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諸葛亮用人有啥問題?糾結派系鬥爭,終致蜀國滅亡


字體大小:
2022年2月19日 -
:       
 

三國之中的諸葛亮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也確實做到了,直到生命最後的一刻,還在北伐的前線,最終客死五丈原。因此,在晉代以後諸葛亮就開始升官晉爵,賜廟加號。諸葛亮也因此被作為“忠臣”的典範,作為臣子諸葛亮即使輔佐的是比較昏庸的劉禪,也是盡心盡力的輔佐,可謂是忠心耿耿。但有道是“人無完人”,諸葛亮在用人存在著一些問題,而這些問題最終導致了蜀漢的滅亡,可能諸葛亮自己都沒想到吧!那麼今天我們分析下諸葛亮在用人方面存在哪些問題?

獨斷專行,任人唯賢

在諸葛亮第一次北伐之時,曾寫過《出師表》其中有一句,“親賢者遠小人”。“賢”指:有才能、有德行的人。但往往存在著一些名副其實的人。“馬氏五常,白眉最良”,東漢末年馬氏兄弟在外有一定的名氣,其中最有名氣的就是馬良,而馬良也確實有一定的才能,受到了劉備的重用,跟隨劉備一起伐吳之時戰死。

馬良戰死以後,馬良之弟馬謖進入了蜀漢的朝堂。劉備在臨終之時曾囑托諸葛亮,馬謖此人只會誇誇其談沒有多少的才能,千萬不能重用。諸葛亮一聽,有沒有才能一試才知道,但是在表面上還是聽從了劉備的意見。劉備離世之後,穩定了國內的不安定因素之後。諸葛亮開始著手平定南中之亂。諸葛亮和馬謖商量對策、順便看一下馬謖此人是否如劉備所言,馬謖提出了“以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以心理戰為上,以短兵相接為下”的戰爭策略。諸葛亮采用了馬謖的策略,順利地平定了南中之亂,這讓諸葛亮對馬謖是另眼相待。

在諸葛亮北伐之時,諸葛亮破格任命為馬謖為先鋒大將,要知道此次跟隨諸葛亮的有像魏延、吳壹這樣的名將、老將。眾將士一聽誰?馬謖。馬謖在之前從未有過帶兵打仗的經歷,因此諸葛亮這個決策,遭到了很多將士的反對,諸葛亮並未改變自己的決定,而是堅持任命馬謖為先鋒。眾將士反對無果只能遵命,主要是諸葛亮是北伐前線的第一指揮官,結果是馬謖痛失街亭,馬謖失街亭導致了第一次北伐戰爭的失敗。此次北伐的失敗諸葛亮負主要的責任,因馬謖的賢名而重用馬謖,不考慮實際的情況,將士的諫言也不聽,可謂是“獨斷專行,任人為賢”。

amocity
amocity

  


任人唯親,造成派系內鬥

在諸葛亮幾次北伐之中,諸葛亮一直重用的有兩人,一個是楊儀,一個是魏延。楊儀在北伐之前的官職是丞相參軍,等於說一直在諸葛亮手下做事,而魏延在北伐之前擔任的是漢中太守。在資歷、威望上魏延要比楊儀高,可是魏延、楊儀兩人之間一直不和。但北伐需要楊儀籌措糧草,也需要魏延這樣的大將。雖然兩人之間不和,諸葛亮也未做出有效的調節,兩人之間的矛盾越積越深。

在諸葛亮臨終之時,把蜀漢的撤軍計劃安排給了楊儀、費禕、姜維等人,而這些人都是諸葛亮非常親近之人,而諸葛亮獨獨沒有召見魏延。魏延此時說是北伐前線的二號人物也不為過,但事關北伐的撤軍計劃、路線魏延絲毫不知。作為北伐二號人物的魏延會如何想的呢?肯定是內心不服,違抗諸葛亮的遺命,獨自撤軍。這也給了楊儀的可乘之機。兩人之間互相狀告劉禪對方要謀反,拿不定主意的劉禪只能問蔣琬、董允兩人,兩人一分析楊儀帶著諸葛亮的遺體、帶著大軍,受諸葛亮丞相的遺命,肯定不會造反,那麼造反的人就是魏延了。作為蜀漢後期的頂級名將,就這樣被楊儀所殺並被滅了三族。

根據相關資料來看魏延並沒有謀反。《三國志》記載: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還者,但欲除殺儀等。

amocity
amocity

  


從這裏看出魏延根本沒有謀反的心思,只是要除掉楊儀,因為兩人之間的矛盾,再加上楊儀按照諸葛亮的遺命讓魏延斷後,心高氣傲的魏延,豈能會受楊儀的安排,因此造成魏延被殺諸葛亮有非常大的責任。

魏延被殺以後,蜀漢有名的武將只剩下姜維、王平等人,蜀漢後期本來就陷入了人才凋零的局面,現在魏延又被冤死,這給蜀漢又帶來了多少的損失呢?若魏延不死,最低會能為駐守一方的大將,而這些都是因為諸葛亮“任人唯親”的原因,魏延對於諸葛亮的命令,有時不是那麼的聽從,有時甚至會提出異議,而諸葛亮手下的“親人”則會完全按照命令的實行。諸葛亮雖然能力不俗,但此舉也是蜀漢走向衰敗的原因。

綜上所述,諸葛亮用人的根本問題是“任人唯賢”、“任人唯親”,這就造成蜀漢的朝堂成為了諸葛亮的“一言堂”,沒有人諸葛亮提出任何的異議此舉雖好,但在一定程度上壓制了人才的成長。那麼對於諸葛亮的用人問題你是怎麼看的呢?

歡迎關注,談笑風史,感受古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