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生涯
字體大小:
2021年8月06日 -
:
慢閱梅
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年底,領導突然約你績效談話,讓你談談未來3~5年的生涯規劃?
面試的時候,面試官問你未來3年有什麼規劃?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午小,職業卻遇到瓶頸,未來何去何從,職業發展方面你有什麼打算?等等。
規劃?這麼高大上!
你內心開始不停地琢磨這些“規劃”、“生涯規劃”到底是什麼?有些無語,有些自卑,難道自己真的沒有規劃麼?
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什麼是“生涯規劃”吧。
一提到“規劃”,你可能會問:那不就是國土規劃局或者房地產規劃——一個地方一旦“被規劃”成綠地,用來蓋房子就犯法。所以,你對這個詞既熟悉又陌生或是感到不爽,會想,你憑什麼規劃我的人生?但是“你若不自己規劃,就有人會給你規劃”。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實生活中,有很多人從小到大幾乎就是生活在他人的規劃中。吃啥?穿啥?上哪個學校?選哪個專業?找什麼工作?在哪個城市就業?完成哪些工作?轉到哪個崗位?找什麼對象?什麼時候結婚……
談到“生涯規劃”,我們得先了解下“百年生涯發展簡史”。近100年來,職業生涯理論發展大致分為四個階段:特質論、生涯發展論、學習適應論和建構論。
第一階段:鐘表與齒輪關系——特質論。
大概1909年,美國是最早開始職業生涯輔導。那時,是美國第2次工業革命晚期,大量的農民工被趕到城市需要工作,同時,那一年福特汽車流水線剛剛出現大量的空缺,大量的工人從原來的什麼都可以幹,變成了專業工人。
這種現象帶來兩個影響:一是大量的專業職位出現空缺;二是有大量人在城市裏需要工作。
因此,做個簡單的測試,可以迅速地把兩者緊密結合在一起。這樣一來極大程度地促進了心理學測量,也間接地出現了職業生涯發展。
特質論的隱喻叫鐘表與齒輪。整個社會是一個設置好條條框框,不能改變的固定的鐘表,而人作為齒輪,應該找到跟自己的半徑、硬度和馬數最匹配的調,把自己放進去,就會和整個系統一起轉起來。
如帕森斯提出來的人職匹配的四個模型:興趣,能力,價值觀,人格;霍蘭德提出來的六邊形以及職業代碼的匹配,都是齒輪和鐘表關系的方式。
有兩種人特別適合做特質論。一種是學生,做生涯教育。另一種一般是上班後三年左右的職場人士。
第二個階段:漫漫人生路——生涯發展論。
1950後,二戰後,美國成為了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人們期待經濟的迅速發展,也特別渴望穩定、幸福,湧現出人本主義思潮,比如羅傑斯的《當事人中心療法》,馬斯洛的《動機與人格》,整個那個時代人們都在探索,人這一輩子會經歷哪些階段,會遇到哪些事情,會走過哪些路徑?生涯發展論階段就慢慢出現了。
它的隱喻是人生長路。比如舒伯理論,告訴我們人生會有5大段,如果人生是旅程,人就是這條路上的一個旅行者。舒伯的生涯彩虹圖也是這個時候出現的。
發展論對於生涯角色劇增的25-35歲之間,生涯角色突然上升的人,是特別有指導意義的。
第三個階段:多枝叉生長的樹——學習適應發展論。
1970年前後,有一群“嬰兒潮”開始集中工作了。他們發現職業發展在60歲以後並沒有直接衰退,反而越來越強,有人說並沒有必要在20多歲完成學習過程,學習是終身的。
他們接受了很幸福的學習生活,他們大部分人後來生涯中至少換2~4行業,這意味著終身維持一個行業的故事被打破了,學習適應發展論出現了。
在這個階段人和職業的關系演繹像樹木。有人還專門研究為什麼樹會往左邊長,往右邊長,比如有cIp理論、社會認知理論。
今天的大學生需要學習的是適應發展論而不是特質論的東西。做減法用特制論,而做加法用適應論。
同樣道理,90後員工管理問題,也是典型的適應輪的問題,而不是典型的特質論問題。因此,大學生、職場新人需要以成功和成就為導向的適應能力。
第四個階段:社會如畫布,而人就像藝術家——建構論。
20世紀進入信息爆炸時代,職業生涯跟我們的關系是Art,我們不再是一棵樹,也不再按地圖旅行的人,不再是齒輪,我們是藝術家,生活就如一塊畫布。
有兩種人適用建構論。一種人是成功人士,而另外一群人可能是00後。00後在時間和互聯網資源下可以創造一切的可能性。
這些理論之間有很多發展趨勢,人一開始是人職匹配,慢慢的生命目標是完成旅程,把每個任務都完成就好,然後慢慢的生涯變成持續的成長和發展,最後的生涯任務變成我們向這個世界創造出一些意義和價值。
了解完“百年生涯發展簡史”,生涯規劃的事是不是還是自己來比較靠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