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健康

馮小剛:想救傳統文化,必須恢複繁體字!易中天:亂竈龜鬱會寫嗎


字體大小:
2022年2月28日 -
:       
 

如今,眾多文化界名人在呼籲恢複繁體字,從馮小剛:"想救傳統文化,必須恢複繁體字!"的呐喊,到易中天:"亂竈龜鬱會寫嗎"的揶揄。

那麼,是這些文化人在借著"複興傳統文化的東風"嘩眾取寵,還是真的到了摒棄簡體字之時,恢複昔日的繁體字勢在必行?

一、繁簡之爭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四大發明流傳至今,四大發明有兩個是與書寫有關,印刷術和造紙術,可見自古以來我華夏民族對於文化和書寫的渴望。

說起繁體字與簡體字的爭端,其實由來已久。早在民國那個年代,就有無數的人為此爭吵,有的人建議把中國漢字全部廢除,換成簡便易寫的拉丁文語系。

說到底這是文化不自信的表現。除此之外還有文言文和白話文的爭執,雙方各執一詞,兩邊都有大佬站隊吵得是沸沸揚揚。可是為什麼最後歷史的選擇是簡體字和白話文?

時至今日,也有許多社會所謂名流人士,提出要恢複繁體字。而這些所謂的名流,竟然以演藝圈的居多。

amocity
amocity

  


比如2008年,就有黃宏,鬱鈞劍等21位演藝明星提出一份呼籲小學生增加繁體字的議案,口號喊的響亮,說要保住中華文化的根。

次年,潘慶林更是提出要廢除簡體字,逐批恢複繁體字。一時間各界人士此響彼應。而熱度最大的就是張國立和馮小剛。

2015年三月,這一個管教後輩無方,一個哭哭啼啼馮褲子恬不知恥的提出恢複繁體字。某南方大報也背離國家政策,發文支持繁體字回複,大聲疾呼魂兮歸來。

這幾則隨手舉的事例,可以看出,隨著我國人民精神和物質文化的豐富之後,對於文化的需求是越來越高。

之前是小群體間的交頭接耳,現在已經成為了從民間到社會精英的迫切問題。如果不能較早有一個定論,那麼類似於這樣的討論一定會甚囂塵上,一發不可收拾。

不過國家當年推動繁體字簡化,自然是為了方便於普通民眾學習,更好的普及教育。可是明星所說有道理嗎?恢複繁體字就真的可以使我國的文化更進一層?

簡體字的推廣真的就是中華文化的倒退?而且為何頻頻提出這些論調的,不是文化和教育部門而是文藝部門的居多?難道這其中有其他我們所不了解的因素?還是說另有隱情。

早在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最重要的政策就是車同歸,書同文,所謂的書同文,就是將之前的各國不同的文字統一為簡便的官方文字小篆,小篆只是官方標准文字,而在日常使用階段,還是采用了更為簡便的隸書。

從此漢字的字形沒有太多的改變,之後的草書,楷書,魏碑,都是書寫形式的改變較多。漢字的流傳不絕也是中華文明源遠流長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是這些字體的改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書寫結構越來越完善,越來越簡便。中華民族用5000年的歷史驗證了文字簡化毫無疑問是大勢所趨。

秦始皇將最為表意的金文大篆簡寫為隸書,也未見秦朝文化倒退百年。雖說秦二世而亡,但也是因為統治階級的政治原因而不是文字的罪過。

二、"文化格調"並非嘩眾取寵

漢字自出現以來都是向簡化的方向發展,這是歷史不可轉移的趨勢。如今的我們雖然不去專門學習繁體字,但是即使這樣我們也可以認識大多數繁體字。

學簡識繁才是教育主管部門對於我們的要求。對於古代典籍,自然有專業的人才去整理學習,普通人沒必要去專門學習難寫的繁體字。

至於馮小剛等人提出的推行全國繁體字。說他們是倒行逆施,罪大惡極一點都不過分。首先國家為何進行繁體字的簡化?

