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國際
字體大小:
2021年6月22日 -
:
鮮花暢談歷史
歷史領域創作者
蘇聯屬於典型的機會主義者,日本是最後一個投降的軸心國,在確定日本必將失敗的前提下,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僅僅用了不到半個月時間便打垮了早已人心渙散戰鬥力低下的日本關東軍。但是在日本向全世界全部投降後,蘇聯仍然沒有停止戰爭的步伐,而是乘勝出兵,想以千島群島作為戰略基地進而登陸日本的北海道。
1945年春天,二戰已經進入白熱化狀態,蘇德戰場蘇軍開始從被動防守轉入戰略反攻。2月4日至11日,位於蘇聯黑海北部克裏米亞半島的城市雅爾塔,蘇、美、英三國首腦斯大林、羅斯福和丘吉爾在此舉行了旨在重新定義二戰後國際秩序的
雅爾塔會議。
因為在蘇德戰場實現了戰略大反攻,德軍在蘇聯戰場已是強弩之末,因此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在這場會議上表現的底氣十足。在雅爾塔,斯大林同美國總統羅斯福秘密討論了蘇聯出兵中國東北的問題。東北當時大約還有70多萬的日本關東軍盤踞在那裏,為了盡快結束二戰東線戰場,斯大林早在1943年的德黑蘭會議就向英、美兩國首腦提出要出兵中國東北。
如今德國法西斯即將覆滅,蘇聯紅軍出兵中國東北正是時候。但如果你們認為這是斯大林無私的為全人類的和平事業而承擔大國應有的責任那就大錯特錯了,都說“無利不起早”,蘇聯人很好的繼承了沙俄時期的貪婪、利己本性。斯大林出兵中國東北只是個幌子,背後的利益交換才是重點。
蘇聯出兵東北確實有其政治上的考慮,1904年到1905年,俄國和日本為爭奪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的控制權爆發了日俄戰爭,俄國在這場戰爭中遭到慘敗,俄國在東北的全部利益被日本攫取。斯大林決定出兵中國東北擊潰關東軍,也是想一血當年日俄戰爭之恥。
而羅斯福為了能盡快迫使日本投降,掃除盤踞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也急需蘇聯的加入。因此對於斯大林提出的作為出兵中國東北的條件很爽快的就答應了。
1945年2月11日,經過秘密商議後的蘇、美兩國將蘇聯出兵的條件協議書拿給英國首相丘吉爾看,此前一直還蒙在股裏的丘吉爾在看到協議書後,很爽快的簽了字。於是,這份由蘇、美、英三國首腦共同簽字的
《蘇、美、英三國關於日本的協定(雅爾塔協定)》誕生了。
《雅爾塔協定》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蘇、美、英三大國領袖同意,在德國投降及歐洲戰爭結束後的兩個月或三個月內蘇聯將參加同盟國方面對日作戰,其條件為:
1:維護外蒙古的獨立現狀。
2:1904年日俄戰爭後日本攫取俄國之權益須予以恢複,這其中包括薩哈林島南部及附近一切島嶼須交還蘇聯;大連商港須國際化,蘇聯在該港享有的優越權益須予保證,蘇聯租用之旅順港為海軍基地也須予恢複;中東鐵路和南滿鐵路改由中蘇兩國共同經營,蘇聯享有這兩條鐵路的優越權益,中國恢複在滿洲行使全部主權。
3:位於俄羅斯遠東勘察加半島與日本北海道島之間的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
