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電競

當孩子說“我遊戲打的好,我想當電競選手”,我們該怎麼做?


字體大小:
2021年3月16日 -
:     
 

常青藤爸爸

0-8歲全學科兒童啟蒙教育品牌,常青藤爸爸(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官方帳號,優質創作者

前兩天乒乓球世界冠軍鄧亞萍上了熱搜。

起因是她14歲的兒子酷愛打王者榮耀,且排名和成績還都不錯(拿了北京市孫尚香第一名),於是就想成為一名職業的電競選手。

這事兒讓我聯想到去年一個新聞:12歲的孩子為了當職業電競選手,留給家裏一封信之後選擇了離家出走、追求“夢想”。

打遊戲,真的是一個讓當代父母非常頭疼的問題。

這批生長於互聯網環境下的孩子,自記事起就和電子產品相伴,打遊戲也自然而然成為了他們生活中的一部分,既是一種重要的娛樂活動,又是同齡人之間的社交工具。

而電子競技,也早已正式成為了國際奧委會認定的第99項體育運動,而且2022年,電子競技還將正式以比賽項目的身份,亮相杭州亞運會。

所以我同時還聽到過很多類似的聲音:未來世界是屬於孩子的,他們有選擇職業和人生的權利,他們比我們更先鋒、更能接觸到時代前沿的東西。

就比如電競行業,在未來幾年,可以說是一片藍海,新華網就發布過類似報道:

“易觀數據預測,2019年,中國電子競技市場規模將達到1300億元;普華永道的一項調查顯示,電競已經取代足球,成為最具潛力的體育類增長項目。”

“據騰訊電競統計數據顯示,電競行業現有從業者5萬人,崗位空缺則已超20萬,到2020年缺口將擴大至50萬。”

完美世界教育研究院和伽馬數據(CNG)聯合發布《2018年電子競技產業人才報告》稱,2018中國電競產業從業者平均月薪為11124.8元。

前景好、需求大、月薪高,工作內容又是自己最喜歡的“打遊戲”,這等美事孩子豈能不心向往之?

而國內頂尖的電競選手,年薪可達千萬,比如國內RNG站隊的Uzi,97年出生,20歲不到就已經成名,掙到了大部分普通人一輩子都掙不到的錢。雖然因病退役,但廣告代言、直播也能讓他賺得盆滿缽滿,衣食無憂。

這麼看來,孩子那個“離譜”的職業電競夢,是不是也挺靠譜?

小小常現在7歲,還處於有很多興趣愛好,對這個世界充滿各種好奇的階段,也喜歡玩各種遊戲——比如湯姆貓跑酷,他就玩得比我好得多。再過幾年,他會不會也跟我提出覺得打遊戲很輕松,以後就要以打遊戲為生?

所以我特別去了解了一下這個看上去很美的電競行業,講講我的發現,也可能會對孩子正沉迷於網遊而又不知道怎麼引導的家長們一些參考(甚至直接可以把這篇文章分享給大孩子,讓他們在對電競行業有足夠多的多方面的了解之後,再來重新審視一下自己的電競夢)。

先講概率

如果要成為一名《英雄聯盟》的職業選手,一般要經曆這樣一個篩選流程:

先通過青訓營的選拔,成為某俱樂部二隊的隊員,並在LDL(發展聯賽)中打出好成績,然後進軍一隊,成為一隊隊員,並再次在甲級聯賽中打出好成績,如此才有進入世界總決賽的機會。

而天賦不錯、也願意吃苦的你,在進入二隊或一隊之後,卻極有可能成為替補隊員,也就是說,即便你打得好,但同段位的選手比你更優秀,那你只能坐冷板凳、當替補,沒有上場機會。

這和娛樂圈選秀、運動員選拔的成長路徑幾乎是一樣的,必須依靠三方面的加成,一個都不能少,那就是:

優於常人的天賦,比其他職業選手更多的努力,以及可遇不可求的運氣。

剛才說了,青訓營才只是起點,那麼每年進入青訓營的孩子有多少呢?

以2019年的比心陪練平台為例,他們在一整年的青訓招募裏,一共有10萬人報名,而正式通過選拔,進入青訓營的,只有10個人,而成為二隊隊員的,只有1個人。概率是十萬分之一。

僅僅是成為一名職業電競選手,就是十萬裏面挑一個,這絕對是一條極其殘酷的賽道。

十萬分之一的概率進入電競俱樂部,成為職業電競隊員,而後的職業道路 “生死未卜”。目前中國職業選手少說也有二十萬,最終能站上世界級比賽舞台的,不超過10個人,其他人付出了同等的代價,卻只能陪跑。所以成為冠軍隊伍成員的概率,或許又要在此基礎上乘以十萬分之一,鳳毛麟角中的鳳毛麟角。

想當真正的職業電競選手這麼難,那說回讓很多孩子都痛苦不堪的高考“獨木橋”吧。

可以與最終進入俱樂部當上職業選手相媲美的,莫過於學到考上清華北大的天之驕子的程度了吧?

