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4年12月09日 -
:
從遼代朝陽北塔天宮中的戲犬銅人說起:老趙遼代銅人考古劄記之二
作者:樂藝會
從遼代朝陽北塔天宮中的
戲犬銅人說起
老趙遼金銅人考古劄記之二
作者:老趙
之前我們也曾經陸續聚焦閑聊過遼金銅人:
老趙 管月暉:《銅人中的蹴鞠與拋球樂:蹴鞠銅人系列談之一》
從回頭雁布魯頭到抱鵝童子:老趙閑聊遼金銅人系列
從金元童發“博焦”到巴拉子王:老趙聊銅人圖形名物探索上篇
老趙說銅人:蹲踞銅人系列闡發之特型篇
老趙說銅人:蹲踞銅人闡發之發冠篇
老趙說銅人:明清蹲踞銅人闡發之執荷篇
朱滸/段立瓊:漢晉有翼銅人及其銘文新證
老趙:從“襄樊小銅人”管窺絲路文明流播
老趙 管月暉:《遼代銅人中的捶丸造型系列簡說》
老趙:八個遼代娃娃之間的美麗故事
從大同東風裏遼晚期墓樂舞銅人押印說起上篇:老趙遼金銅人考古劄記之一
今天,我們繼續遼金銅人考古劄記系列。
1、緣分:封閉天宮中的銅人
朝陽北塔遼代天宮位於第十二層塔簷中部,塔心室頂蓋上方,1988年11月上旬清拆第十三層簷後即予發現。由此考古人員對天宮進行了搶救性清理。在封閉環境中出土精美遼代銅人一枚。意義重大。
天宮由門道、甬道與宮室組成。
經塔內置的第三重金筒上鐫刻有上京僧錄宣演大師蘊珪的題記 ,證明該座經塔安置於大遼重熙十二年 (1043年)四月八日 。天宮曾遭雷擊火燒,可燃物化為灰燼,加之底板斷裂,部分小件遺物掉入塔心室後遺失,因此宮內遺物缺失、壞損、散落、移位現象嚴重。盡管如此, 在面積約1平方米的宮室及甬道各處仍有眾多珍貴的佛教文物面世。
另外,天宮曾遭受雷擊,所幸未受到人為擾動。其中文物除少部分毀於天火,大部分都得以保存。
天宮石函外部情況
天宮石函內部文物情況
在天宮宮室內置有一方形石函(遼人稱 “石匣”)。石函雖狹小,但隨葬物品卻很豐富。見下圖所示文物分布狀態:
其放置情況大致為:後部正中置木胎銀棺,棺內裝舍利金塔,“七寶”裝飾而成的寶蓋罩在銀棺四周,棺前供養經塔,前部近門處有鎏金銀塔,其它遺物如銀菩提樹、香爐、玻璃瓶、瓷淨瓶、盤、碟等均置於經塔和鎏金銀塔兩側,因石函狹小,許多文物分層重迭放置。這種以存放於金舍利塔中的佛舍利為核心,據學者分析,天宮的整體設計,包括器物的空間分布與圖像配置方式,表現為密教金剛界曼荼羅的佛教藝術。朝陽北塔本身呈現的是一個完整的密宗曼荼羅。北塔塔體外的磚雕的內容及布局、天宮中重要供奉物如金舍利塔、鎏金銀塔、金銀經塔的制作和安放均是按照密宗曼荼羅儀軌制成。
學者認為,天宮石函內,以鎏金銀塔、經塔和盛藏銀棺、金塔、瑪瑙舍利罐的七寶塔等為主位南北排列,兩側放置各式供奉器物,應是嚴格按照一定的佛教儀軌進行布置。
在封閉的雖遭天火而失序但幸無人為擾動的天宮中,發現了一件十分珍貴的銅人。依《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 工程報告》(文物出版社)介紹, 本銅人在天宮出土文物的第19序號。文字介紹如下:
“銅戲犬童子像,1件,鑄制。為一童子戲二狗形象。童子胖圓臉,頭蓄發三綹,穿窄袖長衫,陰刻衣紋。站在仰蓮圓座上,雙手撫摸狗頸部,二小狗抬頭翹尾,二嘴相咬,前腿按在球上,作嬉戲之狀,造型生動自然,生活氣息濃厚,通座高4厘米”。
既然朝陽北塔天宮重葬於遼重熙十二年,則此銅人下限即為遼代中期。此在遼代時限,在遼代轄區之內的准確出土文物,具有標准器的作用。具有考古意義。
2、朝陽北塔所在霸州的佛緣
朝陽北塔所屬遼代霸州乃節度州,號彰武軍(非河北霸州)。遼早期因戰爭,遷移燕地民眾至霸州者甚眾,這也是遼人將外族遷移 充實強化契丹中心地區的一貫做法。一方面,為了懷柔漢人,同時,也由於遼代皇室主導,霸州佛事活動頻繁,建寺造塔盛行。而遼代建佛寺之始的後唐天複二年(902) 開教寺,就在龍化州,而龍化州乃是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征服代北,遷移漢民而建。所以,佛教的信仰與漢民的遷移存在非常深刻的關聯。
自然,作為古燕之龍城,唐之營州,本來就是佛教興盛之地,北魏馮太後氏乃為祭奠先祖弘揚佛法,“立思燕佛圖於龍城,刊石立碑”。“思燕佛圖”成為北魏在東北地區建造的唯一一座皇家佛寺,之後,朝陽北塔就在此基礎上重建。
