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地球

國家氣候中心:中等厄爾尼諾現象即將形成!今年會是暖冬嗎?


字體大小:
2024年3月08日 -
:       
 

11月3日,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在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監測顯示,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即將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中等,類型為東部型,並持續到冬季。

受厄爾尼諾事件影響,冬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空對流層低層盛行異常反氣旋性環流,東亞大槽偏弱,東亞冬季風偏弱,我國中東部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另一方面,異常反氣旋性環流有利於來自熱帶的暖濕水汽向我國南方輸送,配合冷空氣活動南下匯合,易導致南方地區降水偏多

在中國氣象局3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介紹,10月全國平均氣溫12.2℃,較常年同期偏高1.6℃,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高。東北地區大部及山東大部、內蒙古大部、新疆大部等地偏高2℃至4℃,內蒙古、新疆、天津和遼寧氣溫均為歷史同期最高,有140個國家氣象站日最高氣溫突破10月歷史極值。

“今秋以來,歐亞中高緯度地區以緯向環流為主,我國受高度場正異常控制,西伯利亞高壓強度總體偏弱,冷空氣活動偏弱,造成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持續偏高。”賈小龍說。

專家表示,氣溫偏高、冷空氣偏弱對霧、霾天氣發展和農業生產等均有一定影響。

近期,華北黃淮等地出現霧和霾天氣。國家氣象中心副主任章建成分析說,主要原因是近期華北地區上空以緯向環流為主、冷空氣弱。華北、黃淮等地處在高壓後部的弱氣壓場中,長時間盛行偏南風;同時伴隨高濕大氣、垂直逆溫結構及太行山和燕山山脈特殊地形作用等,造成京津冀區域持續嚴重霧、霾天氣。

雖然東北大部、華北西北部、西北大部等地已經入冬,但上述大部地區入冬時間較常年偏晚,部分地區偏晚超過5天。

賈小龍說,暖熱天氣可能導致土壤墒情偏低,影響農作物出苗和生長,不利於來年春耕春播;入冬推遲可能影響農作物生長季節和周期,不利於農業生產計劃和產量;暖熱氣候易導致農作物生長過旺且利於病蟲害越冬和繁殖,嚴冬雨雪災害和來年病蟲害風險增大。

amocity
amocity

  


持續偏暖是否意味著今年是暖冬?厄爾尼諾對今冬氣候有何影響?

國家氣候中心3日發布的氣候預測公報稱,今年冬季我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氣溫階段性特征明顯,前冬偏暖,後冬接近常年。

“是否是暖冬,還要看氣溫能不能達到暖冬標准。”賈小龍說。

監測顯示,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進入厄爾尼諾狀態,即將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強度為中等,類型為東部型,並持續到冬季受其影響,冬季西北太平洋和南海上空對流層低層盛行異常反氣旋性環流,東亞大槽偏弱,東亞冬季風偏弱,我國中東部大部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

另一方面,異常反氣旋性環流有利於來自熱帶的暖濕水汽向我國南方輸送,配合冷空氣活動南下,容易導致南方地區降水偏多。

“統計顯示,在厄爾尼諾事件背景下,冬季氣溫起伏較大,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次數往往偏多,建議密切關注階段性低溫雨雪天氣過程可能造成的不利影響。”賈小龍說。

厄爾尼諾現象

厄爾尼諾現象是指赤道東、中太平洋海水溫度持續異常增溫的情況。大約每隔2~7年發生一次,每次持續1~2年,發生年份稱為厄爾尼諾年。

在厄爾尼諾年,赤道東太平洋沿岸地區往往降水增加,發生暴雨、洪澇災害的概率增大;而赤道西太平洋沿岸地區往往降水減少,出現乾旱的概率增大。除此之外,世界許多地區都會出現氣候異常甚至發生自然災害。

▲尼爾尼諾年赤道附近太平洋的大氣環流及影響

例如,2015—2016年一次強烈的厄爾尼諾現象出現時,南美洲的許多國家和地區特別是烏拉圭、巴拉圭和巴西南部,發生了嚴重的洪水和泥石流災害。而2015年4月,澳大利亞降水比常年同期偏少五至八成;5月,菲律賓八省出現嚴重乾旱,印度高溫熱浪導致2000多人死亡,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等地遭遇極端嚴重乾旱;6月,泰國遭遇十年來最嚴重高溫乾旱,朝鮮半島也遭遇了罕見的乾旱;7月,日本遭遇高溫熱浪,美國中西部遭受暴雨襲擊。

amocity
amocity

  


沃克環流減弱(厄爾尼諾)對我國的影響:

(1)夏季主雨帶偏南,北方大部少雨乾旱。

(2)長江中下遊雨季大多推遲。

(3)秋季我國東部降水南多北少,易使北方夏秋連旱。

(4)全國大部冬暖夏涼。

(5)登陸我國台風偏少。除了上述一般規律外,也有一些例外情況。因為制約我國天氣氣候的因素很多,如大氣環流、季風變化、陸地熱狀況、北極冰雪分布、洋流變化乃至太陽活動等。

有關研究表明,厄爾尼諾現象在減少二氧化碳釋放、延緩全球變暖方面具有一定的積極作用。世界熱帶海洋所釋放的二氧化碳有3/4來自太平洋赤道海域。厄爾尼諾現象能減緩富含二氧化碳的上泛冷水的上移速度,從而減少海洋向大氣釋放的二氧化碳數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