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政治
字體大小:
2021年6月03日 -
:
學士講歷史
引言
1893年事件以後,暹羅和法國之間的關系遠非友好和睦。法國殖民當局故意歪曲並任意解釋1893年條約的條款,在非武裝地帶無止境地挑動事端。法國駐曼谷領事館將湄公河左岸的所有移民以及當地華人的名字列入法國國民的名單後,便把局勢搞得更加複雜了。
暹羅同西方列強的關系 廢除不平等條約的外交鬥爭同法國的談判和俄國的立場
暹羅政府當然把這樣的行動視為對本國內政的幹涉和對本國主權的侵犯,於是試圖通過外交談判及時防止法國並吞新的領土和政治上完全征服暹羅。英國在遠東和東南亞的統治同樣使暹羅非常不安。
暹羅懷有民族主義情緒的人們,因看到俄國在國際事務中不斷增長的政治影響,它同英國的對立,以及九十年代法俄同盟的形成,於是在與英法的鬥爭中,便把預先得到俄國外交支持作為自己的目的。
1897年夏,國王朱拉隆功出發去作上面已經提到過的歐洲長途旅行;他訪問了彼得堡、巴黎、倫敦、柏林及其他國都。在彼得堡,他受到非常隆重的接待。俄國政府決定將暹羅王國置於自己非正式的保護之下。俄國國外的外交代表在報告中不止一次指出“與暹羅發生最親近的關系是有益的,這種關系不會損害我們對法國的關系。暹羅為了得到對其獨立地位充分的認可而尋求我們的支持,因為他指望我們同法國的友好關系將幫助它同法國接近”。
拉瑪五世俄國之行使暹羅外交上得到的最重要成果是:暹羅有了請求俄國政府協助調解它同法國關系的可能性。彼得堡談判、俄國政府對暹羅采取的立場,使朱拉隆功得以比較容易地完成他在巴黎的使命,本來他在巴黎是很難辦的。法國的殖民集團,熱中於擴大印度支那殖民帝國,強烈反對同暹羅國王直接談判;朱拉隆功的歐洲各國首都之行是不合他們心意的外交手段。法國政府在這些集團的壓力下,起初拒絕會見暹羅國王,以致後者對巴黎的訪問一再延期。俄國竭力調解法暹關系,僅僅由於俄國通過外交途徑一再建議,才使法國政府改變了自己的態度。
1897年8月30日,拉瑪五世自彼得堡到達巴黎,受到法國總統和全體部長的迎接。同暹羅國王的談判開始了。他離開法國之後,談判在同他的專門代表斯瓦斯提親王之間繼續進行,1898年上半年談判移到曼谷。
1898年,德爾卡瑟成為法國外交部的領導人,在此之前,他曾是殖民地部長。此人是一個狂熱的帝國主義分子,是一個死心塌地地主張殖民擴張以便為法國壟斷資產階級謀利益的人。他是法俄同盟(作為奧德同盟的對立物)的鼓吹者之一。德爾卡瑟認為沒有俄國的幫助法國無力建立鞏固的殖民帝國。具體地說來,法國為了變暹羅為其殖民地,在外交上則竭力爭取俄國的幫助。德爾卡瑟寫道:“總統尤其希望說服皇帝積極支持法國以確立法國在暹羅和摩洛哥的影響”。
然而俄國在外交上並沒有支持法國對暹羅的侵略意圖。它把暹羅看作英國殖民地與暹羅以北地區(俄國資產階級對這個地區很有興趣)之間的屏障。1898年,俄國通過外交途徑建議法國與俄國共同保障暹羅的獨立地位。與此同時,俄暹友好宣言的草案擬就了。俄國想通過這樣的外交行動表明暹羅王國處於它的保護之下。
1898年,俄國外交大臣命令烏魯索夫“不必弄清事件的實質,也不必對事件進行分析研究,就可以提請巴黎內閣注意法暹之間正在繼續爭吵的令人不快的情況,並且表示:帝國內閣對暹羅懷有十分友好的感情,將愉快地看到這種令人痛心的狀況的結束”。由俄國駐曼谷代表發起並參加,1899年春,安排了法屬印度支那總督杜梅將軍的暹羅首都之行。
