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兒童
字體大小:
2021年3月04日 -
:
緣來媽咪
親子達人
在醫生仔細地詢問了佳佳的近期表現;並觀察到了佳佳的唇部顏色深紅,
並且一直表現出煩躁不安的樣子。醫生經過診斷後,初步確定佳佳應該是得了積食。
積食,通俗來講就是小孩在喝奶、飲食方面攝入過多,破壞了小孩自身脾胃消化吸收的能力;長期的積食會導致小孩營養不良、甚至影響生長發育。
那麼,在家中的新手爸媽們,如何根據孩子的表現,來判斷孩子是否產生了積食的情況呢?我們可以從孩子的吃、拉、睡、長四個方面進行觀察。
關於孩子吃什麼、怎樣吃、吃多少
都是令爸爸媽媽們每天頭疼的問題。吃得不對就怕讓孩子得上積食,父母們就要細心觀察孩子對於食物的表現。
一、孩子積食的表現
首先、口氣加食欲下降
孩子的消化吸收變慢,食物在胃部囤積出現異味從嘴中冒出
,並且孩子胃裏面大量的食物讓他們並不想要再吃東西了。這個時候家長們就要及時控制孩子的進食量,以緩解積食情況加重。
對於1歲以內的小寶寶也是有可能會發生積食的情況,小嬰兒的胃部尚未發育完善,呈橫向走勢。
這樣一個“躺著的”胃部很容易讓寶寶吃了奶後發生溢奶、吐奶的情況。所以如果我們發現寶寶頻繁地發生了溢奶、吐奶
,在排除其他器質性改變後一定要注意過度喂養的問題。
其次、便便乾燥
孩子吃進去的食物,經過胃腸道消化吸收後
,總歸要變成大便。觀察孩子是否存在即使,看大便的情況也是重要的一環。
若是爸爸媽媽們發現孩子的大便出現乾燥發硬、顏色呈黑色、
孩子排便困難(便秘)、或者孩子排便次數不固定等等,都可能是在告訴家長們,孩子發生了積食。
最後、夜間頻繁醒來哭鬧
俗話說得好:“孩子睡得多才能長得快”。同事小芸的寶寶發現積食,就是在她夜間睡覺的時候。
頻繁的醒來、吵鬧都是積食的表現。每當我們大人在晚上吃得太飽之後,總是感覺自己非常的犯困,但是又睡不著。孩子若是吃太
多,一樣的也會發生夜間啼哭、翻來覆去、睡不踏實的情況。
平常爸爸媽媽們給寶寶准備各種各樣的吃食,雞鴨魚肉蛋樣樣不缺,但為什麼自家孩子就是長不高呢?其實,這也是積食在作怪;
吃的太多、太雜,營養過剩
;導致孩子無法將利於骨骼肌肉發育的成分充分的吸收利用。骨骼不長、肌肉不長,孩子怎麼可能長高個呢。
隨著現代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過度喂養
發生的概率也隨之上升。家長們總是想著讓孩子吃多、吃好、吃豐富,但是忽略了讓孩子吃得好吸收。想讓孩子在喂養方面不發生積食的情況,我們可以分階段的注意一些細節。
二、不同年齡段的寶寶該如何喂養
1、6個月以內嬰幼兒
小於6個月的小嬰兒最好的食物便是母乳,母乳不足的媽媽可以選擇1段配方奶粉進行喂養。在喂奶時要注意按需喂養,但並不是說孩子只要哭鬧,就給奶喝。
在孩子表現出煩躁不安時,我們應該分析是否是困了?是否尿不濕需要更換?
是否身體有其他不適?
一哭就不假思索地給孩子喝奶,只會讓孩子過飽造成過度喂養。另外,在6個月以內,不可以給寶寶吃固體的食物
,這樣只會讓寶寶的胃部撐大或受到刺激無法消化,出現積食的情況。
2、1歲以上兒童
當孩子長到1歲時,基本已經能夠明確地表現出自己的喜好厭惡了。在進食方面,若是他們吃飽了,便會有固定的拒絕表情或是動作;
這都是需要家長們仔細觀察的。若是小孩已經明顯表現出不願意再吃了,那就不要再給寶寶進食,
以免造成飲食過飽的情況。
在喝奶方面,1歲以上的寶寶除了仍舊可以選擇配方奶粉外,也可以選擇盒裝的滅菌牛奶飲用。
但在沖泡奶粉時,要按照奶粉說明書上的要求用量沖泡,切不可自認為多給孩子補營養而擅自增加用量。寶寶若是無法消化吸收
,將會導致寶寶身體不適,發生積食。
三、如何緩解孩子的積食
首先、捏脊
家中捏脊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讓寶寶趴在床上,家長們用拇指、食指、中指
上
下反複,邊揉邊按寶寶的脊柱兩側,每天一次,每次上下3-5遍即可。
其次、多運動
戶外活動也不能忽視。吃完飯後的半小時可以帶著孩子到戶外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慢慢地散散步有利於食物的消化吸收。
再者每天還可以固定給孩子安排30-60分鐘的戶外運動。讓孩子養成經常鍛煉的好習慣,預防積食的發生。
緣來媽咪寄語:
對於積食的問題
,預防的意義遠遠大於治療的意義,在了解清楚積食的發聲原理後,家長們就可以根據自家寶寶的情況避免很多喂養的誤區。
寶寶積食,家長們一定有說不完道不盡的苦楚,但是只要家長們認真學習有關於積食的知識,並將之運用到實踐之中,相信孩子會遠離積食問題,健康快樂地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