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明

水稻、小麥與人類古文明的興衰


字體大小:
2021年3月13日 -
:       
 

烹飪小鮮

小麥原產地在西亞的新月沃地(從地中海延伸到伊朗的廣闊地區)。

早在1.3萬年前,當地的采集狩獵人就開始收集和種植野生的小麥、大麥和扁豆等谷類和豆類植物的種子。1萬年前,地中海和中東地區的文明民族就已經種植小麥。再稍晚一些,美索不達米亞人已經會用小麥粉烤制面包了。

西亞的兩河流域、非洲的尼羅河流域、中國的黃河流域、南亞的印度河流域,以及歐洲的地中海沿岸等人類文明發展較早的地方,都有三、四千年的普通小麥栽培史。

小麥經西部民族傳入中國,開始在中原種植,最終取代了黃河流域原來固有的黍粟種植主導地位。

戰國時代的《穆天子傳》記述周穆王西巡時,沿途部落大都以麥為獻,帶回中原種植。

中國最早發現小麥遺址是在河姆渡流域附近。

我國迄今最早的麥作遺存發現於新疆孔雀河畔的古墓溝墓地中,距今約3800年。新疆孔雀河流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樓蘭;在樓蘭的小河墓地也發現了四千年前的炭化小麥。

水稻的起源

稻米是世界三大糧食作物之一,特別是亞洲人的主糧之一。

稻的栽培歷史可追溯到約公元前12000~16000年前的中國湖南。在1993年,中美聯合考古隊在道縣玉蟾岩發現了世界最早的古栽培稻,12320±1200—14810±230年。

史記中記載大禹時期曾廣泛種植水稻,夏本紀記載:令益予眾庶稻,可種卑濕。命後稷予眾庶難得之食。食少,調有餘相給,以均諸侯。<大禹命令伯益給大家分發水稻種子,種在水田裏,還命令後稷(周的先人)給大家分發食物。沒有食物的地方,他就命令有多餘的地方,分給那些少的地方。>

1917年在廣東博羅的羅浮山麓至石龍平原,1926年在廣州東郊犀牛尾,人們都曾發現野生稻。

河姆渡是長江下遊浙江餘姚的一個小鎮,1973年開始,在這裏發現了大面積的新石器文化遺存,疊壓著四個文化層,考古工作者在最下層的年代為距今7000年前,發現了大量的栽培稻的稻穀遺存。

截至目前,單是距今1萬年以上的栽培稻遺存至少就有6處。這些遺址的發現,將中國的水稻栽培史上溯到10000多年前。也就是說,早在距今10000年前,中國就進入了原始農業文明。

到20世紀末,中國發現的史前稻作遺存有100多處。

從考古發現可以看出中國水稻的起源和推廣路徑:長江中下遊是中國水稻的起源地,水稻以這裏為起點向外擴展,並在大約距今5000~4000年左右,推進到黃河流域和長江以南地區。

最初是中國古代先民收集食用水邊生長的野生稻(水稻的祖先),進而掌握了關於野生稻的生長習性,將種子播種於田間、成熟後收獲等技術。

夏商周時期,栽培區域進一步擴大,向長江上遊、雲貴、黃河以北推進,基本上形成了中國古代水稻分布的大格局。南方山區常見的稻田。

世界十大水稻生產國: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孟加拉國、越南、泰國、緬甸、菲律賓、日本、巴基斯坦。

小麥、水稻與人類古文明的興衰

興起於適合農業耕作的大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和古巴比倫文明,像古中華黃河流域文明一樣,在孕育自己文明的母親河流域內廣種小麥,所以有人類文明是建築在麥田之上的說法。但他們都沒有逃脫小麥農業衰落的命運。

在今天埃及的尼羅河畔,曾經繁榮的地區普遍沙漠化的景象,在伊拉克的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上曾經孕育兩河文明的千裏沃野已變成如今寸草難生、板結成塊的鹽堿地,他們衰落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小麥的種植。

小麥作物是大量消耗土地肥力的作物,不宜在同一塊地上連續種植。通常種植一季都得休整一兩年。這意味著這些長期種植小麥的地區每年大約只要三分之一或二分之一的土地收獲糧食。

水稻是一種喜愛水熱性氣候,需要大量水資源的作物。非常適合中國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種植。

與小麥不同的是,水稻產量非常高:種植的水稻通常可以獲得20倍種子的收獲,而小麥的種植只有4倍種子的收獲。再加上氣候溫暖的地區水稻一年可以種植二到三季,這意味著同樣的面積,水稻的種植比小麥多出好幾倍的收獲。且種植水稻的土地不需要休耕,只需要每年適當補充肥料即可持續不斷地年年耕種。水稻常年浸泡在水中環境生長,也不像小麥反複灌溉,反複水分大量蒸發造成鹽堿地的問題。

從北宋開始,中國的經濟重心從黃河流域轉向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與小麥農業一同衰落的中華文明在水稻農業中重獲新生,也使中華文明在農耕時代得以繼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