後者向暹羅政府提議將湄公河右岸琅勃拉邦暹羅所屬部分讓與法國。杜梅聲明,作為交換,法國將放棄湄公河沿岸25公里的非武裝地帶,將從莊他武裏撤軍,當與暹羅接壤的劃歸法國的領土上的人民如果遷出該地時不再給予法國國籍。
但是,撤走莊他武裏的部隊要有一個條件,就是要在該市建立一個法國軍需庫。這個條件遭到暹羅政府的斷然反對,因為英國可以把接受這樣條件作為一個先例,要求在馬來半島北部建立同樣的軍需庫。杜梅暹羅之行的成果搞了一個協定草案,草案通過後,將限制法國對暹羅內政幹涉的範圍。暹羅政府因力求與法國達成協議,所以滿足了法國關於聘請法國工程師到暹羅工作的要求。其中一人委托以改建曼谷市和曼谷港的工程。除此之外,根據貴族子弟學校的法國代表的要求,開設了法語課程。
對於法國外交來說,莊他武裏問題是用來投機的問題。一幫殖民主義分子不同意從莊他武裏撤兵。暹羅屢次請求俄國政府給予外交支持,以及俄國駐巴黎的外交人員就莊他武裏問題為達到有利於暹羅的解決而采取的外交行動都未發生作用。殖民主義分子使杜梅擬就的與暹羅的協定無法通過,英國立刻利用了這一點為自己謀取利益。
俄日戰爭前夜和俄日戰爭年代暹羅同資本主義列強的關系
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遠東及東南亞的力量對比開始改變。英國資產階級放棄了“光榮孤立”和力量平衡的政策。年輕的資本主義強國漸漸強盛起來,其競爭給英國屬地造成的威脅不斷增長。英國在外交上從試圖同這個時期支持俄國的德國接近轉向謀求同日本結盟。1902年的英日同盟是針對俄國的,它鞏固了英國在遠東殖民地的地位,同時也減輕了日本殖民擴張的困難。
英國資本和英國外交方面在暹羅的活動明顯地加緊起來。俄國駐曼谷代表在報告中一再強調指出英國在該國政治和財政影響的加強。行政管理機構中英國顧問的數目增加了。他們占據了象政府財政顧問這樣最重要的職位,擠滿了海關部門。英國人控制了教育事業。二十世紀初,一幫認為在對外政策中必須投靠英國的暹羅貴族占了上風。
英國人在治外法權問題上對暹羅的讓步促進了他們在暹羅的影響。1900年,簽定了一項英暹協定,這個協定限制向暹羅居民(英屬東南亞占領地的移民)提供英國國籍。現在英國駐暹羅領事館只向這種暹羅居民的第一代人提供英國國籍。
英國人在暹羅取得成就的同時,日本對暹羅的政治影響也加強了。日本巧妙地利用了暹羅貴族的親日情緒,打著同暹羅親善的幌子,卻作著向暹羅實行經濟滲透的計劃。1902年與英國簽定的條約為上述計劃擴大了前景。
日本僑民開始成群結隊地來到暹羅。俄國駐曼谷外交代表報告說:“據目睹的人說,自香港來的每艘輪船都載有來暹羅的日本理發師、攝影師、養蠶家,他們同時又當特使和暗探。暹羅軍隊中有一定數量的日本軍官供職。”有一種傳說開始流行,說是“從暹羅政府那裏,日本公司在湄公河河谷獲得了租界”。
日本對暹羅的滲透和英國地位的加強引起了對該地區感興趣的其他強國的不安。在俄國的幫助下,德國試圖阻止英國在暹羅財政方面力量的鞏固,當然,它這樣做也抱有自己的目的。丹麥的銀行家(背後有德國銀行),向俄國政府提議創辦暹羅銀行,將中央機關設在曼谷,並在新加坡、香港、上海、東京設立分行。與此同時,俄國駐曼谷的代表建議暹羅政府通過俄中銀行向法國和德國借款。
同時,俄國又急忙利用法國外交上由於英國在暹羅加緊行動而焦慮不安的狀況向法國施加壓力,以便妥善地解決法暹關系。俄國駐暹羅公使寫道:“由於法國在通過杜梅制定的條件時過於緩慢,而有利於英國,結果由於裏韋特卡爾納克為達目的而不擇手段的積極活動,大大地破壞了暹羅同法國已經開始的友好接近。”