天祿元年(947)遼世宗即在霸州鳳凰山敕建華嚴寺 。統和二年(984)章武軍管內觀察使、霸州刺史姚漢英在佛塔地宮中供養釋迦佛舍利一粒和淨光佛舍利十八粒。開泰六年(1017) 遼景宗長女楚國大長公主施財重建朝陽東塔 。太平五年(1025)33邑人施遊休地建立寺院,太平九年梁氏兄弟建造靈感寺和靈感寺釋迦佛舍利塔等等。大遼霸州佛事延綿。
遼興宗重熙十年 (1043)霸州升格為興中府,本區名寺延昌寺(朝陽北塔所在)得到重修,期間曾舉辦兩次由遼上京僧錄宣演大師蘊珪主持的佛事儀式,絕大多數霸州官員都參加了活動。遼興宗朝對朝陽北塔的重修,由此造就了今日朝陽北塔大遼寶藏重見天日的前提。
遼制,五京之下,地方設有二府,分別是隸屬東京的黃龍府和隸屬中京的興中府。府的行政、戰略地位次於京、高於州,與現在的特區類似。興中府位於今朝陽市。朝陽在十六國時稱龍城,曾為前燕都城,唐朝稱營州。它位於中京東部大淩河流域經濟文化最發達地區,遼在興中府設綾錦機構,形成了以其為核心的“ 錦、靈、顯、霸”四州織錦產業帶,是皇室錦緞用度的供應基地。
遼代至興宗朝,不僅佛法繁盛(興宗之父聖宗在北宋眼中已具“ 國主奉佛”的評價), 興宗同樣奉佛,最著名的事件就是“ 興宗先有事於菩薩堂及木葉山遼河神,然後行拜山儀”。興宗將佛教引入國家信仰,將“詣菩薩堂”放在了首位。興宗本身也皈依受戒,鑄造銀佛像,編刻大藏經,多奉佛事,常常飯僧。召名僧宮廷說法,優遇賜爵。時僧人中正拜三公三司兼政事的達二十人。
興宗不僅奉佛,而且以華夏自居的意識也日漸隆盛,重熙七年,興宗“ 以有傳國璽者為正統,賦試進士”。
興宗以前,每次朝廷的活動,“北面臣僚並國服,皇帝南面臣僚並漢服。乾亨五年,聖宗冊承天太後,給三品以上法服,自是大禮,雖北面三晶以上亦漢服。”興宗重熙五年,“ 冊禮皇帝服龍袞,北南面臣僚並朝服。自是以後,大禮並從漢服矣。今先列國服,而以漢服次於後焉。”
興宗不僅模仿中原王朝的傳國玉璽,大漢禮服,還模仿中原王朝給前代諸帝封號。重熙十三年,罕嘉努上疏言:“ 先世約尼斡汗之後,國祚中絕,自額爾奇木雅裏立蘇爾威,大位始定。然上世俗樸,未有尊稱。臣以為,三皇禮文未備,正與約尼氏同。後世之君,以禮樂治天下而崇本,追遠之義興焉。近者唐高祖創立先廟,尊四世為帝。昔我太祖代約尼即位,乃制文字、備禮法,建天皇帝名號,制宮室,以示威服,興利除害,混一海內。厥後累聖相承,自額爾奇木呼哩以下,大號未加,天皇帝之考,額爾奇木達魯猶以名呼,宜依唐典,追崇四祖為皇帝,則鴻業有光,墜典複舉矣。”興宗允准。重熙二十一年七月,“ 追尊太祖之祖考妣為帝後,九月追上諸帝後諡”。興宗依唐典追封契丹四祖,即是以華夏自居的呈現。
可見,日漸以華夏自居的遼興宗,重修延昌寺,除了弘揚佛法,鞏固政權,也可能存在籠絡北地漢人、整合各族的意圖。事實是,遼代以朝陽北塔大重修為契機,朝陽地區興起建造八大靈塔的熱潮。
3、重修朝陽北塔的國家動機
朝陽北塔是在遼代佛教最為隆盛的遼興宗時所重修。佛塔天宮內安置的木胎銀盒四面都刻有線圖,盒子側面刻著一幅說法圖,圖中有聽佛說法的帝王,身穿長袍,雙手捧笏,頭戴冕旒冠,據說冠中刻“王”字,這位帝王有人認為是現實中的遼興宗耶律宗真 。而考古報告中則指稱為作帝王狀的梵王與貴婦。見下圖所示 :
遼興宗於景福元年(1031)登基,重熙三年因政見沖突,將其生母法天太後放逐於慶州七括宮幽禁。其後興宗聽講《報恩經》時不忍感悟,重熙八年遣使迎母回宮,在此前一年的十一月臨寺受菩薩戒 ,明確表明自己是佛門弟子。也有學者認為,興宗修塔,有尊佛奉母之意。
朝陽北塔天宮發現“ 延昌寺大塔下重熙十二年四月八日再葬舍利記”題記,另在經塔第三重金筒鏨刻圖像上有題記雲:“ 重熙十二年四月八日午時葬, 像法只八年。提點上京僧錄宣演大師賜紫沙門蘊性記。”
那麼,天宮中題記中的“再葬舍利”是什麼意思呢?
朝陽地宮一塊題記磚上刻寫:“ 霸州邑眾諸官,同共齊心結緣,弟三度重修。所有寶安法師,奉隨文帝敕葬舍利”;可見,所謂的 再葬舍利,就是再葬隋(通隨)文帝敕葬舍利。
隋文帝楊堅時,毀於火災的北魏“思燕佛圖”得到重建,史載隋文帝與佛法淵源頗深,其母於馮翊般若寺生下他,又因算命之說自小在寺廟中長大。傳說梵僧曾送他一包佛身舍利,楊堅稱帝後,將舍利分賜天下113個州。於是,時營州(今朝陽)官民僧俗奉詔在燒毀的思燕佛圖基礎上,重新建塔安葬。北塔地宮中遼代再葬時的題記碑文清楚地記載了此事:“霸州邑眾諸官,同共齊心結緣,弟三度重修。所有寶安法師奉隨文帝敕葬舍利,未獲,請後知委。”此即所謂的朝陽北塔的“第三世”。
那麼,遼興宗為什麼要再葬隋文帝舍利呢?
