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字體大小:
2021年11月06日 -
:
排頭軍史23:41國防時報社新媒體帳號
近日,外媒盛傳中美兩國在外太空展開了一場交鋒。
據媒體11月2日報道,美國軍事網站“防務快報”於日前宣稱,美國間諜衛星“美國-271號”在抵近偵察中國衛星“實踐二十號”時,實踐二十號卻突然秀操作,以迅速機動的方式,擺脫了前者的監視。防務快報據此猜測,中國實踐二十號衛星應用的相關技術,展示著中國在可能的太空戰中所擁有的能力。若此事屬實,將是中美在外太空的首次交鋒。
防務快報的評論視角,將美方個別人士的寡廉鮮恥,表現得淋漓盡致。美方間諜衛星抵近刺探情報的行徑,已經是對中國衛星技術的赤裸侵犯,不知美方的“科技保護”精神,此時去哪了?口口聲聲指責他國剽竊的美國,在自身剽竊失敗時,卻若無其事地繼續對中國進行揣度,這不禁讓人懷疑,美方這樣雲淡風輕的態度,莫非曾多次進行“剽竊”?
事實上,美方領先世界的科技水平,於幾次事件中受益頗多。一戰中歐洲大陸主要國家均卷入戰爭中,大量人才、資本逃往未受波及的美國。二戰中美國利用遠離歐亞大陸的優勢,賺得盆滿缽滿,又吸納了德國的大量人才。而在蘇聯解體後,美國同樣在蘇聯的廢墟上,掠奪了大量經濟、科技財富。
這樣的態勢下,慣於在世界範圍內,行竊聽之舉的美國,恐怕是世界上最沒有資格談及“科技保護”的國家。似乎也是由於這樣的慣性,在美國間諜衛星剽竊中國衛星技術失敗後,防務快報的評論中,才如此對剽竊二字不以為意,反而倒打一耙,若無其事地將中國預設為太空戰的假想敵,繼續自身放大中國威脅論的“任務”。防務快報進一步宣稱,中國於2018年發射的TJS-3號衛星同樣具備反太空能力。防務快報表示,由於該衛星的運載火箭上配備了額外燃料,因此在衛星抵達軌道後,運載火箭仍可以與衛星進行平行移動。平行移動的火箭可以作為誘餌,干擾敵方對衛星動向的觀察。
而美國太空司令部司令詹姆斯.迪金森則在今年4月表示,對中方衛星展示的這種能力,美方很擔心其將會把這一技術,用於對其他衛星系統的捕捉與攔截上。
崛起於地理大發現時期的西方,因掌握了海權而掌握了全球經貿的主導權,並進一步對世界曾經的經濟、文化、政治中心中國,構成了“碾壓”之姿。而太空時代的即將到來,給了西方又一次看到“地理大發現”的希望和忌憚,這使得作為西方頭號強國的美國,對建立太空霸權,有著一種放不下的宿念。而美國對中國航天的封鎖,則近乎達到了一種無孔不入的程度。
上世紀九十年代,我國逐步在全球商業衛星發射領域嶄露頭角,為阻遏我國航天事業的發展,美國以至今拿不出證據的《考克斯報告》,規定只要衛星及其他航天器中應用了美國技術或美國零件,便不能應用中國火箭進行發射。這對剛崛起的我國航天事業而言,無疑是一大打壓。
1998年,由美、俄牽頭,十六個國家參與的國際空間站開始籌建,但美國卻一直將我國排除在國際空間站的合作事項之外。
2011年,美國政府進一步出台《沃爾夫條款》,全面禁止中美航天科研的任何合作、任何交流。這樣的美國,在航天領域向中國展現的,是赤裸裸的敵意。2021年10月16日,中國神州十三號航天飛船發射成功。而隨著國際空間站將於近兩年退役,新的國際空間站仍未發射,屆時中國天宮空間站,將成為全世界範圍內,唯一在軌空間站。
望美方能嚴守本國法律,持續杜絕同中國航天的任何交流。而非在競爭得過時打壓,打壓不成時封鎖,封鎖不成時剽竊,剽竊不成汙蔑。這樣的美國,正在將自己,演繹成一個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