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明

“彩陶之路”何在?——中外考古學者共同探秘史前人類文明交流之路


字體大小:
2021年7月27日 -
:       
 

西部文明播報

陝西法制網文明資訊官方帳號

這是7月21日在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博物館拍攝的馬家窯文化彩陶。新華社馬莎攝

新華社蘭州7月24日電(文靜、張百慧、馬莎)遠在黑海地區出土的史前時期彩陶,竟和同時期黃河上遊出土的彩陶神似。這只是偶然“撞衫”,還是另有原因?

如果是另有原因,兩地先民是如何互動的?在歐亞大陸上,是不是存在一條比絲綢之路還要古老的彩陶之路?

第五屆馬家窯文化節日前在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召開。彩陶之路成為與會專家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

弧線三角紋、十字線間隔花瓣紋、繩索紋、舞蹈紋……出土於歐亞大陸東西兩端的和羅馬尼亞的史前彩陶,其紋飾竟然高度相似。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員李新偉說,他們已和羅馬尼亞社會科學院雅什考古研究所開展合作,正在當地一處彩陶遺址上開展聯合考古挖掘,以多學科研究的形式,探秘兩地彩陶文明的相似性及成因。

此前,來自羅馬尼亞的考古學家也曾來到河南省澠池縣仰韶遺址、甘肅省臨洮縣馬家窯遺址實地考察。

“為什麼黑海地區和黃河中上遊地區會孕育出相似度極高的彩陶文明,它們之間有怎樣的聯系?為何後來走上了截然不同的發展道路?這是我們合作研究的重點。”李新偉說。

7月20日,李新偉(左二)參觀臨洮出土的彩陶文物。新華社文靜攝

中外合作研究史前彩陶文化的歷史由來已久。1924年,瑞典地質學家安特生來到甘肅省,首次發現紋飾精美、器型多樣的彩陶。近幾年,來自哈佛大學、牛津大學、印第安納大學等多家國外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家學者也來到黃河上遊地區,與專家一道進行考察。

李新偉表示,加強史前彩陶文明的研究,有助於進一步深化對絲綢之路形成過程的了解。此前,因、羅馬尼亞兩地彩陶在風格、紋飾上的高度相似,考古界曾提出“彩陶之路”設想,認為早在“絲綢之路”之前,有一條以彩陶為代表的文明交流之路。

這是7月21日在甘肅省定西市臨洮縣博物館拍攝的馬家窯文化彩陶。新華社馬莎攝

“‘絲綢之路’沿線多國都有彩陶文明的出現,而且都有相似的文明形式和文化表達。這為‘絲綢之路’的連接和形成奠定了文化基礎。”李新偉說。

他表示,他們還有意向和土庫曼斯坦有關科研機構開展合作研究,針對當地納馬茲加文化中的鋸齒紋以及牛、羊、小麥等紋飾因素與仰韶文化彩陶的相似性開展考古調查。

近年來,西北地區成為中外考古界關注的熱土。與會專家學者表示,黃土高原曾在華夏文明起源中扮演重要角色。“黃土高原猶如文明交流的中轉站。在這裏,東西方文明碰撞出意想不到的火花,為考古界帶來很多驚喜。”李新偉說。

作者/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