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歷史上的天文,你可知道太微和紫薇的區別?七月流火又是什麼意思


字體大小:
2021年5月17日 -
:       
 

史酒趁年華

優質歷史領域創作者

三國時期的吳國,有一天,一群小孩子正在嬉戲玩耍,忽然一個身高四尺,看起來六七歲,身著青衣,長得怪模怪樣的小孩子闖了進來。玩耍的孩子們面面相覷,原來大家都不認識他,於是好奇地詢問。

小孩兒答道:“我看你們玩的開心,所以也來玩一會。”眾小兒仔細打量,發現這孩子兩眼放光,攝人心魄,不由得害怕起來。一個膽大的孩子追問他從哪裏來。小孩兒笑著答道:“你們怕我麼?我不是地球人,我是火星人(熒惑星),告訴你們一件事吧,三分的天下很快就會盡歸司馬家所有了。”

孩子們聽到這句話,驚得目瞪口呆,有機靈的急忙跑回家裏向大人報信。等到大人趕到時,那個奇怪的火星來客縱身一躍,化成一道白光,消失在天際。

果然,此後4年,蜀國滅亡,又過了17年,吳國滅亡,三家歸晉,天下一統。火星男孩的話語成了真。

請注意,這可不是我腦洞大開編的故事,而是出自東晉幹寶《搜神記》的記載。

搜神記插圖

當然以我們現代人的觀點來看,這件事透著不靠譜,火星上沒有液態水,大氣不穩定,晝夜溫差100多度,根本不適宜生命的生存。這則記載恐怕又是一個古人有意編出來的讖語,甚至根本就是後人事後諸葛亮搞出來的一個惡趣味玩笑。

但是至少從這個故事裏,我們知道了一點,從古時候起,人們就已經對遙遠的星空充滿了濃厚的興趣,並無數次的幻想上面有生命的存在,試圖探索每一個天象代表的意義。

一部《資治通鑒》,裏面就有365則日食記錄、63則彗星記錄、26則流星隕石記錄以及數十則地震、水災、旱災等天災記錄。

比如公元前141年,司馬光這樣記錄道:雷,日如紫,五星逆行,守太微,月貫天庭中。

翻譯過來就是這天打雷了,太陽發著紫光,金木水火土五星倒著走,月亮飛越了天空。

這實在是太詭異了,如果司馬溫公沒看花眼的話,這幾個快速移動的星體到底是什麼呢?肯定不會是他所說的五行星,細思極恐。

我們常說研究歷史一定要左圖右史,對照地圖才能看出名堂,但其實,研究歷史還有一門必須掌握的技能,那就是天文知識。

舉個簡單的例子吧,武王伐紂到底是哪一年?有人說文王十一年,有人說十二年,還有的說十三年,莫衷一是。

其實《國語》中記述的很詳細,昔武王伐殷,歲在鶉火,月在天駟,日在析木之津,辰在鬥柄,星在天黿。

是不是看的一頭霧水,因為這裏說的都是各種天象,沒有天文曆法知識的話是完全無法將其換算為准確的年代的。

如果說這個太難,那麼說個再簡單的。七月流火這個成語都聽說過吧。可是你真的知道什麼意思麼?現在我們常常把這個火當成熱來解釋,把這句話理解成七月天氣很熱。

其實大錯特錯,七月本身指的是農曆七月,而不是公曆七月,其次這個火並非炎熱的意思,更不是火星,而是“大火星”,也就是心宿二這顆星。這顆星在每年農曆七月會逐漸偏西下沉,所以又稱“七月流火”。

因為不懂天文曆法,人們鬧的笑話遠不止此。柳宗元曾寫過一本故事集叫做《龍城錄》,裏面講了個很有情趣的故事,說一個人“天寒日暮”,醉臥林間同一個梅花幻化的美女共飲,最後喝到不省人事,東方已白,佳人不知所蹤,唯有自己在梅花樹下“月落參橫,獨自惆悵”。

後人考證,這本書是宋人假托柳宗元所著,不過這個不重要。有趣的是這個故事,因為意境很美,所以宋以後的文人騷客經常在文中引用。

但問題是,參星是西方白虎七宿之一,屬獵戶座,在冬天的淩晨,根本就看不到。

這樣的笑話多了,但是其實也怪不得人們,畢竟知識的海洋浩瀚無垠,失手是難免的。就比如上面提到的司馬光記載的“守太微”,柏楊先生在翻譯時就將它說成了“紫微星”,其實太微和紫薇根本不是一碼事,失之毫厘謬以千裏。

柏楊老先生尚且出錯,何況我們普通人呢?現代的孩子們,從小在城市中長大,猶如井中之蛙,除了太陽和月亮,有幾個能正確的指出一些星座的所在呢?有能夠辨認出北鬥和牛郎織女的,就已經算得上是“小天文學家”了。

有人會說,古人學天文曆法主要是為了指導農業生產,另外就是迷信,現在學這些東西已經沒用了。

這話就不對了,仰望天空是我們人類的永恒夢想,不看日月和星辰,怎麼知道宇宙的遼闊,人類的渺小,又怎能胸襟開闊,遇事一笑而過,淡然處之呢?

從小培養孩子對宇宙、星空的興趣至關重要,不求將來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但至少不要再去鬧七月流火這樣的笑話,如果可能的話,希望每位家長都能讓自己的孩子,多看一些天文星象,只有心中裝著星辰大海,才能變得自信且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