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國際
字體大小:
2021年10月19日 -
:
春風化鳥
大家好,又到了“濤哥瞎白話”時間,今天給大家聊聊世界各國的“國魚”。
說到國魚,一定是這個國家最具有代表性的魚種,甚至它不單單是一種生物,更是該國文化載體,要麼象征民族精神,要麼本國人民極度依賴,要麼在文化中具有非凡影響力和特殊寓意。
先來看看英國的國魚——鱈魚。
這個不用說了,但凡有點常識的人都知道,英國佬出了名的愛吃鱈魚。對於不愛吐刺(或者說不會)的他們來說,鱈魚簡直是為餐桌而生,體型碩大、容易捕撈、肉實少刺、口感清淡、烹飪多樣化,不吃簡直對不起自己。
鱈魚在英國的殖民發展史上起過不可或缺的作用,堪稱最早的國際貿易貨物,早在16世紀初葉,英國就發現了鱈魚的重大商業價值,在大肆捕撈後,鱈魚被制成魚幹,以遠低於牛肉幹的成本送往英聯邦的殖民地,成為奴隸們的口糧。(你要問為啥不用豬肉?一樣便宜啊!抱歉,那時候歐洲人貌似不怎麼愛吃豬肉。)
而進入20世紀,英國甚至為了鱈魚和海上鄰國冰島幹了三場“鱈魚戰爭”,時間跨度長達20年!盡管從戰爭結果來看,英國不占便宜,但這也充分詮釋了英國人對於鱈魚的熱愛和忠誠。
再來看看咱們的鄰居俄羅斯,他們的國魚是鱘魚。
鱘魚是一種極為古老的魚,甚至有科學家認為它們是最久遠的一批硬骨魚類,比恐龍出現得還要早。
鱘魚魚子醬,號稱世界三大美食之一,發源地是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發揚光大者是俄國。俄國漁民很早之前便已熟練掌握了研制鱘魚魚子的方法,但由於古代運輸保鮮技術的限制,俄國的魚子醬在傳播過程中,遭到了無情的冷遇——
早已習慣征戰途中簡陋飲食的蒙古人,對魚子醬卻勉強能吃一小口,第二口不敢吃;
法國國王路易十五第一次吃到俄國使臣進貢的“頂級魚子醬”時,當場把它吐在了地毯上;
偉大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伽利略給他女兒寄了一罐魚子醬,沒想到他女兒回信:等於吃鹽、吃蒼蠅、吃大糞;
而隨著保鮮技術的快速發展,魚子醬的風味得以長久保持,並且沙皇俄國倒台,新生政權蘇聯為了通過魚子醬創收外匯,對其進行了一系列的包裝和營銷,宣稱鱘魚魚子醬代表“古老而正統的貴族生活方式”,於是,鱘魚魚子醬火速風靡歐洲。
是不是不太好理解?我舉個例子你們感受下,洗潔精雖然吃了不會死,但正常人不會去吃吧?可是突然有一天,全網的營銷號突然宣傳,早飯在粥裏加一滴洗潔精,這是愛新覺羅滿清皇室的禦用秘制吃法,然後只要給洗潔精加上食用香精,草莓味,水蜜桃味,你們信不信不少二貨會跟風下單?一個意思。
俄國通過魚子醬大發其財,時至今日,頂級魚子醬依然是俄羅斯出產的西伯利亞鱘魚和俄羅斯鱘魚子醬,昂貴無比,對其抱有強烈歷史歸屬感和自豪感的俄羅斯人自然要將鱘魚尊為國魚了。
再說說幾個小國,馬來西亞的國魚是“忘不了魚”,這個在我之前的文章和視頻裏出現過很多次了,是世界上唯一一種以對其味道的評價命名的魚,因喜愛吃樹上掉落的風車果,所以魚肉自帶神秘而清冽的果香,甚至連魚鱗都美味絕倫,但凡吃過的人就再也忘不了它的味道,故稱其為“忘不了魚”。此魚極貴,只生存於馬來西亞少數河流,一條至少上萬RMB。