因為舍利作為宗教聖物,在世俗政權面前具有神聖權利的呈現作用。所以從唐代至隋代的迎請舍利的象征性儀式,就具有在大眾公共空間 宣示政權神祐的意味。隋代文帝仁壽年間的三次頒送舍利的官方活動,其實就是隋文帝借“轉輪聖王”名義,在聖物舍利與神授王權之間,構建了關聯性。
比如,定州是隋文帝仁壽元年第一次分送舍利的三十個州之一。(隋文帝三次頒送舍利有共有113座舍利塔),河北定州靜志寺隋代大業二年 瘞埋舍利供養,其中,舍利容器鎏金銅函四周有銘文,其中說明,仁壽三年曾經發現前代舍利。
巧了,遼代霸州在隋朝為營州, 隋文帝於仁壽二年(602)正月二十三日頒舍利於天下五十三州,營州即為其中之一。而更為巧合的是,這次遼興宗要修建佛塔,也與隋文帝一樣,意欲“發現”前朝舍利。隋文帝發現了拓跋氏“大代興安二年”的舍利函,而遼興宗則努力去發現隋文帝的舍利。正是思路一致,傳承有序。
朝陽北塔的佛緣一直深厚延續,十六國三燕時期,前燕慕容皝築龍城,即建和龍宮。其宮殿夯土台基即今朝陽北塔塔基。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間文成文明皇後馮氏始建木塔於三燕宮殿台基之上,時名思燕佛圖。後毀於火災。隋仁壽二年,營州官民僧俗得到隋文帝頒賜的一顆佛舍利,因而奉詔在燒毀的思燕佛圖基礎上,重新建塔,隋文帝賜名“梵幢寺塔”。唐天寶年間李隆基下旨令營州刺史安祿山修繕佛塔,在各層塔簷束腰處飾以仿木構建築彩繪,並更名為“開元寺塔”。遼初年,開元寺塔維修,後更名為“延昌寺塔”。遼重熙十三年(1044年),延昌寺塔再度維修,並最終定型。
所以,遼代修建北塔再葬隋仁壽舍利是在遼興宗重熙十二年(1043)四月八日,參與此事的有遼提點上京僧錄的高僧賜紫沙門宣演大師蘊性。“四月八日午時”,也正是當年隋文帝第二次敕諸州奉安舍利入石函的時間,遼代重修再葬舍利按照這個時間,具有強烈的君權神佑與華夏自居的雙重意味。
朝陽北塔天宮石函中的確出土了兩粒舍利。
天宮中心位置面南背北安放著木胎銀棺。銀棺中有一座高約十公分的金塔。金塔裏有一尊金蓋瑪瑙罐。罐中裝有真身舍利兩顆,一顆乳白色為骨舍利,另一顆紅褐色為血肉舍利。兩顆舍利與五顆鎏金彩珠一起供奉在瑪瑙罐中。
舍利
根據朝陽北塔第三度重修佛塔題記,遼人曾在佛塔地宮深挖五米,目的大致就是為了尋找所謂的隋文帝仁壽舍利,但是最終未能發現。後來舍利應該被找到,於是安放在天宮石函之中。可惜的是,地宮沒有天宮那麼幸運,大致在民國時期就已經慘遭盜掘。
參與遼興宗重新發現隋文帝舍利的霸州朝陽北塔地宮,出土了八王分舍利的畫像磚。為此做著有趣的佐證。見下圖拓片所示:
據鎏金銀塔內置的銀經卷和銅板中的兩則題記,其實重熙十一年已開始准備第一場供養佛事。而絕大多數霸州官員都參加了這兩場活動,題記上紀錄了主要官員的名錄,霸州官員不僅贊助供養佛事,而且參與舍利莊嚴具的制作。
4、朝陽北塔的供奉珍奇
封閉的天宮石函文物羅列
由於朝陽北塔天宮石函具有封閉性,雖經天火,但是無人為擾動,比較完整地保存了遼代精美文物的狀態,足顯珍貴。我們在此逐一列舉石函中的文物,以供讀者分享思考。
同時為了避免散焦乾擾,我們對北塔中石函外的其他文物,諸如地宮文物之類,在本文中暫不涉及,以免對我們所需要專注考察的主題發生乾擾,以後有空再專程聚焦。特告。
天宮石函門板內側圖案
1、金舍利塔
遼(916~1125年)
具體尺寸:高11、底寬8.7厘米
朝陽北塔天宮出土 該塔原置於木胎銀棺內,方形單層塔簷,八瓣金蓮座, 塔身內藏瑪瑙舍利罐。塔身四面分別鏨刻東方阿閦如來(象 征“大圓鏡智”)、南方寶生如來(象征“平等性智”)、 西方阿彌陀如來(象征“妙觀察智”)、北方不空成就如來(象 征“成所作智”)。北側內壁鏨刻最至高無上的中央法身佛大日如來(象征“法界體性智”),合為佛教密宗金剛 界五方如來,象征五智,代表密教修行的根本思想。
金舍利塔 《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工程報告》
雲為石根拍攝
2、瑪瑙舍利罐
遼(916~1125年)
具體尺寸:口徑2.2、腹徑4.2、底徑2.6厘米
朝陽北塔天宮出土 唐宋時期,以玉石、金銀為材質的器物常用於佛事活動中。考古發現的遼代玉質佛教用具則集中於興宗、聖宗二朝。該瑪瑙罐藏於金舍利塔內,出土時罐內藏有2粒舍利與5顆鎏金珍珠。據傳此舍利是指釋迦牟尼真身舍利。
《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工程報告》(文物出版社)資料
雲為石根拍攝
3、鎏金銀塔
國寶鎏金銀塔,為六角形三重簷式,由基座、須彌座、塔身、塔簷、刹頂組成。第一層塔身每面鏨刻一尊坐佛,應為釋迦牟尼和密宗五方如來。第二層塔身刻寫梵文字母,應是六佛梵文“種子”。第三層塔身刻梵文,當是“六字真言”。塔身內藏有題記銅板1件,銅板兩面刻字,一面寫:“重熙十二年四月八日與舍利同時葬此銀塔並摧碎小佛頂陀羅尼各一本”。
