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李世民有玄武門之變朱棣有靖難之役,他們為何不刪除這段歷史呢?


字體大小:
2024年6月20日 -
:        
 

作者:小忠娛評人

曾經與網友交流之時,有個網友認為歷史上的太宗都是得位不正的,雖然這樣說不太合適,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

像歷史上唐太宗李世民是通過玄武門之變的政變方式繼位,宋太宗趙光義這個大家也清楚,燭影斧聲可謂是千古之謎,明太宗(成祖)朱棣則是通過靖難之役,直接趕侄子建文帝朱允炆下台,自己來當皇帝。

那麼這些太宗在繼位以後,是如何增加自己的正統性呢,今天宋安之就以唐太宗李世民和明太宗(成祖)朱棣兩位皇帝來說說。

在這裏先說一下朱棣是明太宗這個問題,歷史上朱棣剛開始的廟號是太宗,直到一百多年以後,才被嘉靖帝改為成祖廟號,所以從此明朝少了一個太宗廟號,多了一個成祖廟號。

可能有人會認為,像他們登基成為皇帝以後,可謂是言出法隨大權在握,抹掉這段歷史不就行了嗎?

amocity
amocity

  


其實這個想法比較幼稚,雖然歷朝歷代是帝制社會,並且越往後君權越集中,比如明朝就是君權高度集中的朝代。

但是皇帝抹去史料,抹去這段歷史,無異於天方夜譚了,諸如玄武門之變和靖難之役這種事情,可謂是天下皆知,皇帝也是人,並非是神,根本沒辦法在每個方面都將這段歷史抹去,如果非要抹去,恐怕抹不掉不說,反而會貽笑大方。

所以李世民和朱棣並沒有選擇抹掉這段歷史,因為知道事情根本不可為。

而且他們還有更高明的方法,何必要選擇這種沒有效果的方法呢。

宋安之先來說說唐太宗李世民的高明方法。

李世民雖然沒有抹掉玄武門之變及其逼父禪位的歷史,但通過抹黑父親李淵、太子李建成、齊王李元吉,來營造出父親李淵無能、昏庸、優柔寡斷,是非不分,所以過度偏袒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的狀況。

因此造成了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變本加厲的迫害李世民,所以李世民被逼無奈之下,才發動了玄武門之變。

其實在歷史上,從隋大業十三年太原起兵,到武德九年玄武門之變之前,李淵一直是唐朝的最高決策者,不說多麼英明神武,但也並非大家印象中的昏庸無能。

結果到了李世民登基以後,雖然沒有抹去玄武門之變這段歷史,但是纂修的《高祖實錄》將太原起兵的功勞都歸於李世民,一統天下幾乎都是李世民的功勞,而李淵反倒成為是坐享其成,昏庸無能了。

而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則成為無惡不作之人,在史書中被詬罵為“紈絝無賴子”、“凶險之徒”、“同惡相濟”。《舊唐書》所說“建成殘忍,豈主鬯之才,元吉凶狂,有覆巢之跡,若非太宗逆取順守,積德累功,何以致三百年之延洪,二十帝之纂嗣?或堅持小節,必虧大猷,欲比秦二世、隋煬帝,亦不及矣”。意思是如果讓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中順便一人做皇帝,恐怕唐朝馬上就會分崩離析,他們甚至連秦二世和隋煬帝都不如,不是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唐朝哪有289年的國祚可言呢。

而《舊唐書》如此評價二人,無非是受了李世民授意下所纂改的《實錄》和《國史》影響。

由此可見李世民的方法很高明,不做抹去歷史的無用功,而是主要通過自己纂修變質的《高祖實錄》,來使自己形象正面化,醜化太子李建成和齊王李元吉,抹黑父親李淵是無能之人,使他不光彩的玄武門之變,反而成為被人歌頌的一次拯救大唐於水火之中的英明神武之決策。

而明成祖朱棣則是另一番遮掩了。

同樣遮掩美化自己,無疑朱棣還是不如前輩李世民的。

我們先看看朱棣是怎麼做的。

朱棣出生於1360年,明朝於1368年開國,很明顯朱棣再美化自己,不可能像李世民那般將開國功勞都歸於自己身上。

所以朱棣在父親朱元璋傾向於立他為嫡的上面開始下功夫,為了增加自己的正統性,因此在永樂年間修改過兩次《太祖實錄》,內容自然是多了很多贊美朱棣之詞,還有明太祖朱元璋曾糾結傳位於朱棣的記載。

比如史載:太祖常有意易儲,劉三吾曰:‘若然,置秦、晉二王何地?”太祖乃止。

而這些說法多是來源於《明通鑒》所記載的太祖欲立燕王朱棣之語。

amocity
amocity

  


而《明通鑒》中為什麼會記載明太祖朱元璋曾欲立燕王朱棣為皇儲呢,就是因為《明通鑒》是參考了《太祖實錄》而寫的,因此使得很多人認為朱元璋曾經真的想傳位於朱棣。

我們不說朱棣曾經修改過兩次太祖實錄的事情,就說說明太祖朱元璋,這位開國皇帝,一生經歷之豐富,使人望塵莫及,一個如此聰明的人,怎麼可能明明立了皇太孫朱允炆,而還不時的表達出欲立燕王朱棣的意思呢,還是搞的人盡皆知,這不是擺明要讓兒子朱棣和孫子朱允炆叔侄失和嗎。

朱元璋會做這種愚蠢之事?

肯定不會。

如果朱棣纂改歷史以此為止,也算可以,無非加了一些贊美自己之詞,貶低了一下侄子朱允炆,但之後朱棣的做法就有些幼稚了。

朱棣在篡位以後,是將建文帝一朝的所有相關資料都盡數銷毀,只有少數史料遺漏才得以流存。

最關鍵的是朱棣竟然不承認建文帝朱允炆的正統皇帝存在,所以明朝在二百多年中,稱建文帝朱允炆為“革除君”,稱建文帝在位的時間為“革除時代”。

像建文帝在位的四年,直接加到明太祖朱元璋在位的洪武三十一年中,因此明太祖朱元璋由在位三十一年,變成在位三十五年;直到二百多年以後的萬歷時才承認建文這個年號,而建文帝這個正統皇位並沒有被承認,直到南明弘光時期才被承認。

關於不承認建文帝朱允炆正統皇帝的事情上,無疑朱棣就是欲蓋彌彰了,反而是暴露出自己想掩蓋篡位的失敗之舉了。

最後總結來說李世民和朱棣兩位太宗,都是聰明之人,雖然都是通過不正當手段獲得的皇位,但都沒有選擇抹掉這段歷史,因為壓根抹不掉,所以采取了迂回方式,纂改其他相關歷史,來盡量自然的美化自己,醜化失敗的一方,效果還是很好的。

而什麼叫成王敗寇呢,像李世民和朱棣之舉,其實就是成王敗寇的另一種解釋,失敗者,有時候往往不只是付出了生命,甚至史書上都是遺臭萬年的。

謝謝觀看宋安之獨家原創文章,專注於明清史及其中國大歷史,喜歡以不一樣的角度來說說那些一成不變的歷史,覺得可以的朋友記得點贊關注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