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人類思維的兩個局限,要洞悉事物真相,需要了解歸納法的局限性


字體大小:
2022年1月19日 -
:       
 

大家好,這裏是小播讀書,今天我們繼續介紹,現代經驗主義奠基人培根的哲學思想,前面我們介紹了培根《新工具》這本書,在書裏面培根打破了,西方世界自亞裏士多德以來,上千年來的一種固有思維方式:演繹思維,提出了全新的思維方式:歸納思維。

歸納思維的基礎是觀察和實踐,知識源自實踐和經驗,而不是源自理性的推理,由此,培根也開創了西方近現代兩大哲學流派之一的:經驗主義。而基於歸納法的經驗主義,其實也並非完美的,後世的哲學家也提出過很多批判,拋開理性主義和經驗主義的分歧,今天我們來對歸納法進行一些批判,主要有兩個方面。第一個是基於歸納法得出的經驗性知識,為什麼不具有普遍性和確定性;第二個是,基於歸納法的經驗主義,會帶來什麼樣的危害。其實這兩個批判,是對歸納法在兩個領域應用的批判。一個是自然科學領域,一個是人文科學領域。內容有點多,而且比較抽象,我分兩期視頻給大家分享,請大家耐心聽完。

首先,在自然科學領域,我們覺得自然科學的知識,就應該是確定的知識和真理吧。比如天文學,物理學和生物學等等。其實,我們絕大部分自然科學知識,都是基於已知現象或者經驗的歸納和總結,都用到了歸納法,雖然這種方法能擴展我們對大自然的認知,但是這種方法得出的知識,並不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牛頓力學、愛因斯坦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都只適用於一定的尺度的物體運動變化的規律,目前還沒有找到一種能解釋所有尺度,所有物質的運動變化的規律或者知識。難怪波普爾說,我們永遠也無法獲得絕對的真理,只能無限接近於真理。

為什麼基於歸納法的經驗性知識,無法具有必然性和普遍性呢?原因在於從經驗到知識,需要依賴於因果推理,而個體經驗之間是否真的具有因果關系呢?是值得懷疑的。哲學家休謨對因果關系就提出了最根本的質疑,也同時對基於因果關系構建的經驗知識提出了根本性的挑戰,休謨是如何提出質疑的呢?

我們來看休謨舉的一個例子。比如我們通過觀察發現,太陽照射,石頭會發熱,而且我們總是觀察到這樣的現象,於是我們總結出太陽照射,和石頭發熱之間存在因果關系。太陽照射是原因,而石頭發熱就是結果,我們說:“太陽曬熱了石頭”,這看似一個顯而易見的結論,但這個結論之中,其實只包括了兩個獨立的事實,這兩個事實是:太陽照射和石頭發熱,那它們之間真的存在必然的因果關系嗎?

amocity
amocity

  


從純粹的直觀來說,其實我們只能觀察到太陽照射,和石頭發熱這兩個獨立的經驗性事實。沒辦法直接觀察到它們之間的因果關系。而關於這兩個經驗事實之間的因果關系,只是我們理性歸納的結果,並且運用因果推理,我們得出了結論是“太陽曬熱了石頭”。

但休謨認為,這裏我們的思維存在一個躍遷的過程,也就是思維的跳躍。太陽曬和石頭熱之間的因果必然性是如何建立起來,是值得懷疑的。甚至我們可以再進一步,我們用高倍顯微鏡觀察,並且運用物理學知識,我們發現,太陽照射就是熱輻射的傳導,是因為輻射熱傳導到石頭上,加劇了石頭內部的分子運動,從而導致了石頭變熱,這樣看起來這兩者之間好像有某種必然性,比之前的太陽曬熱了石頭顯得更具有科學性了。

但是我們其實還可以追問,為什麼輻射熱的傳導,必然會加劇石頭內部的分子運動呢?為什麼不是降低石頭內部的分子運動呢?輻射熱傳導和石頭內部分子運動加劇,這也是兩個獨立的經驗性事實,但它們之間的必然性是怎麼發生的呢?