是因為在剛建國,我國文盲率比較高,如果想要短時間,大面積普及知識,就必須簡化字形,讓民眾簡易學習。

除了小孩子記憶力好學習方便之外,絕大部分都是已經成年的人,而且大部分民眾從未接受過教育,如果直接去學習複雜的繁體字,更本無法推廣,反而會引起民眾的消極心理。

直到現在仍在使用的語言中中文依然是最複雜的。雖說現在國家繁榮昌盛,九年義務教育普及,但是總有偏僻地區群眾不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學習簡體字可以更好提高所有民眾的文化水平。

那些想要重提繁體字的人,根本就沒有考慮到這部分人民的權利,只是為了自己所謂的文藝範,就信口開河。說的小了是脫離民眾高高在上,說的大了就是在惡意傷害民心。

其次,所謂文化,是一種總體的精神價值,和群體的生活方式。最終的表現方式則表現為集體人格。

文化並不會因為文字的變革而消失。文字的簡化,反而更有利於承載文化的傳播。想當年學富五車是對一個飽學之士最好的評價,可是五車的竹簡,又能寫多少字呢?

馮小剛、張國立所謂的沒有繁體字中華文化必將衰落的論調簡直滑之大稽。這些人賺著大把的鈔票,高高在上,雖說是文藝工作者但卻完全不知道文化為何物。

也是,張國立和馮小剛,一個連子不教父之過都不知道,另一個在兄弟受難時強行拿走作品改編劇本,為了避嫌還將兄弟的名字抹去,此種忘恩負義的小人又怎麼能理解中華文化。

所謂文化,從來都是由群眾中來,群眾才是中華文化的主體,如果有任意一種論調要脫離群眾來提升文化素養,那除了嘩眾取寵沒有其他解釋。

而且作為我國的文化部門和教育部門,都沒有發出任何的風頭去提倡,哪怕是提一句由簡至繁。

提出的反而是一些演藝圈的明星,或者是零星幾位作家,和許多的香港人,台灣人。這些群體,一直以來都是高敏感群體,從明星的天價片酬,到亂搞男女關系,再到吸毒和偷稅漏稅。

演藝圈內部的黑暗我們也略知一二。而這些人居然在這麼一件事上論調如此一致,背後必定有見不得人的陰謀。

三、簡體字的"簡優"

簡體字同樣代表著中國的傳統文化,而且,相比於繁體字的結構繁雜,簡體字有其"簡優"的特點。

首先,簡體字比繁體字更有利於初學者。對於剛剛接觸文字書寫、知記得小孩子來說,繁體字課本無異於"災難"。

誠然,學習繁體字從小做起,會為孩子打下深厚的繁體字功底,隨著孩子的日益長大,繁體字會在孩子的腦海中生根發芽,長成根深蒂固的參天大樹。

但是,剛接觸知識的孩子,頻頻接受繁體字的打擊,他們的求知欲以及學習積極性可能會下降,出現厭學等現象,這未免有些得不償失。

而且,作為小天使的孩子,在孩童階段就滋生了繁重的學習壓力,頗為讓人心疼。

其次,簡體字比繁體字更利於傳播。新中國成立之後,開始了浩浩蕩蕩的"掃盲"運動,那麼,倘若對於大字不識一個的老鄉教繁體字,他們大抵會因為繁體字的"難於上青天"而放棄吧。

但是,簡體字並不會有如此消極的傳播率。因為簡體字的結構較為簡單,哪怕是學習能力並不高的普通百姓也能輕松掌握,這就給了簡體字在全國範圍內普及的機會。

讓中國社會沒有"文盲"成為了可能。除此之外,簡體字有利於傳播並非只是針對學習簡體字的人,對於那些教授簡體字的人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而倘若國家提倡結構複雜的繁體字普及,不但給學習文字者加重了難度,也讓教授文字者增加了教學負擔。

再次,簡體字並非毫無根基。那些強烈要求廢除簡體字,不斷抨擊簡體字的人,其觀點大多以簡體字無傳承、無根基來代表。那麼,簡體字真的如那些"文化名人"所言,毫無根基嗎?