鎦金銀塔 《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工程報告》
雲為石根拍攝
朱雲霞資料
網絡資料
4、遼金銀經塔
具體年代:遼 重熙十二年(1043年)
具體尺寸:高39、底徑12.8厘米
朝陽北塔天宮出土 該經塔塔身由四重金片與銀片制作的圓筒套裝而成,最外層鏨刻密教法身佛大日如來坐像與八大靈塔;第二重鏨刻觀音、文殊與普賢三菩薩;第三重鏨刻大日如來與八大菩薩。第四重素面。最內藏銀質經卷,主要為密教陀羅尼經。密教以大日如來即毗盧遮那佛為信仰核心,此經塔及圖像都反映了遼代密教的法舍利供養。八大靈塔是遼代密教廣為流行的圖像題材,借用了印度八塔的概念,同時具有佛頂尊勝陀羅尼般的業障消滅和破地獄的功能。
《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工程報告》(文物出版社)資料
《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工程報告》(文物出版社)資料
經塔銀經卷部分經文
5、木胎銀棺
遼(916~1125年)
具體尺寸:高17、長33、寬13.5~20.5厘米
朝陽北塔天宮出土 棺內原置金舍利塔,木板已燒毀,現 存四塊銀片與邊緣銀釘。銀片上圖案可分為四組:第一組為佛陀涅槃場景,天人、 僧徒作哀慟狀,旁邊護法天王;第二組為三身佛即法身毗盧遮那佛、報身盧舍那佛與化身釋迦牟尼佛結跏趺坐於蓮座上;第三組為帝後禮拜供養未來佛彌勒圖,二脅 侍弟子立於兩側;第四組為手持寶劍的護法天王像。
雲為石根拍攝
《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工程報告》(文物出版社)資料
6、七寶舍利塔
七寶舍利塔為方形單簷式,由台座、蓮座、塔身、塔簷、刹頂構成。此次七寶舍利塔雖未來到深圳,但塔上面由銀絲串起的金銀飾品,珊瑚、珍珠、瑪瑙、玉石、水晶等寶物展出頗多。七寶舍利塔中安放的木胎銀棺。北塔被雷擊後木板燒毀,僅存三塊銀片。銀片上刻有涅槃像,帝後禮佛圖,法、報、應三身佛,尤其特別的是,帝後禮佛圖中,帝和後都是跪地禮佛。
初步修複的七寶塔 《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工程報告》
以下為七寶塔上綴物
1、琉璃珠
網絡資料
2、蜻蜓眼 琉璃珠
網絡資料
3、蜻蜓眼
4、珊瑚枝
5、水晶串珠
6、琥珀等珠飾
7、孔雀組合飾件
8、鴛鴦組合飾件
9、鎏金銀龍
10、金剛杵
11、金銀風鈴
12、琥珀磬組合飾件
13、花蟲紋山形銀絲冠飾
14、玉飛天
《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工程報告》(文物出版社)資料
15、玉臥雁
《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工程報告》(文物出版社)資料
16、玉坐龍
《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工程報告》(文物出版社)資料
17、玉雙雁水晶飾件
17、玉對蝶
18、水晶龜
18、水晶熊
19、水晶兔
7、鎏金銅菩薩像三尊
網絡資料
網絡資料
8、銀菩提樹4顆
遼(916~1125年)
具體尺寸:高22.1厘米
朝陽北塔天宮出土 北塔天宮共出土四棵銀菩提樹。菩提樹原生於印度,原名畢缽羅樹。“菩提”為梵 語音譯,意為覺悟。相傳釋迦牟尼在畢缽羅樹下覺悟,故稱之為菩提樹。佛教徒常以焚香散花、繞樹作禮為佛事活動中的重要環節。
雲為石根拍攝
9、燈籠形飾件
遼(916~1125年)
具體尺寸:高22.1厘米
10、金法輪
網絡資料
11、鎏金銅法輪
網絡資料
12、金葉形墜飾
朱雲霞資料
13、金指環
14、龍紋花式口銀碟八件
雲為石根拍攝
15、花式口銅碟
16、銀罐
17、銀囊盒
網絡資料
18、筒形銀瓶
19、“銅戲犬童子像
1件,鑄制。為一童子戲二狗形象。童子胖圓臉,頭蓄發三綹,穿窄袖長衫,陰刻衣紋。站在仰蓮圓座上,雙手撫摸狗頸部,二小狗抬頭翹尾,二嘴相咬,前腿按在球上,作嬉戲之狀,造型生動自然,生活氣息濃厚,通座高4厘米。
20、銅鏡九件
網絡資料
21、假司馬銅印
(此件出於天宮門外)
22、蓮花紋獅紐雙系白瓷瓶
23、蝶花紋花式口白瓷方盤
雲為石根拍攝
24、花式口白瓷圓碟
25、牡丹紋白瓷蓋罐
網絡資料
26、白瓷小蓋罐
27、波斯玻璃瓶
高16、腹圍8.3、底徑5.7厘米
朝陽北塔博物館藏
圈足,弧形腹,細頸,口似鳥首,上安子母口式金蓋,柄上立短柱, 似鳥尾,整體造型如一只昂首蹲坐之鳥。瓶內立一長頸弧腹小瓶。此瓶呈淡綠色,極輕薄,晶瑩透明,而且造型奇特,是產於古代波斯地區的玻璃器珍品。
波斯玻璃瓶 《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工程報告》
28、七棱柱狀玻璃瓶
29、玻璃缽
30、水晶蓋瓶
31、玉璧