顯然,它們之間的因果必然性依然是值得懷疑的。看起來更科學的解釋,只是在更精細的地方實現了這個思維的跳躍。個別經驗到普遍性知識之間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

休謨說,經驗總是個別的、相對的、偶然的,獨立經驗之間並不具有因果必然性,因果性只存在我們理性中,並不存在於客觀世界。個別的經驗即便重複上萬次,也仍然不能說它們之間具有某種因果關系,在自然事實和因果關系之間,其實有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而是我們的思維把它們連接起來,休謨稱之為“習慣性聯想”,這種聯想來自於直觀到的經驗事實,在時間上的相繼和空間上的相鄰。我們看到太陽照射和石頭發生是同時發生的,而是這兩種現象是直接相鄰的,所以,我們想當然地認為,它們之間存在因果必然性。

但經驗和知識之間的必然性,並不是蘊含在經驗之中,太陽照射的經驗中,並不蘊含著石頭發熱的必然性。就像我們觀察了所有的天鵝都是白色的,我們依然不能得出“天鵝就是白色的”,每次觀察到的白天鵝,都是獨立的經驗事實,我們只是在無數獨立的經驗事實之上,通過思維的躍遷,通過因果關系把它們歸納連接起來,形成了一個看似理性的結論:天鵝是白色的。

但實際上,這樣的知識並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它們的因果關系,是我們主觀賦予的,而不是客觀存在的。即便我們觀察到,每次太陽都曬熱了石頭,我們也不能得出,太陽照射必然導致石頭變熱這樣的普遍性和必然性結論。即便我們觀察到,太陽每天都從東方升起,我們也永遠不知道明天的太陽,會不會依然從東方升起。我們只是習慣性聯想,把過去的獨立的,個別的經驗,賦予了因果關系,經驗之間的因果關系不是客觀存在的,這就是休謨對於因果關系的懷疑。哲學家卡爾·波普爾說:休謨的懷疑論,給全部人類知識都帶來了根本性的挑戰。那如何擺脫因果關系的幻覺呢?波普爾提出了著名的“證偽理論”,因果關系不存在,知識永遠都無法確定,那麼我們只能通過不斷地證偽,不斷地排除,去無限接近於真理。關於波普爾的哲學思想,可以翻看之前我波普爾的合集視頻和文章。

難道真正完全無法獲得確定的知識嗎?其實也不完全是,休謨認為,當我們從原因推理出結果時,我們首先要確定這些原因是真實存在的,而要確定這個原因的真實存在,只可能有兩個方法,一是通過我們的感官系統的知覺,二是通過其他的原因加以判斷,當然這個方法會無窮倒推,要找出所謂的“第一原因”,這個比較困難。而相比較於後一種方法,休謨更相信,來自我們的知覺的直接感知,也就是我們感官的直接體驗,才是最真實的。

amocity
amocity

  


就像休謨曾經說:我不知道蘋果什麼味道,除非我嘗一口。

換句話說,真理只存在於此時此刻,只能存在於當下的直接感知,如果我們把這種感知也稱之為真理或者本質的話。其實休謨的懷疑論,對後來西方的認識論哲學,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所謂永恒的真理或者本質,只是人類理性的幻象,而事物的本質,只存在於個體之中,只存在於此時此刻的知覺中。從這個角度來說,休謨的懷疑論,對現象學,存在主義和解構主義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比如現象學創始胡塞爾提出“回到事情本身”,其本質就是要回到純粹意識的領域,去把握具體事物的本質,這個本質不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只存在於當下的純粹意識之中。胡塞爾通過懸置判斷,本質還原和先驗還原的方法,去把握事物的本質,而這種方法的出發點,就是徹底的懷疑。本質還原是要排除表象和本質的二元思維;先驗還原是要排除掉主觀和客觀的二元思維。

在本質還原和先驗還原之後,我們才能在純粹意識中,把握事物的本質。這種對事物本質的方法,其實就完全排除了人的主觀經驗,理性歸納的影響,也避開了因果關系的影響。現象學認為,只有這樣,才能回到事情本身,去把握事物的本質。關於現象學的內容,之前在胡塞爾的合集裏面有具體介紹,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去翻看之前的視頻和文章。

好了,今天我們從歸納法在自然科學中的應用,對基於歸納法和因果推理的經驗性知識提出了質疑和批判,在有限經驗之上的總結和歸納,基於個體經驗的因果推論,永遠都無法得出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真理。經驗和知識之間,存在著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這是休謨對於因果關系的懷疑,也是休謨懷疑論的核心。

其實,休謨的懷疑論不僅僅在自然科學中有效,在人文科學中也是一樣的,甚至更有效,在人文科學領域,基於歸納法的經驗主義要危險很多,下一期內容,我們來聊聊基於歸納法的經驗主義都有哪些危害,以及我們應該如何應對這些危害。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關注小播讀書,我們下一篇文章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