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夷陵之戰孫權求和,劉備為何不答應?你看孫權的求和信上寫了什麼


字體大小:
2022年6月19日 -
:       
 

事實上,孫權表面上是求和,但私下裏是在嘲諷、惡心劉備,他根本沒有求和的誠意!不信你看孫權的求和信是怎麼寫的!

夷陵之戰

三國時期,夷陵之戰可以說是決定了天下大勢的一場仗!實力比較弱小的蜀漢和吳國在針鋒相對,而作為實力最為強大的曹魏,卻在一邊看戲,令人非常意外,稍不注意,這很可能就會演變成曹魏一統天下之戰!遺憾的是,曹丕的水平還是太差了,比不上曹操,不過雖然曹魏沒能一統天下,但吳蜀兩國的勝負最終還是分出來了!

夷陵一戰,蜀漢大敗,損失了大量精銳,自此,蜀漢基本失去了一統天下的機會,剩下的時間只不過是在苟延殘喘!而東吳,也徹底失去了和蜀漢通力合作的基礎,即便日後兩國再次結盟,也不可能像當初那麼彼此信任了,蜀漢始終在提防著東吳!即便到了蜀漢滅國的前一刻,其軍民仍然在死命抵抗東吳,寧願降曹,也不願投降東吳這個背信棄義的國家。

所以說,其實從夷陵之戰爆發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決定了天下的大勢!吳蜀兩國失去通力合作的基礎,只能苟延殘喘,最終滅亡,曹魏才是最大的贏家!可以說,但凡孫權和劉備有一統天下之心,他倆其實就不應該打夷陵之戰,而且在夷陵之戰爆發前,孫權還曾主動地向劉備求和,但劉備卻並沒有答應,這是為什麼呢?

關於孫權求和,劉備不答應的原因,網絡中有非常多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劉備和關羽的關系太好,雙方共同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結果關羽被孫權偷襲殺害,所以劉備想要為關羽複仇,拒絕了孫權的求和。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劉備為關羽複仇是假,他真正拒絕孫權的原因是想借此滅掉東吳,擴大蜀漢的實力,然後和曹魏劃江而治,之後再發動北伐,一統天下!

amocity
amocity

  


上面這兩個觀點,其實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不過在本文看來,這兩種觀點還是看得太淺,要搞清楚劉備為啥會拒絕孫權的求和,我們需要回到當年具體的那件事情上去

孫權給劉備的求和信

赤壁之戰,曹操勢力強大,於是孫劉兩家結盟,共抗曹操,開啟了孫劉兩家的蜜月之旅。不過到了公元219年,漢中之戰後,孫劉兩家的關系開始急速惡化!在這一時間段,關羽發動了令華夏震動的襄樊之戰,把曹軍打得狼狽不堪,而就在關羽准備乘勝追擊時,孫權卻從後面捅了關羽刀子,不僅偷襲占領了荊州,而已把關羽殺了。自此,孫劉兩家正式結仇!

按理說關羽被殺了,荊州被搶了,劉備應該立馬出兵進攻孫權的,不過由於劉備才打完漢中之戰,軍民疲憊,無力再發動大戰,所以直到公元221年,劉備才正式發動了伐吳之戰。在這期間,劉備還創建了蜀漢,登基當了皇帝!

劉備舉大軍伐吳,孫權自然要有所表示了,於是他向劉備表達了求和的意思,並讓諸葛瑾給劉備寫了一份求和信。不過在收到求和信後,劉備不僅沒有打消伐吳的念頭,而且伐吳之心更勝一籌,這是為什麼呢?

諸葛瑾給劉備寫的求和信,有兩個版本,大眾最熟悉的版本,乃是這一個。

原文:瑾曰:“……後關公取襄陽,曹操屢次致書吳侯,使襲荊州;吳侯本不肯許,因呂蒙與關公不睦,故擅自興兵,誤成大事,今吳侯悔之不及。此乃呂蒙之罪,非吳侯之過也。今呂蒙已死,冤仇已息。孫夫人一向思歸。今吳侯令臣為使,願送歸夫人,縛還降將,並將荊州仍舊交還,永結盟好,共滅曹丕,以正篡逆之罪。”

這是三國演義孫權求和的版本,由於三國演義流傳甚廣,所以這個版本也最為大眾熟知。在此版本中,諸葛瑾的姿態放得非常低,把孫權積極求和的態度給完美地展現了出來。

諸葛瑾的意思有三層,第一層是把偷襲荊州、斬殺關羽的責任推給了呂蒙,說這件事情是呂蒙私下裏瞞著孫權乾的。雖然這個借口很假,但至少從面子上解釋了東吳並非想要和蜀漢為敵,他們也不想殺關羽、奪荊州。

第二層意思是,東吳會把占領的荊州之地,歸還給蜀漢,這樣的話就相當於認錯了。第三層意思是交還人質。孫尚香和劉備感情不錯,但被孫權騙回了東吳,軟禁了起來,現在孫權願意放回孫尚香了,表示友好。之前背叛關羽的糜芳和傅士仁,還有被俘虜的荊州將士,孫權也表示願意還給劉備了。兩家就此重新盟好,繼續對抗曹魏!

