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字體大小:
2021年12月06日 -
:
答案在這兒00:10百家榜創作者,輕知計劃簽約作者,未來車科技成都有限公司,優質科學領域創作者
隨著人類科技的逐漸發展,工業化科技化的現代社會極度依賴煤炭石油等石化資源的燃燒所產生的能源,再加之汽車尾氣“助紂為虐”,整個人類社會都在向地球不斷地制造排放二氧化碳。這些二氧化碳使得地球的溫室氣體加劇,導致了全球的平均氣溫不斷增長,引發愈發嚴重的溫室效應。
嚴重的溫室效應導致地球上的病蟲害數量持續增加,冰層融化讓被冰封幾十萬年的遠古病毒重見天日,卷土重來,嚴重危害人類的生命健康。目前,從北極冰層抽取出來的具有幾百到十幾萬年歷史的冰塊樣本之中,就證實其中含有遠古病毒。
其次,溫室效應會使得北南極冰層融化程度加劇,融水會讓地球整個海平面上升,使得島嶼國家和沿海低窪地區的土地被淹沒,被淹沒地區居民和地區的經濟將遭受劇烈的毀滅性打擊。
除此之外,全球氣溫升高導致內陸地區降水不足,土地荒漠化現象日趨嚴重。目前,冰川融化導致北極熊棲息地破壞,北極熊種族生死存亡命運的時刻已經到來,也許北極熊的今天就是我們人類的明天。
然而,面對越發不可控的溫室效應對於人類命運的威脅,我們人類也並不是完全束手無策。研究人員就發現了一種神奇的植物,它曾在4900萬年前的遠古時期泛濫,使地球被冰封。那麼,面對如今日趨嚴重的溫室效應,這種植物的出現能夠再次給地球“降溫”,拯救面對環境危機的人類嗎?
遠古地球發生了什麼?
這種神奇的植物出現於4900萬年前的地球,使地球迅速降溫至冰封程度,間接性地將地球推入了冰河世紀。那麼在4900萬年這種神奇植物出現之前,地球發生了什麼呢?是什麼促使了這種植物的誕生?
首先讓我們來看看為何4900萬年前的地球變得如此之熱。自古以來讓地球變熱的罪魁禍首之一,就是我們所熟知的二氧化碳。在細胞動植物等初級生命剛開始發育的寒武紀,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約為6000ppm;隨著植物的逐漸進化成長,大量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得二氧化碳得以代謝,在一億年前的恐龍時代,二氧化碳的含量已經下降到2000ppm;而大約56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改變了這一局面。
56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被譽為“近代生命的黎明”。在始新世誕生初期,發生了地球歷史之中出現得最快,強度最大的全球變暖事件,又被稱為古新世-始新世極熱事件。起因可能是由於地球在此期間的運行軌道發生了嚴重偏離,使得自身受到太陽照射的程度加劇,從而導致地球氣溫迅速而劇烈地上升。
其中,深海氣溫上升五攝氏度,表層海水溫度增加四到八攝氏度,極高的水溫變化導致深海含氧量降低。除此之外,地震、海嘯、火山噴發活動也十分顯著,地面溫度直接上升九攝氏度,二氧化碳濃度升高至3500ppm,熱帶雨林幾乎遍布全球,南北兩極也都十分溫和。
在始新世時期長達十萬年的極熱事件裏,氣候和環境都變得十分極端惡劣,大量物種急劇滅絕。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氣溫逐漸溫和,再到後來的始新世末期,氣溫已經逐漸下降,地球氣候正在過渡到冰河世紀。據研究分析,這種全球變冷的趨勢,可能就是岡瓦納古陸破碎之後的南極洲環流現象造成的,除此之外,北冰洋的“紅萍事件”同樣功不可沒。
紅萍事件
我們都知道,植物的光合作用對於吸收大氣之中的二氧化碳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植被覆蓋地面還能夠調節溫差,保持土壤的水分和養分。所以植物對氣候的調節影響也十分顯著,植被覆蓋越少的地區,氣候越幹旱炎熱,溫差越大;植被覆蓋越多的地方,氣候越溫和濕潤,溫差越小。所以,4900萬年前北冰洋的“紅萍事件”能夠導致全球氣溫都受到影響。
紅萍這種生長在水田池塘之中,在如今隨處可見的水生蕨類植物,早在49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時期就出現了,這得益於始新世時期的溫暖氣候,加上板塊運動導致北冰洋板塊還沒有徹底和其它板塊分裂,因此那個時候的北冰洋還是一片溫暖的內陸湖泊,為紅萍提供了適宜的生長環境。
紅萍個體很小,直徑大概只有一厘米,葉片呈肉質菱形,須根叢生垂下水面,如今,由於海水變鹹不適合紅萍的生長,目前紅萍主要分布於溫暖地區的內陸湖泊。紅萍的生長繁殖速度極快,能在極短時間內就能填滿湖泊的整個水面。幼時的紅萍呈綠色,成熟後的紅萍由於花青素的積累會在水面呈現大片的紅色,因此而得名,又被稱為“滿江紅”。
那麼,始新世時期北冰洋的小小紅萍,是如何做到影響全球氣候變化,讓地球“冰封”的?這是因為始新世時期,北冰洋的紅萍由於氣候適宜,沒有天敵而逐漸泛濫成災,加上當時氣候炎熱降水充沛,富含磷等營養化合物的淡水不斷流入北冰洋內,為紅萍提供了充足的養料。
