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楊振之:全球研學發展趨勢與展望


字體大小:
2022年1月28日 -
:       
 

近日,在地球科學界和旅遊界同仁的鼎力支持下,由中國旅遊協會地學旅遊分會主辦、大地風景文旅集團承辦的第二屆地球科學旅遊大會以線上形式圓滿召開。會上,世界研學旅遊組織執行主席、中國旅遊協會地學旅遊分會副會長、四川大學旅遊學院博士生導師楊振之教授發表了題為《全球研學發展趨勢與展望》的主旨演講,主要內容如下:

研學旅遊是古今中外的共識

研學旅遊如今正值風口,變成熱潮,但其實研學旅遊並不是一個新概念。研學旅遊在中國古代稱作遊歷遊學。春秋時期孔子帶著三千弟子周遊列國,他的課堂很多都是在路途中,這是研學的發端;司馬遷漫遊祖國各地,尋訪古跡,開闊眼界,增長閱歷;王陽明強調知行合一;徐霞客遊歷各地寫成《徐霞客遊記》等等,這些都是之後重要的研學實踐。在歐洲,年滿20歲的歐洲上層社會年輕人,會由資歷豐富的親長陪同,花費數月乃至數年,尋找藝術、文化和文明的根源,學習社交禮儀,完善語言技巧,了解他國風土人情,拓展人際關系,為即將到來的成年生活進行受益終生的關鍵准備。

從古到今,人們都需要通過遊歷遊學來達到豐富人生、完善人生的過程。近現代,西方國家興起了自然教育,以自然教育為核心的現代哲學理念隨之發展起來;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有組織的露營活動得到普及;20世紀上半葉,北歐國家率先發展森林學校;二戰以後很多政府性的、自願性的、商業性的自然教育學校都齊頭並進,發展速度非常迅猛。可見,從中國的“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到歐洲自然教育研學旅遊,研學旅遊從來都是國民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研學旅遊的內涵

自然教育的思想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候亞裏士多德的自然適應原理與教育效法自然的思想。他認為,大自然是世界上最偉大的老師,在本質上大自然是任何教育的源頭,所有的教育源頭都會回溯到大自然。大自然的教育既可以培養兒童的美感,又可以啟發兒童的悟性,實際上讓人和自然發生天然的連接。社會發展越現代化,我們離自然就越遠,所以人要回到自然,這就是大自然教育的思想。

從實踐探索層面,1907年英國就開始發起童子軍運動,之後美國童子軍也相繼成立,世界的童子軍運動組織開始建立起來。童子軍有一套完整的課程體系,包括培育童軍的露營技能、森林知識等。這些課程體系有對能力素質的培養,也有對實際操作動手能力的培養,還有對生態友好、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多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

amocity
amocity

  


20世紀到現在,在聯合國的倡導下,以環境教育為代表,自然教育廣泛發展。目前,世界研學旅遊組織已經提出了研學旅遊的概念。不同於研學旅行,研學旅遊定義比研學旅行更大、更廣泛。研學旅行僅僅強調青少年階段的研學教育,研學旅遊更強調終身修行、終身學習,終身融入大自然。另外,之所以叫研學旅遊,旨在讓旅遊肩負起教育使命,建立起教育成長的一個重要通道,並通過研學旅遊來深度挖掘自然與文化內涵,促進文化旅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研學旅遊是提升民族素質,提升教育質量和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跨文化交流的一個重要途徑,尤其是在逆全球化思潮、民族主義盛行的今天,研學旅遊顯得非常重要。研學旅遊,強調的不僅僅是空間和位置的移動,更強調是一種生命體驗和學習模式,是參與者以文化求知、自然探索、自我認知等為需求,前往具有暫時性與異域性的基地或者營地,進行以探究為目的,以行動、深度體驗為核心的專項活動。研學旅遊是以人的發展為核心,以回歸自然為手段,以素質完善為訴求的一種活動。

國際典型研學理念

案例一 日本的自然教育

日本的自然教育非常發達,有很多自然教育學校。1996年,日本文部省的研究會發表了題為《關於充實青少年的野外教育》的報告,其中將自然體驗活動定義為:“在自然中,充分利用自然所開展的各種活動,具體來說,如野營、徒步、滑雪、獨木舟等野外活動,觀察動植物和星空的自然、環境學習活動,使用自然物原料的手工以及在自然中舉辦音樂會等各種文化藝術活動的總稱。”即融入大自然、了解認知並在大自然中舉辦各種活動。

日本制定了很多相關法律,如《環境教育等促進法》《自然公園法》等,還有各項教育政策、資金政策來推進自然教育事業。目前日本有3700多所自然學校,其中國立自然教育學校28家,縣立青少年之家300多家,大多數自然教育學校以“公益性”為主,每年日本政府都會向國立、縣立青少年之家劃撥100億日元專項資金。自然學校的活動集中在“青少年教育、環境教育、自然保護、地方振興”四大主題上。

案例二 世界童子軍運動

世界童子軍運動是從英國開始。1907年英國童子軍成立,三年後美國也成立了童子軍,1922年,世界童子軍運動組織成立,1928年世界女童子軍總會成立。20世紀初,童子軍運動得到了很大發展。

童子軍運動的發展,促進了青少年的綜合素質提升、學業成績提高、環保意識增強、應急能力提升,有利於心理健康,並且使社區志願行為大大增加。自然學校和童子軍運動,更好地發掘人的個性,塑造善良美好的人格,從而提升人們的社會連接度。童子軍運動培養出很多傑出的人物,他們擁有作為領導者的優秀品質和綜合素質能力。百年歷史的童子軍運動是一項全面的道德教育計劃,對個人及社會發展起了關鍵性作用。