32、實體玉執壺
33、瑪瑙斧
34、瑪瑙盞
朱雲霞資料
35、玉蓋瑪瑙盞
36、玉斧
朱雲霞資料
37、水晶斧
38、瑪瑙獅子
39、琥珀樂人
40、琥珀盤龍
《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工程報告》(文物出版社)資料
41、有柄石香爐
42、骨雕童子
43、骨雕獅子
44、遼代供養錢
在2007年出版的《朝陽北塔考古發掘與維修工程報告》一書中,對於天宮石函內外所出錢幣,有一個綜述,總數1580多(既然精確到了十位數,為啥還用一個約數“多”字?十個數都數不清了?)其中介紹說,錢幣年代跨度達,品種豐富,多為行用流通錢,其中,唐宋錢居多,遼錢未見。
但是,早在1996年《中國錢幣》雜志1996年第一期中,有一篇郎成剛的署名文章,其中卻介紹說, 朝陽北塔天宮中出土了兩枚遼代千秋萬歲龍紋錢。
同樣是署名郎成剛的另一篇文章中,又提及朝陽北塔天宮中出土了兩枚佛教供養錢,一枚為檀香木雕制,無文字。另一枚玉質,無文字。
以上諸說,大致未能融洽,或是文物清理工所一直在進展過程的緣故,在此我們不作評論,留下資料,以供參照。
5、朝陽北塔供奉規格
皇家級別
上述我們已經闡述,遼興宗自身皈依,在霸州延昌寺兩次重修,供奉天宮地宮,不僅是自身信仰使然,或者是與太後之間的和諧使然,都具有皇家奉佛的規格與立場。這是朝陽北塔與天宮寶藏級別的前提。
同時,上述我們也已經提出,出於對隋唐奉迎舍利背後借 聖物崇拜宣示神 佑政權的傳承沿襲,朝陽北塔供奉佛舍利的盛事,本身也具有國家動機。
天宮石函經塔內置的第三重金筒上鐫刻有上京僧錄宣演大師蘊珪的題記 ,據該塔天宮石函東面的重熙十二年《都提點佛塔佛事》記載,蘊珪作為主要責任者參加了第一場佛事活動。次年他作為主持者再次參與。按遼代僧官制度,中央僧官包括都僧錄、左街僧錄、右街僧錄、某京管內僧錄等 ;地方僧官責諸如州管內僧政,都綱等等。
著名的慶州白塔中,有刊刻於遼興宗重熙十八年(1049年)的《慶州白塔螭首造像建塔碑》,其中也竟然提到蘊珪,而且位列大師眾首:
“慶州僧錄宣演大師、賜紫沙門蘊珪;慶州前僧錄宣教大師、賜紫沙門道清;慶州前僧錄、崇教大師、賜紫沙門普勒;慶州僧判官善利大德沙門從教”。
據建塔碑,慶州白塔是 “ 南閻浮提大契丹國章聖皇太後特建”之釋加佛舍利塔,於遼“重熙十六年(1047年)二月十五日啟土開掘”,全部工程約於同年(重熙十八年)內完成。章聖皇太後即興宗之生母欽哀皇後(也作欽愛皇後)。
其實,這個所謂的 章聖皇太後,就是被遼興宗囚禁的生母法天皇太後,因為重熙 元年(1032年),上尊號為仁慈聖善欽孝廣德安靖貞純寬厚崇儀天皇太後(或作法天應運仁德章聖皇太後)。所謂法天皇太後、 章聖皇太後都只是取她冗長尊號的一部分而已。
可見,霸州延昌寺重修工程在前,慶州白塔工程在後,一個或許是涉及 興宗生母法天皇太後,一個是明確涉及興宗生母的 法天皇太後。
兩件佛事都尊榮盛大,都涉及皇家,都關聯皇太後,都由宣演大師、賜紫沙門蘊珪主持。可見蘊珪在當時佛界的地位之崇高。重熙十二年 蘊珪參與第二次延昌寺佛事活動的時候,自身已經不是上京僧錄,而慶州白塔的奠基開工,是重熙十六年(1047年)二月十五日。那個時候, 蘊珪的身份已經是慶州僧錄。由此看來, 慶州僧錄就是為了慶州白塔的籌備而配套的,而慶州白塔的籌備工作必然早於開工之時。由此可見, 蘊珪就是在忙完第一次朝陽北塔佛事活動,在第二次佛事活動之前,就已經開始籌備慶州白塔的佛事主持工作,身份也已經逐漸轉為慶州僧錄。而在慶州白塔中,也存在署有上京僧錄 蘊珪的經卷,也可見兩種身份轉化過渡過程中的交錯狀態。
所以,既然是聖上主導,皇家親沐,國師親臨,地方官員也自然表現積極。根據文物題記,霸州官員 韓詠也同時身具延昌寺邑社信徒身份,在 延昌寺兩場大型供養佛事中慷慨施舍。絕大多數霸州官員都參加了這兩場活動,題記上的主要官員名錄全部磨損不清,但通過代表性的官員的事跡可知,霸州官員不僅贊助供養佛事,且積極參加舍利莊嚴具的制作,為供養佛事耗費了大量心血。
天宮石函門板外側題記拓片
奉佛儀規
在朝陽北塔天宮中,眾多寶物的擺放,是有嚴肅的宗教用意的。
學者認為,天宮石函內,以鎏金銀塔、經塔和盛藏銀棺、金塔、瑪瑙舍利罐的七寶塔等為主位南北排列,兩側放置各式供奉器物,應是嚴格按照一定的佛教儀軌進行布置。
因石函狹小,許多文物分層重迭放置。這種以存放於金舍利塔中的佛舍利為核心,據分析,天宮的整體設計,包括器物的空間分布與圖像配置方式,表現為密教金剛界曼荼羅的佛教藝術。朝陽北塔本身呈現的是一個完整的密宗曼荼羅。北塔塔體外的磚雕的內容及布局、天宮中重要供奉物如金舍利塔、鎏金銀塔、金銀經塔的制作和安放均是按照密宗曼荼羅儀軌制成。
所以,天宮石函中被放置的文物,都不是隨意選擇,而是精心挑選。天宮石函中的銅人也無法例外。
國寶級別
北塔天宮石函中的文物級別之高,器物之精,歎為觀止。