1902年5月,法蘭西共和國總統魯貝到達彼得堡。他在彼得堡陳述了法國控制暹羅的計劃,並請求俄國幫助。然而,就是這一次俄國政府也沒有支持法國控制暹羅的權利欲望。最後,法國只得降低了自己的要求。
1902年夏,為了與法國政府直接談判,暹羅內務部長助理秘書披耶·師·薩哈德勃被派前往巴黎。同時,俄國政府指示駐巴黎大使在暹羅同法國談判時給暹羅外交支持。
協定的這一條可以保證法國殖民地免受其他強國通過暹羅領土向那裏滲透而安全存在。在治外法權方面,法國方面也向暹羅作了許多讓步。劃歸法國的領土上的移民,凡在其地成為殖民地或保護地以前,從這些領地遷移或被迫遷移到暹羅的,不應當享有治外法權。凡在其地已成為法國殖民地或保護地以後,從這些領地上遷移到暹羅的人享有治外法權,但只到第二代為止。
協定又把二萬方公里面積的領土割讓給法國。盡管如此,一幫殖民主義分子對協定仍忿忿不已。報刊把新得到的地區稱為“一塊沙礫地”認為暹羅享有琅勃拉邦右岸部分純粹名義上的主權這一點是“沒有先例的犯罪行為”。右翼報刊斷言,新的法暹協定是對法蘭西殖民帝國在印度支那的安全的暗中破壞行為。
在殖民集團的壓力下,法國議會當時拒絕批准協定,但協定的宗旨未被拋棄。
法國一夥殖民主義分子在印度支那,這時已經在湄公河右岸進一步擴張的意圖,激起英國報刊一片喧嚷。保守党機關報《地球報》把1902年法暹協定草案看成是對1896年協定的“無條件的踐踏和英國對暹羅可恥的放棄”。英國報界多次刊載文章要求“將影響(擴展到整個馬來半島”。有人建議利用1902年間發生於馬來亞蘇丹諸邦農民的騷動作為並吞土地的借口。
《海峽時報》在評論吉蘭丹、吉打及其他蘇丹諸邦的事件時寫道:“我們認為暹羅沒有能力擁有附屬領土,這是十分正確的。”另一家英國報紙在較晚的時候提出,英國必須兼並與暹羅毗鄰的馬來亞蘇丹諸邦,該報在發揮這一主張時要求修建一條從新加坡到與英印鐵路系統交接處(即通過暹羅領土)的直達鐵路線。按該報的意思,這樣的措施將能及時防止法國向馬來亞蘇丹諸邦滲透。
與此同時,國際關系繼續發生變化:無論法德還是英德矛盾都尖銳起來。因此,英法打算在殖民地政策方面互相靠攏。由於這些情況,法國在外交上於1904年2月13日與暹羅簽定一個條約。1902年協定的條款作為條約的基礎。
除了1902年協定中列舉的各府外,暹羅的克臘特區劃歸法國,這個區離莊他武裏僅有四十公里,而且在1893年已被占領,同時丹賽區也劃歸法國。湄公河右岸的琅勃拉邦領土與其餘的琅勃拉邦領土重新合並,並脫離暹羅政權的管轄。為了在暹羅與法國領地之間劃界,任命一個混合委員會。暹羅東北的武裝力量只能由暹羅人組成,但警察可以由丹麥人充任指揮。暹羅將湄公河流經的許多地區割讓給法國修建港埠。法國和暹羅必須合作修建金邊至馬德望的鐵路。法國公民的治外法權受到了限制:它只給予來自法國的移民。
1904年2月8日,日本艦隊不宣而戰,向旅順港港外停泊的俄國艦只攻擊,俄日戰爭開始了。俄國的盟邦法國不但沒有幫助俄國,而且准備犧牲俄國在遠東的利益由以便與英國接近。俄國在遠東的失利加速了1904年4月英法協約的締結。
根據這個條約的第三部分,確定以湄南河為界劃分為兩個勢力範圍,暹羅西部為英國的勢力範圍,東部為法國的勢力範圍。
1904年英法協定得到法國殖民集團方面的贊許。例如《法屬亞洲》雜志寫道:“英法協定將制止英國想搞一條通往呵叻的鐵路的陰謀。”該雜志呼籲說,法國應當利用英國自動地讓出湄公河流域這一事實為自己謀利。
日本在對俄戰爭中的勝利使它在暹羅的威望異乎尋常地提高了,1904年11月俄國公使自暹羅向彼得堡報告說:“除國王和兩個親王以外,暹羅每一個人都成了親日的人。”
