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重要歷史時刻!王亞平邁出女性艙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字體大小:
2021年11月10日 -
:       
 

湖南國際頻道18:06湖南國際頻道官方帳號

“我已出艙,感覺良好!”

“我一會兒出艙,感覺良好!”

“我下次出艙,感覺良好!”

11月7日晚,神舟十三號航天員首次出艙

翟志剛、王亞平、葉光富

接連說出這三句話

逗樂了地面上的“曙光”

也成了網友的快樂源泉:

“我們看你們出艙,感覺良好!”

我“已” “一會” “下次”出艙,感覺良好!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11月7日18時51分,航天員翟志剛成功開啟天和核心艙節點艙出艙艙門,截至20時28分,航天員翟志剛、航天員王亞平身著我國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後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並執行艙外作業,航天員葉光富在艙內配合支持。中國首位出艙航天員翟志剛時隔13年後再次進行出艙活動,王亞平成為中國首位進行出艙活動的女航天員,邁出了中國女性艙外太空行走第一步。

楊利偉也曾說過“感覺良好”

這是翟志剛的第二次出艙,也是王亞平的第一次出艙,他們都在艙外說了一句“感覺良好”,這除了是給大家報平安,也是一種航天人的傳承。

2003年執行神舟五號任務時,航天員楊利偉在返回地面後,也說了一句“感覺良好”。之後航天員說“感覺良好”成了一種傳承。

▲ 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

接近21時20分,王亞平順利出艙,“02,感覺良好”!她邁出歷史性的一步。而感覺良好的背後,王亞平曾在采訪中介紹,“水下訓練後,吃飯的時候手都是抖的,連筷子都拿不了”。

▲ 王亞平

帶著孩子們的眼睛去觸碰夢想

訓練時刻意加強上肢

1980年出生的航天員王亞平因“太空教師”為大眾熟知,繼成為中國首個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後,她又成為首個出艙的中國女航天員。

8年前,她在400公里的太空為全國6000萬名學生進行太空授課。那“飛天夢永不失重,科學夢張力無限”的話語,讓無數個孩子從此喜歡上了航天。8年後,“太空教師”再出征,她說,願意再次帶著孩子們的眼睛去觸碰夢想,去開啟新的探索。

▲ 2013年5月22日,航天員王亞平(中)、聶海勝(右)、張曉光在模擬天宮一號組合體內進行太空授課訓練。新華社發(朱九通 攝)

王亞平太空行走的最大挑戰在哪?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表示,就身體素質而言,女性航天員在艙外活動時將面臨一些特殊挑戰。因為艙外活動是在完全失重的條件下進行,日常在地面環境下用於活動的下肢,在“太空行走”中作用不是太大,艙外活動主要是依靠人的上肢,在空間站外部進行攀爬以及各種操作,這對上肢的力量和耐力要求非常高,放眼全球,所有女性航天員都面臨著這種挑戰。這次出艙活動將持續近6個小時,也充分展現出王亞平的訓練有素。

出艙訓練對女性是極大考驗,和男航天員臂力、體型和臂展的先天優勢相比,女航天員對加壓後艙外服的操控力可能要花費更多的努力才能做到。尤其是身著艙外服的航天員行動和操作主要靠上肢,需要提高上肢力量。

剛開始,艙外服的試驗做下來,完全超出了王亞平的想象,穿著200公斤的水下訓練服在水下工作五六個小時,手就抖得拿不住筆。

▲ 任務前王亞平開展訓練的照片

她再次表現出不怕吃苦、不服輸的個性。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王亞平加大自己的訓練強度,為此甚至放棄很多假期。王亞平的體質訓練教員提到,每次王亞平都要針對出艙任務加練臂力,抓握鉛球、俯臥撐、舉杠鈴等等,體質訓練中,她總走得最晚,每次完成水下訓練,王亞平都覺得很有成就感,她甚至經常和其他航天員比一比誰的肌肉塊更強壯,並為自己的胳膊練粗了而欣喜。

▲ 任務前王亞平開展訓練的照片

女性航天員出艙有什麼特殊講究嗎?