比如,僅朝陽北塔天宮石函出土文物中,就竟然具有 藏經塔、波斯金蓋鳥首玻璃瓶與六角鎏金銀塔三件國寶級文物。國家一級文物之上,才是國寶級文物。乃是鳳毛麟角的頂端部分。遼寧省幾百萬件文物中,達到國寶級的文物也才十件,而朝陽北塔就有三件,而且朝陽北塔三件國寶級文物都在天宮石函之中。同時,天宮中還至少有五六件國家一級文物。天宮石函文物的珍稀級別可想而知。更何況還有兩粒佛舍利,更是無價之寶。
除了國寶級文物,天宮石函中的其它文物也呈現精彩,比如 ,七寶塔也目前是全國唯一發現,足稱舉世罕見 。七寶塔是以水晶為主體材料穿綴 、裝釘而成,用以穿綴的水晶珠數以萬計, 形狀多樣。讓人眩目。
天宮中不少文物都是琉璃,佛教徒更把玻璃當成佛家七寶(金 、銀、玻璃、水晶 、瑪瑙 、琥珀和珍珠等 )之一 ,常被用作供品和瓔珞等飾物。
遼代玻璃大部分為舶來品。
朝陽北塔天宮裏發現的玻璃器除部分國產玻璃珠飾外,大部分為外國進口西方玻璃。有印度玻璃珠數十粒。有腓尼基 “ 蜻蜓眼 ” 玻璃珠數十粒 ,伊朗薩珊王朝薩珊玻璃缽(殘)1件。有伊斯蘭玻璃器3件,波斯玻璃瓶為北塔博物館所藏的國寶級文物。
此瓶高16厘米,瓶中套瓶,鳥首金蓋,壁薄透明,工藝精湛,為典型的伊斯蘭玻璃。產自伊朗,也是世界上唯一 完整的一件同類型玻璃瓶 。
天宮還出土了不少琥珀文物,如一級文物琥珀龍、 二級文物琥珀撫琴人物件,還有琥珀龜、琥珀環、琥珀珠等。因早年朝陽北塔天宮曾遭雷擊,天火使這些易燃琥珀燒焦變黑。從幸存琥珀珠看,應是蜜黃色,質地堅硬光潔,是上乘琥珀 。今人研究成果表明, 遼代眾多的琥珀器的材質與波羅海沿岸所產琥珀最為相似 。學者曾推斷遼代琥珀來自波羅的海沿岸,通過草原絲綢之路進人遼境。北塔天宮琥珀或為貢物、商品人遼境, 後輾轉入藏北塔天宮奉佛。
寶藏分類
供奉在天宮石函中具備供奉佛法性質的所有珍寶, 大致分為三類,第一、明確含有佛家文化性質的文物,比如金銅佛像、金法輪、娑羅樹等等。第二, 本身未必一定是為佛家而制,但是符合佛家要義而納入其中,比如符合佛家七寶要求而納入的多種珠寶。第三、本身不是佛家寶物,也並非契合佛家要求,而只是供養人本身珍愛之寶物,供養人出於奉佛的誠意,將自己最為珍愛之至寶奉獻出來,達成了一種供養的心意,比如石函中的新石器時代的玉石,和玉璧。以及前朝的假司馬印,這些在遼代也是珍貴的收藏品、藝術品了。
6、朝陽北塔銅人
根據考古報告描述,天宮出土銅人的情狀為:
“銅戲犬童子像,1件,鑄制。為一童子戲二狗形象。童子胖圓臉,頭蓄發三綹,穿窄袖長衫,陰刻衣紋。站在仰蓮圓座上,雙手撫摸狗頸部,二小狗抬頭翹尾,二嘴相咬,前腿按在球上,作嬉戲之狀,造型生動自然,生活氣息濃厚,通座高4厘米”。
朝陽北塔天宮銅人 北戎拍攝
網絡資料
納德性資料
從本童子造型我們可以知道:
1、蓮座
童子站在仰蓮座上,所以至少本件作品具備了佛教文化的傾向。這種特點須與佛塔、入藏佛塔天宮的特點關聯考量,此銅人顯然具有寬泛的佛教文化的含義。與廣泛存在於遼代地域,而造型豐富,同樣具有佛教文化含義的整體銅人的文化傾向完全一致,自非薩滿性質。
2、一童二犬
童子與二犬的布局構造,大家或許能隨即聯想到佛教造像中,二蹲獅的布局,北朝以來,雙獅對蹲,中有博山爐、摩尼寶的結構狀態,與本品中雙犬戲繡球類似。何況,假設童子戲耍的是獅子狗,那麼就可以把獅子與狗也關聯起來。再加上蓮花座的因素,似乎也順理成章。我們在此略為選取若乾佛教造像中的雙獅並列的圖像作為參照。
北齊佛像底座 孫振華拍攝
西安博物院藏 隋董欽造阿彌陀佛 李將仕拍攝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藏品
臨沂博物館藏品
先宋 周元通寶背雙獅摩尼珠 花錢 胡堅藏品
以上是唐鹹通九年雕版金剛經圖複制品,在佛祖前面,有兩只生動活躍的獅子,分列案側。這兩只獅子,由於具備了生活形態,所以基本就是獅子狗一樣,不僅尺寸類似,狀態也完全類似。
由此可知,藝術圖像中,佛教含義的雙獅,有生活化而類似獅子狗的趨勢。
以上都是佛教造像中的雙獅對峙圖形,而以下扁壺中的童子與左右雙獅的圖像布局,則才基本上與朝陽天宮銅人完全一致了。
而這種一人雙獸的布局風格,雖從西域傳播而來,而一童雙獸,則多見於北魏鋪首之類,外加連珠紋特征,也有北朝風格的延續。同時,本文物中的雙獅,也馴服乖巧,有生活化的類似獅子狗的趨勢。
唐 綠釉胡人扁壺 大唐西市博物館藏品
朝陽天宮銅人
2、一童一犬
但是,以上的考量,只是站在潮陽北塔天宮銅人這一個一童雙犬造型角度的推導,問題是,在收藏實踐中,我們可以看到另一款的同題銅人。讓人驚異的是,這次,童子戲耍的,不再是兩只犬,而是一只犬!而朝陽天宮銅人造型中的球形,在這裏也完全呈現了繡球的面目。因為童子手中帶有繡球的飄帶。除了兩犬變一犬,手中多飄帶之外,其他的造型要素,則完全一致。
(私人收藏)
尺寸:
朝陽天宮 一童雙犬銅人,據考古報告,“ 通座高4厘米”。而 一童單犬銅人的高度,則為4.3厘米左右。基本屬於同類。
發型 服飾:
童子胖圓臉,完全一致,頭蓄發三綹,完全一致,衣服應該是開叉褂衫,也完全一致。
造型構造:
