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4年8月17日 -
:
作者:武成歷史
"袁紹四世三公,雄踞河朔,名震天下,實力強盛,並且能折節下士。"實力即底氣。眾所周知,於20世紀70年代,蘇聯開啟了一項"挖穿地球"的實驗計劃。此計劃一出,震驚眾國,畢竟地球半徑6378.137千米,想要"挖穿"是何其艱難。
當時的蘇聯老大哥依然決定開展此項計劃,究其原因,有二,一:為慶祝列寧誕辰100周年,列寧生於1870年4月22日,是對蘇聯前期發展舉足輕重的人物;二是與美國爭鋒,打擊其囂張氣焰,打破僵局。
蘇聯"挖穿地球"計劃,轟轟烈烈的開展,最終並未實現其最初理想而結束。此計劃,從1970年持續到1994年,據最終記錄,還鑽孔最深達12263米,既然計劃進行至此,為何不繼續進行,反而停止相關計劃。幾十年來,為人紛紛猜疑。
計劃伊始,與其爭鋒
實際上,稱此計劃為"挖穿地球"計劃,有些不妥。按照計算結果,如果蘇聯想要挖穿地球,需要鑽孔近6400公裏,也就是說,相當於一個長江的長度。基於當時的技術條件,都是人類無法完成的計劃,最終也將鑽孔計劃挖至12公裏深處。
實際上,蘇聯本無挖穿地球的想法,只是與美國爭鋒,比較先探測到莫霍洛維奇不連續面(理論上是堅固的地殼和充滿岩漿的地幔之間的界限)。回望歷史,不難發現,當時之局勢蘇聯與美國,可謂是當時的超級大國,"冷戰"之時,雙方均准備競賽,各不相讓,爭取在各個領域取得新高。
所謂"挖穿地球"計劃便是於雙方競賽之時開展,美國航空航天取得新的進展,蘇大哥也不甘落後,科研目標向地下發展。"挖穿地球"計劃也可以叫做科拉超深鑽孔計劃。前蘇聯於1970年在科拉半島鄰近挪威國界的地區開始科學鑽探。從地理位置上看,距離北極圈內不凍港—摩爾曼斯克比較近。
在當時背景下,蘇聯不得不打起十二分精神,認真對待。在當時蘇聯成千上萬的科學家中,只有少數研究人員參加項目,給予重酬。於鑽井現場設立16個實驗室對地質實時研究。高層給予高度重視,整個科拉鑽孔計劃中,蘇聯地質部長的進行直接領導,可見其重視程度。
既然是雙方競賽,另一國家必然不能缺席。美國在航天中取得突破,卻在鑽孔中失利。據說,美國斥資3億美元,最終進展至4000米處停止。雖不是一無所獲,卻也是"投資失敗"。
技術極限,多重困難
蘇聯輕松超過美國鑽孔深度,更是鬥志激昂。前期的鑽孔工程中,幾乎一帆風順,尚未遇到坎坷。鑽孔深度順利達到7000米,至此一帆風順只是過去。各種困難接踵而來,7000米的深度尚且不難解決,在300名精英科學家的協助下,克服困難。
從理論上說,鑽超深洞的過程可以說是非常簡單,就是將旋轉鑽機安裝在鑽杆的底部即可。當鑽頭抵至底部的時候,便可以以其強力鑽入更深處,如此循環往複,洞便可不斷加深,達到目標。同時,灌入冷卻液體,隨鑽頭進出洞內,達到冷卻鑽頭的目的。
雖然鑽洞的基本原理眾所周知,不難理解,但是鑽一個超深洞卻不似鑽探理論一般簡單易懂。在鑽到地下極深的地方時,未知因素甚多,蘇聯便遇到了一系列鑽探技術問題。眾多因素中,影響最深的問題便是地殼深處的地熱問題,深度越大,距離岩漿越近,熱度越大。
科拉超深鑽洞的科研人員,在當時技術不成熟,資源不完備的情況下,想出了有效的制冷方法,使得幾十個特制鑽頭在超過600華氏度(合316攝氏度)的高溫下正常工作。除去地熱問題,在地下7000米以下,地質情況大有不同,給蘇聯科拉鑽孔計劃造成不同程度的阻礙。
"堅持就是勝利"。此項工程耗費巨大,也許過程中幾乎停止,但終不辜負工程中的努力。當鑽探深度達到9500米時,鑽頭無意中發現了含有黃金和鑽石的礦層。經科學家研究表明,在此次取出的研究物中,金的含量居然高達每噸80克。
金含量達到4克/噸的金礦層就具有商業開采價值,地球表層中很少能找到金含量超過10克/噸的礦層,相比之下這裏幾乎是金子的寶藏。礙於鑽探工程上部直徑92cm,下部直徑21.5cm,難以取出礦石,從地下9000米深處取出礦石談何容易?黃金礦暫且擱置。
雖有財富,不為所動,似乎只是為了科研而科研。
蘇聯無存,計劃停止
蘇聯的科拉鑽孔計劃可以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便是1970年—1983年,在此期間,鑽孔深度達12公裏。由於深度增加,不確定性遞增,鑽孔難度隨之增大,在1983年—1993年間,完成最後262米的鑽探,最終因經費不足停止鑽探。在此計劃中,鑽探工程雖然結束,但與之相伴的科學研究並未停止,直至2006年,資金耗盡,研究停止。
為何1993年在尚未達到目標時,便停止鑽探計劃?據坊間傳言,是深處有不為人知的可怕怪物,鑽孔不遠處尚可聽到聲聲叫聲。傳言無據,尚不可信。據當時的綜合分析來看,有幾方面困難。首先是政治因素,上世紀90年代初,蘇聯改革失誤,雙方對峙,棋差一招,蘇聯解體,在混亂的政治背景下,科研工作也難以繼續。
再者,技術因素,鑽探越深,未可知的事物越多,地質變化,無不影響科學鑽探的進程,加之技術限制,便是有心無力。最後,經濟因素,由於雙方競賽,耗資巨大;蘇聯解體,經濟下滑,支撐科研工作的資金不足,科研工作難以維持。
科拉超深鑽井是蘇聯三大科研成果之一,一直以來是俄羅斯科學家的驕傲。雖說蘇聯科拉鑽孔計劃,費心費力,但並不一無所獲,鑽探中保有大量地質,地熱信息資源,為其科研工作一大收獲。
文/羽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