楊宇光表示,我國在航天員的選拔和訓練過程中,無論是兩人乘組還是三人乘組,彼此之間的默契程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考核指標。而配合默契需要建立在出色的溝通能力之上。此前我國開展的多次航天員出艙活動也顯示,無論是艙外兩位航天員之間的配合,還是艙外與艙內航天員之間的配合,出色的溝通和表達能力都顯得非常重要。而女性更擅長交流溝通,語言表達能力更強等方面的特點將有助於女航天員開展艙外活動。

此前,王亞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表示,太空環境不會因為你是女性而降低它的門檻。楊宇光介紹稱,太空中強輻射、極高低溫交替以及可能出現的空間碎片和微流星這些惡劣且高危的環境,是所有航天員在出艙活動時都需要面臨的危險。

▲ 在中國空間站內,王亞平(左)執行工作

出艙前如何預知異常輻射?楊宇光說,空間站裏會有“空間天氣預報”。盡量避免在南大西洋的上空,這裏的區域輻射比較厲害。

航天服是航天員進入外太空的一個重要保護層。據公開資料顯示,此次王亞平出艙時身著的是由天舟三號貨運飛船送入太空的第二代“飛天”艙外服。這套隨著王亞平一同創造歷史的艙外航天服進行了尺寸優化,穿著更適體。

楊宇光說,航天服確實要考慮男女身材。中國艙外服尺寸能適應1米6至1米8區間的身高變化。王亞平相對身高低一些,針對瘦小的人,航天服做了些優化,“此前國際空間站裏兩位美國女性的太空行走計劃,就曾因為航天服不合適,導致計劃推遲了。”

航天服上是否有特殊裝置?楊宇光說,有個尿液收集裝置,類似嬰兒使用的尿不濕,但更高效,吸收量更大。出艙時,有了這個“尿不濕”,至少能吸收一公斤以上的液體,免去航天員6個多小時艙外活動的後顧之憂。

除了航天服外,對於艙外執行作業的難度,楊宇光說和神舟十二號出艙任務並無太多本質區別。身體在太空中,容易向相反的方向飄去。翟志剛和王亞平要花費很大的力氣,才能在工作時保持原地不動。

這次航天員吃的東西依然是以能量棒為主,高熱量的,每次維持至少8個小時的活動量。另一名航天專家告訴記者,“神十三”航天員出艙食物裏依然包含鮮花包,寓意順利圓滿。

海外網友:“又颯又美!”

參考消息,

11月7日,航天員王亞平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成為中國首位執行出艙任務的女航天員。中國女性艙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也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又颯又美!”“她是第一位太空行走的亞洲女性,事實上,她是美國人和俄羅斯人之外第一位執行艙外活動的女性。”“祝賀!了不起的中國女性!

11月7日,航天員王亞平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成為中國首位執行出艙任務的女航天員。中國女性艙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也在海外社交媒體上引發熱議。

“又颯又美!”

“她是第一位太空行走的亞洲女性,事實上,她是美國人和俄羅斯人之外第一位執行艙外活動的女性。”

“祝賀!了不起的中國女性!”

世界上50多位女性進入過太空

在世界航天史上,已經有50多位女性參與太空探索,包括美國、蘇聯、加拿大、法國、英國、日本、韓國和中國的航天員。世界上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女宇航員是蘇聯的捷列什科娃,她於1963年6月16日駕駛“東方6號”上天。捷列什科娃沒有駕駛過飛機的飛行經驗,在剛上天時不太適應高速飛行。她在這次飛行中完成了生物醫學和科技考察計劃,並證明了女性也能在太空正常生活和工作。

中國有兩位女航天員進入太空,一位是劉洋,2012年隨神舟九號進入太空,是中國首位進入太空的女航天員。第二位是王亞平,2013年6月,執行神舟十號飛行任務。

期待王亞平向我們展示

更多奇妙的太空工作與生活!

也祝願神舟十三號航天員乘組

一切順利!

祖國和人民等你們凱旋!

監制/任帥

主編/諶偉春

編輯/李蕾蕾

來源/綜合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 央視新聞 環球時報 參考消息 瀟湘晨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