這一條,起碼2萬人民幣
朝鮮和韓國的國魚,是明太魚,這魚咱們這不太聽說,最多是廣東那片還有人熟悉。它的來歷也相當傳奇。
相傳古代朝鮮那嘎達鬧饑荒,死人一片一片的,有一位叫樸明太的人忽然發現海上漂來許多大魚,吃也吃不完,又制作成魚幹,才算幫朝鮮這片度過了災荒,因此之後人們就把這種魚稱為“民泰魚”,也叫“明太魚”,後來用以專門祭祀神明。
古代朝鮮人認為,神吃的東西必須是最好的,任何一個部位都要可以食用,恰巧明太魚就符合這個標准,內髒和魚子搗鼓搗鼓制成大醬,魚頭可以鹵,眼珠子和魚皮炸一下適合下酒,魚鰭和骨頭可以熬高湯,魚肉就更別說了,最牛X的朝鮮廚子可以用單單一條明太魚,做36道菜,也是相當那啥了。
日本的國魚,是錦鯉,這個大家應該都熟,喜歡養魚的都見過。
大致長這模樣
錦鯉最早是咱們這的東西,日本那地兒它沒有,當然最最早的時候,咱們也沒有,是亞細亞那邊傳進來的,通過宮廷技師的培育和改良,才形成了今天我們看到的外觀。但日本民間觀賞魚愛好者中,也有認為錦鯉是日本獨立起源的,起源地為日本新瀉縣中區附近的山古志村、魚沼村等二十村鄉,一開始被稱作“花鯉”,但“花”這個字在日語中,有軟弱怯懦之嫌,所以,二戰期間,認為自己武運長久的日本人將其改名為“錦鯉”,並使用至今。
為啥叫日本錦鯉?看看它的亞種就知道了,一目了然。
亞種丹頂錦鯉
那說了這麼多,咱中國的國魚是啥?
其實我們中國並沒有官方機構規定的國魚,但在2016年末,有一項超過25萬人的網絡投票共同推選出了大家心目中最能代表中國的魚,它力壓中華鱘、鱸魚和金龍魚,那就是——黃河鯉魚!
首先,鯉魚的史料可追溯至商周時期,早就成為了中國文化的傳承載體,和祥龍瑞鳳比肩。同鯉魚相關的成語多與祥瑞、富裕、幸運有關——金玉(魚)滿堂、年年有餘(魚)、鯉魚躍龍門等。
同時,黃河流域又是中華文明的發源之地,鯉魚文化盛行,即使是中華民族的圖騰:龍。身上的龍鱗原形,就是鯉魚的魚鱗。
龍鱗
鯉魚魚鱗
孔子為兒子取名“鯉”、字“伯魚”,求得就是兆吉求順。唐朝時,更有“國朝律,取得鯉魚即宜放,仍不得吃,號赤解公。賣者杖六十,言鯉為李也”。李唐王朝把鯉魚與人事的聯系推向了極致,也奠定了鯉魚成為國魚的歷史地位。
而鯉魚不僅在文化上意義深遠,在民間同樣群眾基礎廣泛,很多節日和重大場合,鯉魚燈籠就是必不可少的吉祥物:
我們中國人,民以食為天,黃河鯉魚同樣堪稱“食味上品”,不僅外形美觀,且肉質鮮嫩、營養豐富,還具有補脾健胃、明目補腦、止咳下氣的功效。
甚至連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第一宴中,都有一道紅燒黃河鯉魚的菜品,是不折不扣的國宴名菜。
黃河鯉魚代表著拼搏進取、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影響一代又一代海內外國人的風俗習慣,無論從文化上,信仰上,寓意上,還是飲食上,都無魚能與其爭奪“國魚”的稱號。
中國的國魚,非黃河鯉魚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