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歷史人物》:以“人民本位”的評價標准言深入研究歷史人物


字體大小:
2021年7月19日 -
:       
 

讀閱評說

文:讀閱評說

郭沫若先生於民國三年初到日本留學之際,曾患得劇度神經衰弱症,心悸、胸痛、失眠……諸多不適日日糾纏,致使郭沫若先生每日只能睡三四個小時。

不僅如此,郭沫若先生回憶說僅有的一點睡眠還時常被惡夢驚擾,記憶力下降,頭腦昏聵,郭沫若先生甚至產生了自殺的念頭。好在郭沫若先生偶然接觸到《王文成公全書》,誦讀不久之後萌起靜坐的念頭……兩周之後,郭沫若先生感覺自己的睡眠時間正在逐漸延長,心疾漸漸平複。

王文成公即

明代思想家、軍事家,“陽明心學”創立者王陽明先生。

郭沫若先生在《王陽明》一文中回憶了自己初接觸王陽明心學時的狀態,並坦言:“我的身體在同儕中還算結實,我的精神在貧困中也還能靜定,這都是王文成公賜給我的。”

相信很多朋友聽說過“守仁格竹”的典故。

王陽明十八歲時遍讀朱熹著作,為了實踐

朱熹

的“格物致知”,王陽明“格”了七天七夜的竹子,什麼都沒有發現,人卻因此病倒。其實,流傳下來的王陽明的故事非常多,比如王陽明新婚當天失蹤,同偶遇的道士相對靜坐忘記歸家;再比如,王陽明三十六歲時因上疏觸怒劉瑾被貶,歸鄉途中跳進錢塘江偽造自盡躲過暗害。怎料王陽明先生剛剛躲過暗害,又在商船上遭遇海上風暴漂流到了福建的海崖。

郭沫若先生在《王陽明》一文開篇引用的王陽明的詩句,正是詠的這段經歷——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雲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裏,月明飛錫下天風。

《歷史人物》

是郭沫若先生的史學研究經典著作之一,上述《王陽明》一文正是收錄於此。除此之外,書中還收錄有《甲申三百年祭》、《隋代大音樂家萬寶常》、《魯迅與王國維》等著名篇章。

《魯迅與王國維》一文,郭沫若先生述及兩位先生有著諸多相同。除卻兩位先生均為浙江同鄉、均曾赴日本留學外,兩位先生的思想歷程和治學方法態度上也有著令人驚異的相似。郭沫若先生直言魯迅先生和王國維先生是近代學人中最令他本人欽佩的,有趣的是,郭沫若先生在文章最後提及魯迅和王國維兩位先生都喜歡吸香煙,都是連珠炮式的吸法,以及兩位先生都患著肺結核。如此的相似之處讓人不禁被三位先生的“可愛”笑出聲來。

在文章中,郭沫若先生不可避免地提及郭先生與魯先生曾經的“糾紛”,也對曾經錯過與魯迅先生碰面的機會深表遺憾。時隔多年之後,兩位先生之間的文字之爭最已停息,孰是孰非更是無從考證,正如

周恩來總理所說的那樣:

郭魯之爭,是許多不必要的誤會和無聊的糾葛。

郭沫若先生的《歷史人物》一書,我本人最喜歡的一篇是《論曹植》。或許是因為對那段歷史略有了解,再加上諸多電視劇演繹出的曹氏三父子,這篇《論曹植》讀來頗有啟發。郭沫若先生在文中提到曹植因《七步詩》維系了千載同情,曹丕膺受了千載的厭棄,似有為曹丕鳴不平之意。

曹操、曹丕、曹植三父子究竟哪一位文學造詣更勝一籌的確是見仁見智,郭沫若先生在《歷史人物》一書中述及的各位先賢也難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主觀認知。然而,不可否認它是我們認識歷史人物、了解歷史人物不可多得的珍貴文字資料。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