由於朝陽北塔天宮銅人資料有限,我們在公開資料上大致找到了三個側面,那麼,我們就用比對的方法,將兩個銅人的三個側面進行比照,也就一目了然了。三組對比圖,前者為朝陽天宮銅人,後者為一童單犬銅人。
蓮花座:
兩者都有蓮花座,從比例看,朝陽天宮銅人的蓮花座更高更厚。
綜上所述,兩個銅人,其他要素基本一致,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單犬,一個雙犬,前者手中多出一跟飄帶。
由此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這兩個戲犬銅童子,大致是同時期鑄造,同一主題,同一結構,同一風格的一組兩款造像。雖然未必一定是出於同一作坊,但是情態上必是同一屬別。雖然遠隔千裏,失散千年,但是依舊能探到他們濃濃的親緣關系。真是人間奇跡。
所以,從存在單犬造型的角度,我們對於朝陽北塔天宮中的雙犬童子造型是否一定是佛教產物,也不必過於執著, 論理一定有相關影響,但是也未必一定具有嚴格的宗教範疇。就好比你每天可以呼喚菩薩保佑,而你可能不懂佛理,連居士都不是,你具有佛家的情懷, 但是未必出家為僧,你具有一定的理想,而未必是理想主義者一樣。單犬要素的出現,至少使得佛家含義的路徑,得到了更多世俗情趣的拓展。或者兩者正在轉圜之際。
3、戲犬藝術圖像
童子戲犬,不僅是中土藝術圖像中的傳統流行要素,從唐代以來備受社會喜歡,而且在遼代的藝術圖像中,婦人戲犬、童子戲犬的造型要素也是比比皆是。反映了傳統的傳承體現與世俗的趣味。
中古婦人戲犬藝術舉凡
周昉《簪花仕女圖》
遼代晚期大同東風裏遼墓壁畫木島主資料
遼代晚期大同東風裏遼墓壁畫 木島主資料
宣化遼墓壁畫
壁畫“侍女圖” 大同遼代壁畫
中古少女戲犬藝術舉凡
遼代印文:生(女性鈕)
孫家潭藏品
遼代印文:李(女性鈕)
石宏斌藏品
圖11 “李”字女性人物鈕押
圖12“李”字女性人物鈕押
遼代 繡球戲犬銅人
楊飛藏品
遼代 繡球戲犬銅人
徐開宏藏品
遼代 繡球戲犬銅人
老趙藏品
遼代 繡球戲犬銅人
私人藏品
遼代婦人戲犬銅人
老趙藏品
宋代少女戲犬磨喝樂陶模
"宋代陶模收藏與鑒賞"資料
中古童子戲犬藝術舉凡
唐代 絹本設色《雙童圖》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
先宋 周元通寶背童子繡球戲犬 花錢
遼代 童子戲犬 花錢 胡堅藏品
在上圖遼代雙犬雙童花錢中,兩位童子,大致為一男一女,而穿上穿下的兩犬,卻都朝向右邊的男娃, 這簡直就是朝陽北塔天宮一男童雙犬組合的某種對應。
遼代抱犬銅人 老趙藏品
抱犬銅人 老趙藏品
這回不是狗,不是獅子狗,而是獅子了
香港寶拍2023年金秋藝術品拍賣會資料
明代童子繡球戲犬銅鏡
4、化生
在宋代《營造法式》中,曾經對雕木作制度圖樣進行了分類標示,其中有一類,就是化生,那麼,有哪些圖形圖例是屬於宋代時期化生的範疇呢?
由此可見,在宋遼之世,非但蓮花座上的童子可以表示化生,童子牽羊也是化生,童子騎鵝也是化生,童子持繡球戲犬,也是化生。
眾多周知,宋遼時期,化生童子的含義具有泛化的趨勢,與唐代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我們可以明白。朝陽天宮的戲犬童子,既然出於遼代中期佛塔天宮,同時本身童子又在蓮座之上,又在戲著犬,而與他屬於同類的一童單犬銅人手中又持有繡球飄帶,可見天宮銅人的雙犬腳下的圓球,其實也是繡球無疑。所以,朝陽天宮銅人,以及其兄弟一童單犬銅人,都是化生童子無疑。因為是化生童子的含義,所以才被恭敬地奉請進了皇家主持的、具有嚴格佛家儀規擺設的佛塔天宮石函之中。
從上述的闡述我們可以明白,既然蓮座上的童子、戲羊的童子、騎鵝的童子都是化生童子的主題,那麼以下的遼代童子,其實也都是化生童子的範疇。
蓮花座化生銅人
遼代合十化生童子 老趙藏品
遼代合十化生童子 老趙藏品
遼代化生童子 老趙藏品
遼代化生童子 私人藏品
遼代化生童子 老趙藏品
以下這個童子就更有意思,童子倒立,雙腿蹬著一個蓮花座,這本身具有化生童子的要素,但是蓮花座上還有一只蹲獅,這就把蓮花座、童子與獅子直接關聯了起來。這與朝陽天宮銅人組合中的童子、犬、蓮花座的要素具有某種對應性。
童子蓮花獅子件 老趙藏品
《營造法式》中的蓮花座獅子
伴鵝化生銅人
遼代 騎鵝童子 老趙藏品
遼代騎鵝童子押印(鵝頭缺失)老趙藏品
遼代童子站立執雁(鵝)銅人 老趙藏品
順便說一句,山西陽泉盂縣金墓壁畫中也有獅子繡球與 童子騎鵝形象。墓門兩側為羽翼紋和纏枝花卉裝飾。墓室主體牆面繪制壁畫七幅,均為白地,繪制手法以黑彩描邊,灰、黑彩填充。內容包括夫婦端坐、童子嬉戲、鹿獻林芝、獅戲繡球、蒿裏老翁等。有學者標注童子騎鵝為童子騎鶴,大概是為了體現墓葬狀態,從所騎動物的頭部特征,顯然是鵝,我們現在從《營造法式》中的圖譜主題可以知道,壁畫中的童子騎鵝,其實大致是當時化生圖形的一部分。
山西盂縣金代墓葬壁畫
盂縣金代墓葬墓室東部壁畫(西南~東北)獅子繡球圖
盂縣金代墓葬“童子騎鶴”壁畫
伴羊化生銅人
