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美國四部門發氣候變化報告:各國競爭將加劇,太陽能地球工程成熱門


字體大小:
2021年10月24日 -
:       
 

界面新聞

界面新聞官方帳號,優質財經領域創作者

記者 | 安晶

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將於10月31日在蘇格蘭格拉斯哥召開。

在開會前一周,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財政部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國防部以及美國白宮分別就氣候變化發表報告,預測氣候變化以及各國為應對氣候變化所采取的措施將從政治、經濟、軍事、移民等各領域影響美國和全球。

在奧巴馬執政時,美國政府已經提出氣候變化威脅國家安全的說法。白宮稱,最新公布的一系列報告是美國今後針對氣候變化和隨之產生的安全問題采取行動的基礎。

在四份報告中,最全面的是國家情報委員會發布的《國家情報預測》。報告認為隨著各國采取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到2040年,美國國家安全面臨的威脅將加大。

報告預測了多個威脅點,包括各國將為誰需要在應對氣候變化上承擔更大責任發生分歧;地緣政治競爭加劇,比如對北極圈航路的開發、太陽能地球工程應用的分歧。

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報告則警告,氣候變化對美國金融系統穩定構成的威脅正在加大。

圖片來源:美國國家情報總監辦公室

國家安全風險

《國家情報預測》是美國政府首次針對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之間的關系發布的報告。

報告認為,根據目前各國的政策和技術發展趨勢,眾多國家可能無法實現《巴黎氣候協定》設置的目標。協定的主要目標是要較前工業化時期,將本世紀全球平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2攝氏度以內,並為把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之內而努力。

報告依照美國科學家的預測指出,到2030年全球升溫幅度就將達到1.5攝氏度。隨著氣候問題更加迫切,各國將就誰應承擔更大責任加快減排而產生分歧,“地緣政治緊張氛圍上漲”。

預測認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減排上的矛盾將持續,中國和印度將在決定全球升溫幅度上起到關鍵作用。由於印度沒有公布淨零排放目標年限,隨著該國繼續發展經濟,“幾乎可以肯定印度會增加排放”。

而進行能源轉型之時,各國在關鍵新能源科技所需的礦產和資源上的爭奪將加劇,比如制造風力發電機組和電動汽車所需的稀土、太陽能電池板所需的多晶矽、電動汽車電池所需的鈷等金屬材料。

報告預測,除了對材料的競爭,各國還會爭先成為可再生能源技術的主要出口國,以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

但對於以出口化石燃料為主要收入來源的國家,報告認為相關國家會出於政治、經濟穩定考慮,抗拒快速能源轉型。

全球有超過20個國家的出口收入有50%以上來自化石燃料,報告認為其中大部分國家對出口商品進行多元化改革時將面臨難題。

如果化石燃料價格下跌,阿爾及利亞、乍得、伊拉克和尼日利亞將面臨最大威脅;中東國家的困境也將進一步加劇。

在氣候變化造成的直接影響方面,報告預測,隨著極端天氣增多,各國圍繞水資源和移民發生爭端的風險將加大,特別在2030年以後。

在北極圈地區,由於溫度上升帶來的冰層融化,新出現的航道能將歐亞之間的航運時間縮短40%。該地區還有預計價值1萬億美元的貴重金屬和礦產資源。

北極圈冰層範圍變化。圖片來源:《國家情報預測》

報告認為,“幾乎能肯定”北極圈和非北極圈國家將加強在北極圈的競爭,競爭主要在經濟領域。但到2040年,隨著各國在北極圈的經濟和軍事活動增加,“誤判”的風險也將有所增大。

除此之外,在新技術應用上,報告預測將來可能會有國家大規模使用太陽能地球工程技術,為完成減排目標而人為降低地球溫度。報告認為,在沒有就太陽能地球工程達成國際協議的情況下使用該技術,可能會產生反作用。

太陽能地球工程技術是將更多的太陽輻射反射到宇宙中,以降低地球溫度,緩解氣候變化。但這種技術沒有被證明是現實可行的,科學界對此產生的影響也存在爭議。有科學家認為,這種技術無法解決氣候變化造成的海洋酸化,還可能產生不可預見的危險。

報告預測,大規模使用太陽能地球工程技術可能影響地球生物圈、改變全球氣候系統,讓部分地區氣候變好的同時使得另一部分地區氣候更加惡劣。

目前澳大利亞、俄羅斯、美國、英國、印度、中國等多國都在研究太陽能地球工程技術。報告認為各國應該就太陽能地球工程技術展開交流,或者設立機構制定規則以規範新技術的使用。

在氣候變化的最大受害者上,報告認為,如果氣候變化影響加劇持續到2040年及之後,則發展中國家將遭到最明顯沖擊。

報告預測有11個國家受到的威脅將最大:阿富汗、緬甸、印度、巴基斯坦、朝鮮、危地馬拉、海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倫比亞和伊拉克。中非國家和太平洋島國的動蕩風險也可能加大。

金融和難民風險

與《國家情報預測》同時發布的金融穩定監督委員會報告則警告,氣候變化對美國金融系統穩定構成的威脅正在加大。

氣候變化本身帶來的自然災害以及為應對氣候變化采取的能源轉型政策都可能對美國家庭、企業和政府構成金融風險。

報告指出,過去20年,極端天氣給美國造成的經濟損失在不斷上漲。2020年,美國經歷了“歷史性”極端天氣,造成的損失達到歷史新高的950億美元,是2019年的近兩倍。

而在能源轉型時,高排放領域包括交通、電力、重工業制造等可能出現生產方式改革,部分企業會遭遇嚴重虧損。而受減排措施影響最直接的領域可能將增加的成本轉嫁到供應鏈,最終到消費者身上。

美國國防部的氣候變化報告則指出,隨著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增多,國防部在“印太”地區的部分軍事設施正面臨直接威脅,比如關島的軍事設施。

國防部稱其將采取相應措施,以在不斷變化的氣候條件中保持美軍的行動能力,增加能確保美軍勝利完成任務所需的自然和人力系統。

白宮發布的氣候變化移民報告則引用預測模型警告,到2050年,氣候變化將造成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南亞和拉丁美洲的近3%人口,總數超過1.43億人被迫遷徙。

而非國家行為者,包括極端組織、跨國犯罪集團和武裝組織可能利用氣候移民造成的矛盾和緊張氣氛,推進該組織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目標。

對於美國政府發布的一系列報告,有分析人士指出,雖然報告列出了氣候變化可能引發的各類問題,但並沒有提供解決方案。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經濟學教授加格(Teevrat Garg)接受《紐約時報》采訪時指出,報告應該解決更深層次的問題,即美國和其他發達國家應該做什麼。

他表示,大部分二氧化碳排放都來自富裕國家,但後果卻不成比例地由窮國承擔。因此富國“有義務”幫助氣候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