案例三 CAMP營地教育

營地教育在國際上被很多發達國家納入了學校教育體系。俄羅斯是世界上擁有最多營地的國家,有55,000個營地,每年有600萬人參加,其營地教育模式在全世界最為成熟。在新加坡,戶外教育被寫入學校教育大綱,家長、學校和第三方組織共同提供優質的戶外教育。芬蘭更是一個森林學校遍布的國家,國家的教育系統就是一個大營地概念。美國的營地教育有150多年歷史,營地文化影響深遠,行業呈現五大趨勢:傳統模式和創新模式並存、興趣玩耍-技能學習-素質平台為發展途徑、注重安全管理與員工培訓、保持營地特色和營地文化延續、注重學校合作。實際上美國在童子軍之前營地教育就已經開始了,所以美國的營地教育更加成熟,每年有1000萬兒童參加營地活動,對世界的營地教育發展影響很大。

立足本國,探索發展中國研學旅遊

搭建平台,國際趨勢引領

通過國際研學旅遊大會進行趨勢化引領。例如在樂山組織世界研學旅遊大會,邀請國內外專家學者參與進來,如在海南舉行國際生態研學旅遊發展論壇等。

全域研學,樂山探索大融合模式

1. 擴展“總部+聯盟”新合作

深度挖掘樂山研學旅遊資源。通過規劃編制、標准制定、基地指導、課程開發、營銷推廣五大方面來推進全域發展。以把樂山市建成“世界研學旅遊高地”、打造“樂遊嘉學”品牌為目標。

組建樂山研學產業發展聯盟,以世界研學旅遊組織為依托,圍繞研學旅行服務環節和研學產業鏈條,整合學校、基地、研學旅行服務商、行業協會等力量搭建合作平台,組建樂山研學產業發展聯盟。通過聯盟的組建,把民間企業的積極性、景區的積極性都調動起來。

用好區域合作平台,借助世界研學旅遊組織平台,抓住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國家戰略機遇,加強與西安、桂林、洛陽、貴陽等地的研學旅遊合作,加快發展中程市場。借助“旅遊新概念(中國)合作社”,積極拓展北上廣、港澳等遠程市場。

amocity
amocity

  


2. 探索“教育+文旅”新模式,實現互促共贏

加強規劃引領。借助世界研學旅遊組織(WRTO)專家智庫優勢,先後制定出台《樂山市研學旅遊發展規劃》《樂山市研學旅遊發展三年(2021—2023)工作方案》,並將其納入《樂山市“十四五”旅遊融合發展規劃》重點任務。

健全制度機制,豐富空間載體,探索形成“3+N”人才培養機制。教育部門把關研修課程,文旅部門指導基地建設,人社部門參與培訓導師,形成“3+N”格局,將基地、課程、導師、安全整合形成四位一體的研學發展格局。

3. 塑造“樂遊嘉學”品牌,激發消費熱點

設計品牌Logo,打造“樂遊嘉學”全域IP形象——“樂娃”。建立“樂嘉遊學”標准體系,主要是基地引進課程標准、導師評定標准、安全管理標准等,探索市場准入機制,推進研學旅遊高質量發展。

4. 構建“全域研學”新格局,釋放產業動能

通過深耕中小學研學市場,逐步拓展親子研學、成人研學、中老年人研學市場。到今年1-6月份,全市累計接待中小學生研學旅行70萬人次。以點帶面,推動全域研學旅遊發展。結合全市旅遊總體布局,堅持“一盤棋”統籌謀劃,推動各區(市、縣)差異化發展研學旅遊業態,形成以研學營地為中心,串連周邊研學基地的二日、三日遊全域研學旅遊線路產品體系。

王崗坪雪山自然學校,探索基地(營地)產品體系

王崗坪位於雅安市石棉縣挖角鄉以北,與貢嘎山主峰直線距離約30km,是距離貢嘎山最近的天然觀景點。王崗坪景區建立起自然學校和研學營地,並探索導入一批產品體系。在營地進行了課程研發,分為自然教育、地質科普、人文探索等幾大類。地學研學課程整體圍繞地球五大圈層(岩石圈、土壤圈、生物圈、水圈、大氣圈)的相互作用過程而設計,主要有《大地之力》《消失的5億年》《會說話的石頭》《紅石灘的秘密》《雲霧秘境》《尋找暗夜精靈》課程。自然教育類課程基於人與自然的關系,圍繞“重返森林”為主題開發設計,主要有《森林守護者》《森林繪本師》《森林遊戲師》《植物獵人》《一米自然》《綠野秘境》等課程。人文探索類以王崗坪景區及周邊豐富多元的民族民俗遺產文化為背景,通過理論認知、調查走訪、情景體驗等教學方式,實現感知傳統文化、培養人文情懷的學習目標,主要包含《消失的犛牛古城》《重走茶馬古道》《神秘的爾蘇藏族》等課程。

小結:以上是研學旅遊國內外的一些理論和實踐,其發展和未來的趨勢已經很明顯,應持續注重課程研發、導師培訓,安全管理,標准制定,使研學走向有序化、高端化。同時要吸取國外研學發展的一些重要理念,並將中國古代遊學的成功作品與現代旅遊發展進行有效結合。

編輯整理 | 大地風景文旅集團

圖片來源 | 攝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