可以說,《雅爾塔協定》大大增強了蘇聯的民族自信心。畢竟,蘇德之戰蘇聯幾乎是全民皆兵,舉全國之力硬杠,從最初的守勢到最後的反攻,付出了太大的代價,死傷以數千萬計,總算是將德國法西斯徹底趕出蘇聯,還直接把兩線作戰的德國打的毫無脾氣。而今,終於可以一血日俄戰爭之恥,把當年被日本攫取的在華權益統統還回來,同時,借日本即將戰敗之機,擴大對東北的勢力滲透,恢複對薩哈林島的控制,占有日本的北方四島。
(蘇聯紅軍占領哈爾濱火車站)
1945年8月9日,此時二戰歐洲戰場已經結束,蘇聯也兌現此前《雅爾塔協定》的承諾,150多萬蘇聯紅軍從東、北、西三個方向,在四千多公里的戰線上越過中蘇、中蒙邊境,向號稱“皇軍之花”的日本關東軍發動突然襲擊。沖繩戰役結束後,日本本土已經直接暴露在盟軍的陸海空攻擊範圍之內,駐紮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和百萬日本開拓團早已經是人心惶惶,毫無鬥志。
進入中國東北後的蘇聯紅軍在不到兩個星期的時間裏,殲滅日軍近9萬人,俘虜日軍60.9萬人,包括關東軍家屬在內的日本開拓團一百多萬人被分批次遣返回日本。
1945年8月15日,在本土連吃美國兩顆原子彈(廣島和長崎原子彈爆炸)後,自知大勢已去的日本裕仁天皇,向全日本廣播,發表《終戰詔書》,接受波茨坦公告、宣布無條件投降。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同盟國的勝利而告結束。
日本投降後,蘇聯對關東軍的作戰卻並未結束,這全因當時冥頑不化的關東軍仍在繼續抵抗,蘇聯紅軍為次也付出了頗為慘重的代價,直到8月23蘇軍占領旅順港口才結束戰事。
日本投降後,蘇聯按照此前與美、英簽訂的《雅爾塔協定》,繼續攜百萬之師擴大戰果,先是驅逐居住在薩哈林島南部的日本軍隊和開拓團,薩哈林島和周邊島嶼全部被蘇軍占領,接著,又完全控制了俄日兩國有爭議的千島群島(日本稱“北方四島”)。由此,在戰略上,蘇聯已經形成了海上對日本的局部包圍態勢,特別是千島群島被蘇聯控制後,日本北海道已經完全暴露在蘇軍眼前。
太平洋戰爭,美國算是日本的苦主,美國以付出陣亡40多萬人的代價,一路打到日本本土。在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麥克阿瑟將軍被杜魯門總統任命為駐日盟軍最高司令,負責對日本軍事占領和日本的重建工作。
蘇聯對日作戰,也付出了一定的代價,更何況斯大林與羅斯福早有《雅爾塔協定》的約定,但是《雅爾塔協議》已經是美國最大的底線,蘇軍也在戰後完全占領了薩哈林島和千島群島。可蘇軍仍不知足,美軍可以登陸日本本土,蘇軍為什麼不能。1945年年底,蘇軍海陸空三軍大量集結在千島群島,准備強行登陸北海道,這對已經進駐日本本土的盟軍來說,顯然被認為是挑釁,是一個危險信號,身為盟軍統帥的麥克阿瑟是絕不允許蘇軍強行插手日本戰後事務的。
(駐日盟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將軍)
在美國人的強烈反對下,蘇聯人似乎意思到了自己的魯莽,畢竟根據《雅爾塔協議》,蘇聯已經得到自己想要的。更何況,第二次世界大戰東線戰場,蘇軍幾乎就是來掃尾的,而美國是實打實的一路從太平洋戰爭打到日本本土,蘇軍在遠東地區本來就顯得力量薄弱,如今要與美國硬著來,恐怕吃虧的還是自己,於是想了想,最後還是放棄了登陸日本本土。
不過,二戰雖然結束了,但圍繞著千島群島(日本稱之為“北方四島”)的歸屬問題,至今仍是影響俄日兩國關系最重要的外交阻礙。一向精明的蘇聯人,其實算盤算的賊精,不會做賠本的生意,《雅爾塔協議》就是一個鐵的證明。蘇聯人倒是得到他們想要的,卻也讓日本至今不能釋懷,北方四島將是他們長久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