清華北大每年大概在全國招 3000 人,以2017年為例,考生總共 942 萬,那麼概率大概是 3/10000。

而職業電競選手的概率還記得嗎?十萬分之一。

所以,是不是突然覺得考清華北大比當職業電競選手容易多了?更何況我們讀書也不只是奔著清華北大,所以現在能理解為什麼很多人都說一直以來,讀書才是出人頭地最直接也最便捷的道路了吧。

再講代價

再來說說“光鮮”背後的代價。

很多人都說職業電競訓練營,才是真正的“網癮戒療所”。

孩子們對於職業電競的幻想往往是:

在一棟別墅裏,有著最高級的電腦裝備,沒日沒夜打遊戲,職業選手還有每月1萬多塊錢的工資,“帶薪打遊戲”多爽啊。

這完全是對職業電競選手生活的誤解。

現在國內有很多電競體驗營,讓那些業餘的遊戲玩家們去體驗職業電競選手的生活,12個小時不間斷地打遊戲之後,他們會出現非常嚴重的生理不適:

長時間高度集中地對著電腦,讓他們感覺到眩暈、強烈的嘔吐感、手指麻木……當玩遊戲變成一種職業以後,遊戲似乎就不那麼好玩了。

而專業的、想要達到頂尖水平的選手們,一天甚至要花16個小時的訓練,而且基本全年無休。

前面說鄧亞萍的兒子也想做職業選手,後來在鄧亞萍深入了解後,她的一席話也成功把兒子勸退了:

這是比學習更枯燥、更辛苦、更耗精力的事,需要在10多個小時裏高度集中注意力、快速做出反應,一刻不能放松。所以即便能堅持下來,這種高強度的訓練也必然會帶來難以想象的身體損傷。

職業電競選手和其他所有的運動員一樣,會付出巨大的身體代價。他們身體的勞損程度,是普通白領的好幾倍,75%患有職業病,像腱鞘炎、肩周炎、頸椎病、腰椎勞損都是“小打小鬧”的常見病。

因為久坐不動,職業電競運動員們的心肺功能、關節、韌帶都特別差,肌肉勞損嚴重,每天運動量就是走路十幾步,爬個五層樓對於這些十八歲、二十歲的孩子來說,都是很難完成的任務。

而我之前提到的天賦異稟、年少成名的世界冠軍Uzi,23歲宣布因病退役,因為過度勞累、生活不規律,他患上了嚴重的二型糖尿病。

20出頭的年紀,做四點支撐撐不過10秒;

靜止心率120(健康的水平是在60-100之間),簡單的拍球運動,就能讓他的心率飆升到160-170;

受到糖尿病影響,腳趾被砸傷,三個月傷口都不能愈合。

23歲的年齡,73歲的身體,Uzi為事業付出了巨大的、不可逆的身體代價。

最後說風險

電競是一項需要每分鐘高頻次將鼠標鍵盤組合操作的快節奏運動,並需要有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的能力,這就導致電競選手的職業生涯非常短暫。

大部分孩子15、6歲入行,18-20歲是出成績的最佳時間,而平均退役年齡是24歲。

最好的年紀,讀書和電競,只能二選一。

如果沒能在這個年齡段裏打出成績、掙到大筆的錢、出人頭地,那麼退役之後將幾乎無路可走,人生完全押在了這七八年裏。

對於那些沒有走到頂尖水平的普通職業選手來說,他們每個月拿著一兩萬的月薪,消磨掉了人生最好的時光。而當他們不再是電競選手,退役之後,這些孩子就會迅速成為一個遊戲打得還不錯的,無業遊民。

高中肄業的學曆,在做職業選手期間,幾乎每天都關在屋子對著電腦,進行與世隔絕般的訓練,其他的社會經曆也沒攢夠,離開電競,就像被丟入了一個看不到光的黑洞裏,對於普通家庭來說,這是一條非常非常窄的、沒有退路的路。

對於那些不想學習,想靠打遊戲出人頭地的孩子,常爸更想說,任何一種成功都是沒有捷徑可走的,所有你看到的矚目的成功,都必然是過人的天賦+常人不能付出的努力,以及一點點,但十分重要的運氣。

無論什麼時候什麼事,一旦到職業的要求都不是一般人能夠達到的,那些職業選手晝夜不停rank訓練付出的努力不比別的職業少。能付出那種努力,去做大多數工作……還怕做不好嗎?

Uzi在18年就被體檢查出來疑似糖尿病,但他為了打比賽、為了訓練,完全忽略了自己身體的不適,直到每天喝十三四瓶礦泉水,還是感覺到口幹後,才發現了自己的不對勁,而在正式確診糖尿病之後,為了減少藥物所帶來的精神不振的副作用、全心備戰比賽,他甚至會冒著危險偷偷停藥,“不要命”地帶領整支隊伍,一次又一次奪冠。

而此時,他也才只有20歲。

所以對於那些有“我不想學習,我想做職業電競”想法的孩子,也許真的是有天賦,有熱愛又能吃苦,這點我們不應該盲目去打消,去否定。但也不妨判斷一下,孩子說出這樣的話,是不是只是他逃避現實,給自己貪玩找的一種說辭,是的話,大人應該思考的是他在逃避什麼?怎麼引導到更符合他人生意義和價值的事情上來?

我聽過不少育兒大V說過類似“連玩遊戲都能成為職業了,我們應該持有更加開放的心態去看待孩子玩遊戲”或者“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興趣,全力支持他的夢想”之類的話,這些話都對,沒毛病,可是面對一個成功概率極低、職業風險較高的“吃青春飯”的工作,我們不能盲目地無條件支持。

身為家長,我們有責任讓他們獲知一個全面的、足夠的風險評估和認知,把所有的利弊擺在他們面前
,把自己詫異或憤怒的情緒收斂住,認真了解孩子的想法,一起用盡可能完備的調研去判斷新的職業和事物,並做出理性的決策。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我們應當尊重孩子的決定,但這一決定必須是一個informed decision(基於可靠的充分的信息做出的決定)。

我想只有這樣,我們才不至於錯失一個孩子成為“天才電競選手”的機會,也不至於讓一個孩子誤入一條充滿荊棘坎坷卻收效甚微,本不屬於他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