不得不說,在這個版本中,東吳的態度已經是放得非常低了,地盤也還了,人口也還了,軍隊也還了,相當於劉備不費吹灰之力,就可以重新拿回荊州,而且還不用和東吳徹底撕破臉皮!這算是非常好的解決方案了!除了關羽沒法再活過來,其他的東西劉備都不虧!所以在很多人眼中,都非常不明白,東吳的條件開得這麼好了,為啥劉備還執意伐吳?僅僅為了個關羽,值得葬送這麼多人的性命嗎?

事實上,本文初讀這個版本的求和內容,也非常奇怪劉備為啥會拒絕東吳的求和?後來長大點,發現三國演義本質上來說是一本小說,三分真實七分杜撰,內容有很多和正史不符,於是本文便開始去正史中找相關資料,結果還真的就找到了正史中諸葛瑾給劉備寫的求和信!

《三國志》:劉備東伐吳,吳王求和,瑾與備箋曰:“奄聞旗鼓來至白帝,或恐議臣以吳王侵取此州,危害關羽,怨深禍大,不宜答和,此用心於小,未留意於大者也。試為陛下論其輕重,及其大小。陛下若抑威損忿,蹔省瑾言者,計可立決,不複咨之於群後也。陛下以關羽之親何如先帝?荊州大小孰與海內?俱應仇疾,誰當先後?若審此數,易於反掌。”

諸葛瑾這番話翻譯成我們現在的白話文,是這樣的:陛下您大老遠的率軍來到白帝城,恐怕是因為吳王攻占了荊州,殺害了關羽,所以您怨念頗深,不願意講和。但在臣看來,您這心思太小了,不肯著眼於大處。我嘗試為陛下您分析一下事情的輕重緩急!陛下您與關羽的關系,和您與漢室先帝的關系,相比起來誰更親近?荊州的大小和華夏各州相比誰更大?這些仇恨,誰先誰後?您仔細考慮一下,這不是很簡單的事嗎?

amocity
amocity

  


看完諸葛瑾的這番求和信,不知道各位看官是什麼感覺呢?反正在本文看來,這哪裏是什麼求和,這完全就是挑釁、羞辱!我們一句一句來分析諸葛瑾的背後深意!

諸葛瑾先分析了劉備伐吳的原因,承認了東吳侵占了荊州,殺害了關羽,但是他轉頭就說劉備這是心眼太小了,說劉備格局不夠!這就好比諸葛瑾給劉備說,我打你一耳光是為了你好,是為了讓你臉皮變厚點,方便你以後更好地混社會!所以你不要生氣,你要是生氣了,就是小心眼,就是沒有格局!這話要是放在今天,估計早就被胖揍一頓了,劉備乃是皇帝,他聽了這番話,能不生氣?他能答應求和?

諸葛瑾在給出了劉備格局不夠這個結論後,又找了一堆的理由,想要說服劉備。諸葛瑾讓劉備不要在意關羽的生死、不要在意荊州的得失,說天下很大,劉備的眼光應該放長遠點,去搶奪天下更多的州郡,去恢複漢室的榮光,別老盯著荊州這一畝三分地,格局!相比於曹丕篡漢,孫權占領一個荊州算個什麼事?這算是小仇了,劉備你應該先去找曹丕報大仇!

這番話一出,估計屏幕前的各位看官都受不了了,這哪裏是什麼求和信啊?這完全就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嘛!這就好比別人搶了你兒子的東西,還打了你的兒子,結果你去找別人算賬,別人還勸你把格局放大點,打你兒子是為了讓他體驗社會的險惡,是在幫你兒子。你不應該生氣,你應該去想想怎麼多掙錢,給兒子買更好的東西,而不是去和打你兒子的人斤斤計較!我可去你……的吧!這簡直就是混賬邏輯!

我們普通人看了這種求和信,都會忍不住發怒,劉備作為皇帝,又怎麼可能不生氣呢?這哪裏是什麼求和?分別就是赤裸裸的侮辱!這不僅是在打劉備的臉,而且是在侮辱劉備的智商,劉備怎麼可能就此善罷甘休!換作我是劉備,我巴不得沖進東吳,把孫權的家給揚了!

更為重要的是,諸葛瑾的這份求和信中,絲毫沒有提及歸還荊州的事,也就是說,孫權和諸葛瑾的意思很明白,他們的求和就是一句話,咱倆別打了,除此之外,再無其他!這誰能忍?

結語

夷陵之戰前孫權主動求和,劉備為何不答應?你看孫權是怎麼求和的!孫權這家夥讓諸葛瑾寫了封求和信給劉備,但其中言辭犀利,絲毫沒有求和的態度,相反,諸葛瑾倒是屢次嘲諷、惡心劉備,指責劉備沒有格局,令人非常氣憤!這哪裏有求和的誠意,分別就是在挑釁,換我是劉備,我也拒絕求和,一定要打下東吳,把孫權給揚了!

(本文主要參考《三國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