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生物
字體大小:
2021年7月08日 -
:
封面新聞
封面新聞官方帳號
00:42
★
人物名片
★
陳因會,中學一級教師,廣元市高考取得顯著成績生物科教師,廣元中學優秀教師,曾獲廣元市教學大比武優質課競賽一等獎,廣元市中小學實驗說課一等獎,四川省“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三等獎。
我的“教學經”:
堅持“以學定教”,做到有備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
李康 封面新聞記者 劉彥谷
什麼是生物?什麼又是生物學?
面對初學者的一臉茫然,陳因會總是無比耐心地解釋道,《生物學》就是告訴大家,院子裏的樹什麼時候開花、什麼時候結果,天上飛的鳥叫什麼名字……同時,這門學科還是一個工具,如人類根據蝙蝠的回聲定位功能發明了雷達。概括地說,生物是研究生命現象和生命活動規律的科學。
“生物是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跡,每一個生物都是這個世界上最偉大的造物。而生物學,則是一門無比溫柔的學科,它能夠讓我們感受著生命的溫暖,也締造著生命的奇跡。”來自廣元中學的生物教師陳因會,總是將生物學裏的感動和溫暖,毫無保留地分享給學生們。
01
嚴謹教學
以學定教 有備而教
“說起生物,很多學生的第一反應便是各種新奇有趣的實驗。這些實驗看似簡單,然而深入了解便會發現,配置試劑、觀察細胞、記錄數據,每一個步驟都需要極大的耐心和嚴謹的態度。教學工作同樣如此,課前做好充分的准備,備課、磨課、刷題、反思,一樣不能落下。”在教學工作中,陳老師將大部分時間都用來備課,她認為,生物教學要做到有備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
“初中生物和高中生物間的銜接並不多,甚至可以說是拋開之前所學,重新接觸的一門新的學科,因此高一的第一節課非常重要。生物中有些知識是微觀的、肉眼不可見的,如細胞、DNA、基因等,這些就需要借助動畫、圖片、視頻等,生動直觀地給學生一個初步的概念,也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備課前,她會將教材反複研讀,參考教輔資料做大量的習題,提煉重點,還會去聽同一個備課組老師的課,將最初做好的課件反複調整、精准細節。“時代發展日新月異,學生所接觸的東西也與之前大不相同,我的教案並非金科玉律,也需要不斷修改完善。”
在她看來,生物的學習重在理解和背誦。理解是前提,背誦是基礎。為了幫助學生理解,在課堂上,她不僅精講知識點,還會追根溯源,挖掘知識點背後的故事;同時,她在講課時也會帶入一些典型的例題,教會學生如何去分析題目,做到舉一反三。例如在講孟德爾遺傳定律的時候,她會將孟德爾如何利用豌豆進行雜交實驗進而發現遺傳規律的過程娓娓道來,讓人身臨其境。
佛系教師
不計得失 只求無愧於心
2003年,陳因會大學畢業後,以優異的成績被招聘到廣元中學。轉眼18年過去,陳因會的學生從“90後”變為“95後”,再到“00後”、“05後”,唯一不變的,是她對教育的執著。
教育不是名利場,雲淡風輕的她,從不計較個人得失。但這樣“佛系”的陳因會做起事情來卻“苛求”完美,課件會打磨到自己滿意才會上課,一個知識點要學生完全理解才會講下一個,學生的答題方式不規範,她也會一遍遍去教,耐心引導改正……她常說,“要認真做事,踏實做人,不計得失,只求無愧於心。”
曾經有位李同學,高一有段時間成績下滑得厲害,在家長打來電話的時候,哭得傷心不已。等李同學掛掉電話後,陳因會便帶著她到操場上散心。
朦朧的夜色下,李同學向陳因會傾吐了自己的心聲,因成績下滑讓她感到壓力重重。陳因會語重心長地說: “不要過於看重眼前的成績,一時的得失算不上什麼,在取得好成績之前,關鍵是要保持良好心態,認真分析得失,找准差距,凡事盡力而為,待日後回憶起這段時光,沒有什麼遺憾,這就足夠了。”
女孩點了點頭,事後不久,她悄悄塞給陳因會一張明信片,上面工整地寫著:“從沒有人告訴過我這樣的道理,也從沒有人和我如此交心暢談,感謝您對我說的那些知心話。”看著明信片上的留言,陳因會笑了。讓她欣慰的是,女孩後來重整旗鼓,成績也不斷提升。
暖心燈塔
甘做學生心靈的“守望者”
“我站在一道懸崖邊上,我要做的就是抓住每個跑向懸崖的孩子。”於陳因會而言,她就像那個麥田的守護者,只不過她的“麥田”就是她可愛的學生,她甘願做他們的守望者,守望著他們的青春年華,守望著他們聖潔的精神家園。在學生心中,她宛如黑暗中的一盞明燈,照亮他們前行的路,溫暖他們迷失的心。
高2009級有位王同學,在高考進入倒計時後,喜歡上了他的同桌。高考在即,王同學怕影響彼此的學習,也不知道這種情況能夠和誰傾訴,便一直悶在心裏,學習不在狀態。陳因會是第一個察覺到他情況異常的人,在某一天晚自習前,悄悄將他叫到了辦公室詢問情況。
王同學一下子找到了宣泄的出口,將自己深藏已久的少年心事統統說了出來,陳因會耐心傾聽著,待他的情緒穩定下來後,小心勸誡道,“現在離高考不到百天,為什麼不再等等呢?若是腦海裏一直在想著這個事情,那就去跑跑步,和我聊聊天,背一背知識點,分散一下注意力。”陳因會還為王同學分析了現在表白的後果,並為他高考後如何表白出謀劃策。
自那之後,陳因會便成了王同學的“知心姐姐”,每當有迷茫的時候,王同學都會來找她,和她聊聊天,同樣的一件事,想看一下她是如何分析解決的,這個習慣一直延續到了現在。
甘為孺子育英才,克勤盡力細心裁。“認真踏實做事,但不計較結果;求真務實教學,但不得過且過。”18年來,這個心態佛系,但做事絕不佛系的知心姐姐,耕耘在三尺講台,用溫柔、暖心和親和力,激勵著學生不斷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