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2年2月17日 -
:
殉葬制度,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很常見,在當時統治階級的眼中,他們的命就是生來高貴,所以總是想著在死之後也要帶一些生前擁有的東西才走,除了要在墓穴中放置大量的金銀珠寶,他們還要求在死後有人給自己殉葬。
因為當時的人們認為在死後有活人殉葬的話,會讓死者的靈魂得到冥福。這種荒誕無稽的說法在古代對許多皇帝就是很受用,因此無數無辜的人就這樣搭上了自己的性命。那麼這具體是怎麼一回事呢,活人殉葬的話他們能在墓穴之中存活多久呢?
殉葬制度的起源及其發展
殉葬制度最初在商周時期就很盛行,據考古工作者的挖掘,他們在商朝婦好墓中發現了十六人殉葬的屍骨。當時的殉葬者的身份多為死者生前身邊之人,比如貼身的丫鬟隨從等等。如果是皇帝的話,陪葬的就是自己寵愛的妃子等人。
到了春秋戰國時期,活人殉葬的風俗依舊盛行。據司馬遷的《史記》記載:秦國國君穆公有次和大臣喝酒,他想著在自己死後讓幾位大臣給自己殉葬,於是趁著酒勁就說咱們君臣關系這麼好,應該生死與共呀。當時幾位大臣都喝多了,就順著秦穆公的話往下說了,表示都願意和國君生死與共,結果在秦穆公死後,說這話的三位大臣被逼給秦穆公殉葬了。
除此之外,史書中記載的秦穆公墓中還有其他妻妾和仆人殉葬,人數加起來將近二百。還有晉國的某位國君,他的墓中,殉葬者也高達一百多人,這些數字真讓人觸目驚心,試想一下:一個人的死亡,就要給百十人帶來滅頂之災,當真是害人不淺。
還有春秋末期的吳國國君闔閭,因為他的女兒滕光看不慣父王的所作所為,勸說無果後,滕光一氣之下自殺了。闔閭為了紀念女兒,給她建造了大規模的墓穴,並在墓穴中放滿了珍寶,就在下葬的那天,他讓人領著一對白鶴在前面帶路,這吸引了成千上萬的市民前來觀看。就在白鶴帶領大家走進墓穴之後,闔閭下令關閉了墓穴的大門,上萬的百姓就這樣以被活埋的方式為滕光殉葬了。這種令人發指的行為只有昏君才做得出來。
活人殉葬的數量和方式
至於殉葬人數,在《墨子》中就有記載:天子殺殉,眾者數百,寡者數十;將軍大夫殺殉,眾者數十,寡者數人。輿馬女樂皆具,此為輟民之事,靡民之財,不可勝計也。這句話意思很明顯,意思就是君王的殉葬人數多的話上百人,少的話十幾人;大臣的殉葬人數,多的數十人,少的就幾個人,而且生前的馬車,女人都要有,這樣做簡直就是勞民傷財,給人民的生活帶來的苦難是無法計算的。
由此可見墨子對活人殉葬的方式深惡痛絕的,可是這並不能阻止一代代皇帝對這項制度的青睞,在殉葬制度盛行的春秋戰國時期,不知多少人因為這項制度而丟掉了性命。
殉葬的方式一般有三種。第一種就是讓殉葬的妃子們站在一張大床上,每個人頭頂都有一根白綾,等每個人把頭套進白綾時,太監們就會撤去大床,相當於自縊的一種方式。第二種就更殘忍,那就是直接活埋,據說秦始皇就是采取的這種方式,我們現在也沒有挖掘秦始皇墓,所以不知道給他陪葬的人具體數量,但史書記載他就是采取的活埋的方式。
第三種就相當恐怖了,那就是先將活人用藥迷暈,然後打開腦袋在裏面灌滿水銀,以此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留陪葬者的容貌,當年的明太祖朱元璋就是采取的這種方式,給他陪葬的人數有四十多人,皆為他生前的嬪妃。
殉葬制度在後世的發展以及廢除
這種慘絕人寰的制度在秦漢以後就不怎麼流行了,比如好大喜功的漢武帝,他為自己修建陵墓好多年,並且差不多耗費了國庫一半以上的金錢,可是卻沒有讓一個活人給他陪葬,不得不讓人敬佩。但也不是從此就完全杜絕了,偶爾也會有皇帝要求殉葬的做法,但數量也都減少了許多。
殉葬制度再次興起是在遼代,比如著名的“斷腕太後”述律平。她是耶律阿保機的皇後,耶律阿保機在外作戰,死在途中之後,皇後述律平硬逼一百多位大臣殉葬,並且自己也要殉葬,被人攔下後,她自己砍斷一只手放入墓穴中為皇帝殉葬。
到了明朝殉葬制度依舊盛行,到明英宗時期才廢除,清朝伊始還有有活人殉葬的傳統,後來被康熙皇帝廢除,但民間和王公貴族依舊有人偷偷找活人殉葬。
知道
辛亥革命之後,殉葬制度才被完全廢除。那麼活人關在暗無天日的墓穴中能活多久呢?
除了進入墓穴之前已經去世的人,如果是活著進入墓穴,那是要經受更多痛苦的。因為在那樣一個封閉的環境中,氧氣稀薄,所以能活多久完全看人數怎麼樣。據調查,如果是二十人左右,則大概可以活三天,五十人的話大概在兩天左右。
要是一百人以上,則連一天都熬不過去。在那種環境,沒吃的沒喝的,只能陪著一具屍骨,雖然可能會見到許多平生從未見過的寶物,那又有什麼用呢?只能在掙紮幾天之後黯然逝世。
結語
我國傳統文化中有精華有糟粕,像殉葬制度就完全是糟粕,它完全沒有考慮人權。當時的人認為有人天生就高貴,有人生來則就是賤命,這種想法已經持續了幾千年,如今終於被我們拋棄。傳統文化中除了這些負面的東西之外,還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等著我們將其發揚光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