日本在暹羅的政治和經濟擴張首先保證了日本壟斷資產階級的利益。但是,日本其所以能夠如此,是由於得到英國政治上的支持,而英國則竭力利用日本來保護英國在東亞的殖民地。當時,英國把日本看作自己殖民擴張的一個工具,還沒有看出日本帝國主義是一個危險的競爭者。
然而,日本逐漸成為對遠東和東南亞各國統治權的最大追求者。
帝國主義矛盾的加劇和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夜列強在暹羅的政策
共日俄戰爭結束以後,國際舞台上明顯地形成兩個帝國主義集團:協約國和德奧同盟。他們的目的是瓜分世界。這樣,便把准備世界大戰推到國際政治的首位。
在德國的對外政策中,象獲得摩洛哥礦場的租讓權、建築巴格達鐵路、擴大殖民市場,以便德國投資這樣的任務開始起決定性的作用。1905年夏爆發了所謂摩洛哥危機,它是由於法德帝國主義矛盾尖銳化而引起的。德國希望打破法國對摩洛哥的保護,發起召開了阿耳黑西臘斯會議(1906年1-4月),會議使危機結束了。阿耳黑西臘斯會議以德國外交的重大失敗而告終。
但是,德國卻能從對法國旨在征服一個非洲國家這個政治問題進行干預的事實本身中獲取一定的政治好處。一家法國報刊指出:“阿耳黑西臘斯會議在曼谷引起人們相當大的興趣。德國並未忘記從其對摩洛哥的幹涉中獲取好處,它毫不掩飾地暗示,在暹羅出現類似的情況時,這個幹涉可以作為先例。”
法國方面向暹羅施加了政治壓力,迫使暹羅割讓湄公河右岸其他地區。1907年3月23日一個新的法暹條約在曼谷簽定。暹羅把柬埔寨的馬德望、暹粒和詩梳風省割給法國。暹羅灣沿岸的兩個區一一丹賽和克臘特則歸暹羅所有。法國公民治外法權取消了:曾在法國領事館注冊的人在條約簽定後便歸暹羅法院管轄。法國報刊和一。夥殖民主義分子對條約深表滿意。根據他們的看法,條約“最後保障了印度支那的安全:我們將能夠禁止軍艦從海上進入湄公河和大湖流域”。
1907年條約大大加強了法國在印度支那的地位,因而引起其盟友英國的不安,不僅如此,1907年6月又簽訂了法日協定,其中規定法日洲殖民地相互保障。
1909年,英國與暹羅於1906-1908年間進行的談判結束了。簽訂了一項條約,根據條約規定,英國將吉蘭丹、丁加奴、吉打三個蘇丹邦並入英國馬來亞屬地。這些蘇丹邦的面積共有40,500平方公里,270,000人。同時,英國被迫放棄了對其國民的治外法權。這些國民轉歸國際法庭管轄,而當暹羅刑法、民法、商法生效之後,司法管轄權便移交暹羅法院。
1909年英暹條約有一個附件,即關於向暹羅貸款建築通過馬來半島的鐵路的協定。它將能促進英國資本向半島上暹羅其餘地區滲透,擴大英國的經濟統治區。
1909年前劃定的暹羅邊界一直到1941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印度支那爆發軍事行動以前,沒有變動。
1907-1909年,其他大國在暹羅對本國公民的領事裁判權也取消了。取消外國公民的領事裁判權在相當程度上恢複了暹羅政治上的獨立地位。
這是暹羅外交無庸置疑的成就,它是由於當時亞洲國家正在發展的民族解放運動的支持而取得的。但是,不平等條約中對暹羅強行規定的低關稅率的條款,以及英法把暹羅劃分為兩個勢力範圍協定繼續發生效用。
結語
導致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國際矛盾的繼續發展南為暹羅統治集團進行外交鬥爭以完全廢除不平等條約展示出新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