簡體字並非毫無根基,簡體字是中國文字一步步演變而成,如果非要拼"根基"的話,簡體字毫不遜色於繁體字。

簡體字並非是一些專家坐在辦公桌上憑空捏造的,它也有自己的出處。其實,簡體字除了有極個別文字真的毫無根據。

其他的文字皆有自己的出處,比如根據古典字體的脈絡、規律、聯系等方面進行簡化。而且,繁體字也並非是最古老的文字,讓一個"繁體字"代表中華文明的傳承未免太重了。

因為繁體字也同簡體字一樣,是總結延伸前人字體的結構、書寫之後才發展而來。

amocity
amocity

  


最後,簡體字的發展本就是大勢所趨。一切事物或聞名只有順著時代的潮流而發展,才會真正地發展起來。

如今的四大文明古國仍舊煥發著文化傳承魅力的,唯有中國。這不單單只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有豐富的底蘊和內涵相關,還因為它總是在矢志不移地與社會發展同步。

當今社會的高速發展,隨著社會生產力地節節升高,人們的社會壓力也在悄然增加。那麼,高效、迅速成了人們的普遍標准。

想要滿足人們的此種要求,用繁體字似乎不容樂觀,而簡體字恰恰能夠滿足當今時代的要求。

四、簡體字的"略劣"

樹葉有正反兩面,簡體字自然也是有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簡體字的好處得益於其"簡優",但是,簡體字的劣勢也是源於其太過於簡單。

首先,簡體字簡化之後缺少意境。在新中國成立之後,將繁體字簡化成簡體字,是全國範圍內普遍推行的新政策。

但是,由於當時人們對於繁體字的改良過於急於求成,以至於改良之後的簡體字過於實用化,缺少了可以想象的空間。

所以,簡體字相比繁體字,缺少了美感和意境,以至於出現"親不見,愛無心,產不生,廠空空,運無車,雲無雨"的現象。

為了達到人們追求簡便的要求,繁體字的結構以及核心組成部分都有明顯的改動,固然,有舍才有得,但是,此種大幅度的變動無疑讓文字少了些意境與內涵。

其次,在進行繁體字改良成簡體字之時,出現了很多的漏洞。比如,例如,"發"財,頭"髮",本就不是一個字,現在卻被統一寫成"發"。

由於過於追求簡便,以至於在繁體字簡化的時候,人們籠統地將一些發音相似,繁體字不同的漢字簡化成相同的簡體字。

這種方式,使得一部分繁體字被刪除,要知道,很多字哪怕是讀音相似,其代表的意義卻大相徑庭,根本不能混為一談。

除此之外,有些繁體字經過簡化改良之後,被改"殘"了,原本可以見字知其義,現在除了見字不能知其義之外,還可能被誤導,做出一些貽笑大方的解釋。

所以,人們為了追求便捷,將繁體字過度改良的現象,形成了一些在文化層面上不能被世人接受的漏洞。

再次,簡體字對於某些專業人才來說是其發展的限制。固然,隨著簡體字的推行,使得人們用文字交流更加的便捷。

但是,簡體字的推行同樣限制很多人的發展。由於我們國家推行的是簡體字,只有在分專業後,一些專業的學生不得不修習繁體字。

這可能是一種枯燥、令人乏味的過程,以至於限制了這些學生的發展。倘若學生從小就學習了繁體字。

那麼,大學選擇與繁體字相關的專業,只是表現出日積月累的能力罷了,從不會給這些專業的人帶來過多的負擔。

與此同時,隨著簡體字的推進,繁體字越來越不受人重視。要知道,倘若想要一種文化傳承下去,那麼,讓更多的人去學習,才是最佳的方法。

可是,當社會只知道簡體字,將繁體字忽略到底,那麼,繁體字還有什麼機會發展起來呢?要知道,繁體字並非是中華文化的封建糟粕。

相反,繁體字是中華文化的內涵,它仍舊有些持久的生命力,不應該被炎黃子孫所忘卻。另外,由於簡體字的便捷,會讓人們更加貪圖便利而利用簡體字。

用軟件翻譯來直接將繁體字轉變成簡體字,這使得人們學習繁體字,了解文字內涵的機會大大減少。

文/南宮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