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土木堡之變,武勳貴族全軍覆沒,明朝軍事自此迅速衰敗


字體大小:
2023年10月22日 -
:       
 

土木堡那一場戰役,明軍主力(注意是朱祁鎮親軍)真實兵力不會超過兩萬人,而瓦剌各路合圍精銳甲騎在三萬左右,隨後推小車趕小馬的“控弦之士”(牧民)在十萬左右。明軍方面宣府總兵楊洪避而不戰,朱祁鎮親軍疾馳欲入城堡未得,只能在土木堡紮營,前面的城堡事後還被證明已經是一座空城,看似明軍主場,實際上完全是進了瓦剌口袋。

土木堡之變裏的勳貴第一代都是從死人堆裏跟著朱棣殺出來的,他們那個時候掌控五軍都督府,皇帝掌控他們,從而控制軍隊,土木堡之變後軍隊五軍都督府名存實亡,兵部掌控軍隊,而掌控兵部的是文官,這就是說從現在開始軍權從皇帝一家獨掌變成了皇帝和文官們共享了。

大明機動兵力的軍事架構被打散了,之後朱見深在重建軍事架構時把於謙的臨時方案當永久方案用了,軍隊在皇帝和文官們努力下一點一點淪為牲口了。對於武勳集團來說,他們也沒和文官有多深的仇,對於那些上層的貴族來說樂於看到軍隊淪為牲口,他們好聯起手來剝削士兵。

本來明朝的勳貴力量就在減弱,成祖時期,基本就保持著文官站隊太子,勳貴站隊漢王,後期奪嫡結果已經很明顯了,除了少數勳貴如英國公張輔從新站隊太子,也就是後來的仁宗,其他很多勳貴都逐漸失勢。後來仁宗駕崩,宣宗即位,因為成祖在位時的窮兵黷武,宣揚國威,國家早就支撐不住,宣宗開始進一步戰略收縮,南北各棄地數千裏,勳貴實力進一步減弱,事實上當時勳貴力量早就不如從來,土木堡只不過加快和暴露了這個問題。捕魚兒海時藍玉也曾經數次戰略失誤,但是手下得勳貴質量足夠高,可以糾錯,到了英宗,能征慣戰的或者說高質量的勳貴本來就不多了。

amocity
amocity

  


明朝軍事能力墮落的原因還有一個,就是朱元璋訂立的“開中法”的興廢。朱元璋為了加速邊界的墾殖與確保衛所有足夠糧食,規定鹽商必須將糧食運到邊衛,完成賦役,才給發放鹽印。雖然後來皇戚有侵占屯田等情況,但對北方衛所糧食的確保至關重要。但明廷因噎廢食,貪圖眼前收入,改開中為折色,從此後,九邊衛所開始挨餓,而明重要的中央軍——三大營(後來的十團營)被成化、孝宗廣泛用於修建陵墓、宮殿,乾土木工程,戰鬥能力已經完全退化。導致明後期只有少數將領帶的親兵家丁能打,其餘的衛所兵淪為拉拉隊。

amocity
amocity

  


土木堡事變之後,明朝軍事能力下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個就是後來的武將說話沒底氣了,在沒有功績的情況下,爵位再高說的話也沒效果,老一輩實力派全滅了之後,新頂上來的就徹底沒了話語權。而文官集團只要不讓武將去打(比如遇事就主和+給錢),武將們壓根就沒有建功的機會。況且土木堡之後於謙長期管著軍隊,開了明朝文官管軍隊的頭,後面的文官集團若是碰到了不得不打的情況,就可以讓一個文官頂著最高的頭銜去帶著武將打,打贏了文官也有功,打輸了砍的就是武將。

說白了,在土木堡之後明朝的利益集團就分割了,唐朝有隴西那種士族利益團體,宋朝有士大夫集團。明朝從開始清洗武勳集團打壓南方士族,搞分封就注定和除他朱家以外的勢力不會太好,以至於明朝中後期打仗都是防禦性質的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