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字體大小:
2021年6月18日 -
:
被遺忘的科學
導語:說到“太空太陽能發電站”這個詞,相信大家腦海中的第一反應是這東西應該非常高級,其實事實也確實如此。我國從很久之前就開始著手太空太陽能發電站的研究,在其他各國還處於了解階段時,我國在這方面的發展就已經步入了第二階段。
在未來,我國還有可能會向太空中發送千萬噸級發電站,到那時,這個發電站提供的電量可以供人類使用數十萬年。
01
我國關於太空發電站的研究
在地球上,只有在白天太陽能發電板才能工作,在天黑之後因為沒有陽光,這些發電板的作用將無法發揮,工作也會停止。中國准備的這項太空發電站工程有著龐大的規模體量,此前絕無僅有,被稱為“
太空三峽”,其原理就是
利用太空中的太陽能進行發電。
將設備發射到太空中之後,這些發電板就可以24小時全天候的工作,通過太陽能進行持續發電。其實,
早在3年前也就是2018年的時候,全球首個模擬太空發電站實驗室就開始在我國的山城重慶建立。
現如今,我國在這方面取得了斐然的試驗成果,預計在2021年-2025年間,將一個小型發電站建立在大氣平流層上,而這也是為了積累寶貴經驗,
為以後在太空建造兆瓦級發電站打基礎。
這項計劃無疑是非常大膽的,就連國外的很多專家都感覺有些難以置信。如果能夠順利完成該項工程,
將是對人類能源發展的一次升級大改造,還有可能會因此改變全球的能源結構。
太空發電站每平方米最高可以有著14千瓦的發電量,是地面發電量的30倍,而且不受地球白天黑夜的限制,可以24小時持續發電。
此外,這樣一座太空發電站的發電量,大約相當於5個大型核電站,發電效率非常高。
全球能源專家在對太空發電站有所了解後,都開始將關注點放在了這個領域,而美、日、俄等國家也不甘落後的紛紛“
入局”。對於國外的種種動向,我國在太空發電站的研究方面卻並沒有受到什麼影響。
當前,我國在太空發電領域,已經取得了實質性的成果,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可以說,在這一領域中,沒有國家的發展速度能比上我國,在全球範圍內,我國
穩穩地
占據著領先地位。相信在未來,我國的太空發電站,在從太陽獲取能源這方面,將占據著不可或缺的一環。
02
建設太空發電站的難關
不過,在建設太空發電站這個問題上,
還有很多的問題需要解決。
太空與地球表面的距離非常遠,如何把太空發電站中產生的電力,在不借助任何介質的條件下傳回地面,是一個需要好好研究的問題。當前研究的結果是,將能量轉化為微波束的形式傳回地面,然後再通過
接收
裝置將其轉化為電能。
當前我國已經將太空發電站的技術性難題解決,但是
如何將千噸級的發電站送到外太空,又是一個很傷腦筋的問題。當前世界上空間站的重量最大,但是也不過400噸,依靠現有的運載火箭,將千噸級發電站一次性運輸到太空中,
所需成本和難度相比之前都增加了數倍。
那麼,
可不可以將太空發電站通過3D打印的方式模塊化,分批次送上太空,然後依靠太空機器人在太空中組裝呢?雖然這種方法聽著挺有可行性,但是這需要較高的技術要求,依靠現有的技術水平很難將其做到。
結語:總的來看,我國當前在太空發電站領域有著技術優勢,但在發射部署方面還欠缺實力。不過
我國有很大概率會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可以在太公建設發電站的國家,到那時,可能會由我國來制定太空發電站的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