野獸之前,占據有利的地勢,利用野獸爬山後喘息的機會,射殺獵物。從事這樣的生產活動,必然將白褲瑤的男子訓練成了翻山越嶺,健步如飛的狩獵高手。但在險峻的石灰岩山區奔騰跳躍,如果衣服不合身,不僅會影響行動的敏捷,甚至還可能帶來生命的危險。
為了適應這樣的特殊需要,才發展起了男子日常穿著的標誌性白色短褲。這種白色短褲,是用三段白布直接拼縫完成,縫之前不需做任何意義的剪裁,全憑巧妙的摺疊拼縫而成,縫成後,褲腰瘦小,褲襠肥大,褲腳瘦小,剛好能緊密的束緊膝蓋,穿上這樣的獵褲後,無論在陡峭的山岩上,如何奔騰跳躍,兩腿都能運用自如,無掛無礙。不僅有利地配合了狩獵取得成功,而且最大限度的維護了獵手的安全。今天狩獵雖然淡出了他們的生活,但這種標誌性的環境適應成果,卻成了瑤族男子英俊勇敢的象徵,使瑤族居民從中獲得了生存美感。
在黔東南居住的苗族,特別是台江、劍河一帶的婦女,其傳統服飾的代表就是苗族的百褶裙。拉開時可以長達2米左右,這顯然是適應叢林生活的傑作,因為這樣的寬度不僅便於攀援高低起伏的山坡,也有利於在深澗中行走時,能很方便的跳躍而繞開地面的障礙物。而扎綁腿既則便於在叢林中行走時可以能避開藤蔓的纏繞和躲避毒蟲的叮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