而北極區內陸湖一般的地形使得水流只進不出,水流不暢,加上淡水和海水的密度並不一致,淡水會浮在海水表面,因此給了紅萍完美的生長條件,最終,紅萍的領地幾乎占據了整個北冰洋。
有了數量面積和“噸位”的基礎,紅萍肆無忌憚地繁殖使其大量吸收了大氣之中的氮和二氧化碳。但需要知道的是,在大自然之中,許多植物在吸收二氧化碳時會把碳儲存在自身體內,轉化為有機物,如果被動物食用,這些有機物就會轉變成動物呼出的二氧化碳的一部分;如果被分解,這些儲存的碳也會重回大自然。所以,植物“固碳”的能力決定著其對於溫室氣體的消化程度。
然而,在紅萍死亡之後,這些被吸收的氮和二氧化碳雖然也會隨之沉入水底;但由於那個時候北冰洋的淡水底部是原本的海水層,有許多鹽質,水溫的升高和紅萍對水面的覆蓋導致水底含氧量極低,所以沉入水底的紅萍沒有足夠的分解條件,其體內被吸收的氮和二氧化碳也就不會重新回到大氣之中。
據研究數據顯示,每公頃紅萍能固氮2.5噸,固碳15噸,對於氮和二氧化碳這兩大溫室氣體的吸收量大得驚人。而整個紅萍事件持續了八十萬年,在這個漫長的時間裏,北冰洋的紅萍對於碳氮的吸收量不斷增長變大,竟然將大氣之中的二氧化碳濃度降到650ppm的水准。
這些溫室氣體含量的劇烈下降,無疑也推動了地球氣溫的下降,由此,地球迎來了冰河世紀;而我們的紅萍也就是導致地球冰封的“主犯”之一,對於氣候的影響不容小覷。
紅萍泛濫能夠拯救當今人類嗎?
既然紅萍有如此強悍的“降溫能力”,那麼在如今日益嚴重的溫室效應下,使用紅萍將人類從高溫環境危機下解救出來的幾率有多大?用紅萍對付如今的過量的溫室效應靠譜嗎?
根據科學家推算,如果單靠紅萍來解決越來越不可控的溫室效應,淨化人類近百年的碳排放量,至少還需要三萬年。而三萬年對於目前人類來說還是一個不可衡量的時間尺度,它太慢了,甚至等到三萬年結束,人類可能就已經滅絕了;而且在紅萍淨化二氧化碳的漫長過程之中,人類的碳排放量可能也會不斷加劇,因此“淨化之路”只會越走越艱辛,甚至不止三萬年。
並且,四千九百萬年前北冰洋的紅萍之所以能發揮如此大的威力,也離不開北冰洋地區的特殊地形和水質。如今再想達到北冰洋“紅萍事件”的那種紅萍規模和程度也已經十分困難,因為現如今的紅萍大多生長在純淡水地區,紅萍死亡後的分解環境比起始新世時期的分解環境也要適宜很多,固碳和固氮水平也會有所折扣。
除此之外,大規模的紅萍生長對於地區水域也並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為紅萍泛濫會導致水中含氧量急劇下降,影響到水質環境和水中其它動植物的生長,長遠來看,紅萍的泛濫對於生態環境和生態平衡也會造成一定的破壞。
不過,雖然目前利用紅萍來達到減輕溫室效應,拯救人類的做法並不現實,但是人類還是想出了許多應對措施來解決越發不可控的溫室效應這一大難題。
應對日趨嚴重的溫室效應措施
過度的溫室效應的生物解決手段,主要是采用碳四植物。這是因為碳四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效率最高,這些碳四植物除了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效率高的特點,其光合作用的獨特途徑還能使得二氧化碳長期固定在自身體內,生長能力強,耐幹旱;在幹熱地區調節氣候,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十分顯著。且玉米甘蔗等碳四植物由於經濟價值而受到人們的青睞,得以更大範圍的種植。
所以,在生物解決手段這裏,可以采用紅萍+碳四植物相結合的手段,來共同吸收大氣中的二氧化碳,由於其植被的特性,還能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和循環。除了采用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我們還要從根源出發,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而二氧化碳排放依賴於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的燃燒和汽車尾氣。所以,人類應該加快能源科技研發,探索綠色環保的新能源,以代替對於石油煤炭資源的依賴,實現能源轉型。同時,推行新能源汽車,減少汽車尾氣對於空氣質量的汙染。整治和管理工廠對於汙染氣體的排放量。還要加強對於人們環保意識的培養,節能出行,共建和諧家園。
總結
單靠紅萍並不能使得如今的過量的溫室效應得到解放。我們要從根源上減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合理防治,使得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才能避免人類因過度的溫室效應而滅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