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字體大小:
2022年1月18日 -
:
這些資本家,有一個算一個,他們說的和科學相關的內容,笑笑就好了。
1927年,世界人口是20億。
著名的第五屆索爾維會議,留下了這張照片:
現今世界人口78億。
在貝索斯的眼裏,現今世界上一定存在4倍這樣的科學家吧。
除此之外,恐怕貝索斯根本不知道一萬億人口是什麼概念。
78億人口,人類碳總量是0.06 GTC(G噸碳總量的縮寫,即10^12kg),也即6000萬噸碳總量<1>。
地球上所有動物的總碳量是2 GTC,節肢動物就占了一半,原生生物4GTC,真菌12 GTC,細菌70 GTC,植物450 GTC,所有生物的碳總量為550 GT C。
由於所有的能量來源於植物的光合作用,實際人類可持續消耗的就是那450 GTC。
一般認為食物鏈中的營養傳遞約10%~20%。
人類的營養級是2.21<2>,與豬的營養級相當。
那麼,人類一年單純食用,直接或間接消耗的碳含量大約是0.4~1GTC。
全球森林固碳2.4GTC<3>,再加上人類對木材的使用,人類對生物生產能力的消耗量一度達到173%<4>。
當前世界範圍內,倡導可持續發展,倡導碳平衡,可不僅僅是因為溫室效應。
如果人類不控制好碳平衡,全球森林的固碳能力根本就不夠人類消耗的。
哪怕我們不談對木材的使用,僅僅只是通過食物鏈來消耗。
一萬億的人口,每年至少需要消耗100GTC。
僅僅5~6年的時間,就可以把地球上的所有植被啃光。
地球上能種的植被就這麼多,在這樣的情況下,人類需要的是超強的人工固碳能力。
例如,前一段時間中國突破的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的路子。
上次的新聞中稱的二氧化碳人工合成澱粉,僅僅1立方米大小的生物反應器,一年時間生產的澱粉含量就相當於5畝玉米地。
也就是說,技術成熟後,理論上,單位面積能產生的碳量是當前農作物的3000倍以上。
的確有希望建立龐大的工業,養活這麼多人口。
但如此龐大的碳吞吐能力,可能造成氣候的遽變。
即便人類能處理好這些,那和愛因斯坦有什麼關系?
愛因斯坦和牛頓一樣,解決的都是人類對宇宙世界體系的認知,未來人類在對宇宙認知方面,是否還有大的突破,其實是未知的。
知乎關於現代物理學是否到瓶頸的討論,不要太多:
就現今人類對宇宙體系的認知來說,能夠刷新人類認知的在於大統一理論,關於宇宙起源、關於黑洞。即便全新的認知,刷新了大統一理論,但並不一定對技術有貢獻。
也就是說新的宇宙認知體系,可能(或者短時間)對養活一萬億人口,不會有多少幫助。
真正遏制人類人口的,是燒開水的能力。
說白了,養活一萬億人,需要的是技術、工程、工業等各個方面的突破。
拉出愛因斯坦過來,那就是純粹的碰瓷。
當人類真的能養活1萬億人口,生活所需的能源配套也需要達到現今的1000倍左右。
那麼,一定需要數十次工業革命嗎?
可能根本用不上。
甚至可能因為一兩次關鍵性的突破,就可能徹底改變人類的一切。
例如,可控核聚變、純人工有機物合成的全面工業化。
當然,隨著相應技術大突破附帶產生的產能升級革命,可能會產生很多次。
最後要說的是,養活1萬億人口,差不多相當於地球接受太陽能的1/10。
有這個能源能力,人類已經足夠徹底改造火星,有能力直接在太空中建立空間城。
然而,這些突破,需要的依舊還是工程技術、能源技術的發展。
即便全人類在太陽的宜居帶,密密麻麻建立空間城,人口超過1億億億,有可能讓我們對宇宙認知完全刷新嗎?
未必。
如果牛頓破解了宇宙知識的30%,愛因斯坦破解了20%,其他所有人破解了40%,還剩下10%。
而且這10%的探索,很有可能就像阿基裏斯悖論一樣。
人類無限往上探索,知識獲取的難度越來越高,但卻永遠到不了終點。
哪怕,你在未來誕生的科學家通過神經改造,智商比愛因斯坦高出了100倍,你也永遠不可能等於愛因斯坦。
總之,因為特殊的時代,以及他超越時代的前瞻性,愛因斯坦就是獨一無二的。
無論人類技術怎麼發展,都不可能有第二個愛因斯坦。
除非……有人能夠徹底推翻1900年之後,人類建立的所有物理理論體系。
但可能性有多大呢?
參考文獻
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18/05/plants-outweigh-all-other-life-earth
科技日報:科學家首次計算出人類營養等級
姜聯合. 全球碳循環:從基本的科學問題到國家的綠色擔當
Wackernagel M , Hanscom L , Jayasinghe P , et al. The importance of resource security for poverty erad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