遼代童子騎羊掛件 老趙藏品
戲犬繡球化生銅人
綜上可見,遼代銅人中,存在佛教文化的鮮明印記。更多的銅人造型,就算沒有與當時化生童子的造型匹配上,但是也頻頻含有供奉佛家的要素,就算從總體上看,稱遼代銅人具有佛教文化的含義,也是恰如其分的。可見遼代銅人的文化傾向。
《營造法式》中還有一類拂林主題圖形,也是有童子站立在蓮花座上戲犬,這是由宋人觀想中生發出來的拂林異域胡人的戲獅造型,這大致是出於對類似獅子狗的拂林犬要素的想象。這種造型雖然也與朝陽天宮銅人造型有著某種類似性,但是由於拂林是異域主題,人物必須番化,從這個角度,朝陽天宮銅人的非番化,相反而呈現的漢化傾向,就算與拂林主題畫面有某種借鑒影響,也不是鮮明的對應關系。
況且,在《營造法式》中的拂林,已經更像獅子,而不是獅子狗了。見下圖所示:
5、斷代
本款銅人是否遼代?這是一個問題,從遼代中期封閉之天宮中,無人為擾動地出土此銅人,已經毫無問題地將本款銅人的年份下限定在遼代重熙十二年。雖然造型與我們常見的遼代銅人有很大的區別。
朝陽天宮銅人兄弟,本身這樣的造型,在收藏實踐中,一組兩款,都是僅見,加上造型特殊可人,鑄造精美,可見本身非常珍稀。與常見遼代銅人有別,也是正常。雖然此銅人沒有契丹發型與契丹服飾,但是本銅人帶蓮座的形式風格,也頻頻可見於其他遼代銅人的造型風格中,可以參見上述“化生”板塊中羅列的遼代蓮花座銅人。
既然整體風格也並非唐代風格,可見, 朝陽天宮式銅人,大致也是遼代銅人的範疇。遼代是時空概念,遼代本身涵蓋丹、奚、漢、渤海、女真、室韋等多族。遼代本身就創建了南北兩制。所以,在遼代的時空範疇,存在契丹、漢族兩種文化呈現,或者彼此融合借鑒,自是自然之事。
所以,稱朝陽天宮式銅人為遼代漢式化生銅人,也許也不會過於失據。
有關於遼金銅人的考察與探索,敬請繼續關注。
(全文完)
原創版權,違者必究
歡迎轉發
謝絕不經同意擅自拷貝圖文至自己公微號發布
樂藝會付費延伸閱讀
善自約束 精工炫藝:鮑甚光收藏古代帶鉤藝術欣賞中篇
善自約束 精工炫藝:鮑甚光收藏古代帶鉤藝術欣賞下篇
老趙談花錢:方的是花錢,圓的也是花錢,花錢到底是啥?!
請聽花錢大藏家陸昕老趙:解密一枚驚世好錢的背後
老趙說銅人:明清蹲踞銅人闡發之執荷篇
老趙談銅人系列:持短劍的銅人,你到底是哪個大神?
老趙說銅人:蹲踞銅人闡發之發冠篇
老趙說銅人:蹲踞銅人系列闡發之特型篇
從金元童發“博焦”到巴拉子王:老趙聊銅人圖形名物探索上篇
“蘇州姐姐說吉祥”之一《開篇的話:中國符號》
“蘇州姐姐說吉祥”之二:《荷花與牡丹》
蘇州姐姐說吉祥”之三:《討吉利的水果》
“蘇州姐姐說吉祥”之四:《富貴有魚》
“蘇州姐姐說吉祥”之五:外國獅子在中國變溫順了
“蘇州姐姐說吉祥”之六:奇獸通靈
“蘇州姐姐說吉祥”之七:三星高照福祿壽
“蘇州姐姐說吉祥”之九:八仙的傳說
“蘇州姐姐說吉祥”之八:“八寶”和“八吉祥”
龔劍:毗沙門天王與遼武備
龔劍:大元八思巴聖旨金牌
李鶴坡:《許仙與白娘子》
樂藝會免費延伸閱讀
從大同東風裏遼晚期墓樂舞銅人押印說起上篇:老趙遼金銅人考古劄記之一
老趙:《曲陽王處直墓中“肉傀儡”形象探索》
遊戲器具、卜靈神器與情感信物:老趙閑聊俗稱羊拐的嘎拉哈上篇
考古、博物館中的嘎拉哈:老趙閑聊俗稱羊拐的嘎拉哈中篇
收藏中的嘎拉哈:老趙閑聊俗稱羊拐的嘎拉哈下篇
家國永安 禱福於天:淺談唐宋投龍中的金驛龍
老趙 管月暉:《銅人中的蹴鞠與拋球樂:蹴鞠銅人系列談之一》
作為滾燈菩薩與蹴鞠神的二郎神:老趙閑聊毬戲圖像系列之二
花錢中的風流小打與太平小耍:老趙閑聊毬戲圖像系列之三
老趙 管月暉:《遼代銅人中的捶丸造型系列簡說》
元代捶丸花錢中“君子卜戲”什麼含義?老趙閑聊毬戲圖像系列之五
故宮《蕉陰擊球圖》中兒童捶丸球具的猜測:老趙閑聊毬戲圖像系列之七
老趙:草原上美麗的流星——布魯頭
從回頭雁布魯頭到抱鵝童子:老趙閑聊遼金銅人系列
趙陽:從小銅人到草原文化梳理
老趙 管月暉:《銅人中的蹴鞠與拋球樂:蹴鞠銅人系列談之一》
老趙說銅人《整理一個銅人類別:曲膝上下手持物系列》
老趙:八個遼代娃娃之間的美麗故事
嬉戲娃娃惹人疼愛:宋遼銅人組團亮相韓天衡美術館《回眸兩宋》展
草原遙望:老趙和他的小銅人
朱滸/段立瓊:漢晉有翼銅人及其銘文新證
宋遼金流行玩具:從摩合羅到遼金銅人
老趙:從“襄樊小銅人”管窺絲路文明流播
孫家潭:遼朝立人鈕押印一組
石宏斌:遼印精靈—契丹童子押印紐式初識
老趙:積多年圖,試析董永角色與社會趣味潛變
老趙閑聊真武與二郎花錢1:披發仗劍的未必都是玄武
老趙閑聊真武與二郎花錢2:一根頭箍串聯起真武、悟空與武松的關系
老趙閑聊四聖花錢為啥稀罕上篇:四聖在北宋
老趙閑聊四聖花錢為啥稀罕下篇:四聖在南宋
老趙聊四聖花錢的斷代:從《朝元圖》《道子墨寶》中天蓬天猷的甄別說起
老趙聊真武與二郎花錢系列六:從考古資料談披發真武未必就晚於束冠真武
老趙聊四聖花錢7:四聖在馭龍上是認真的——從駕龍的黑殺大神說起
鎦金千秋萬歲花錢背後的秘密:老趙閑聊遼代千秋萬歲花錢上篇
老趙聊二郎花錢系列1:從藝術圖像史見證二郎花錢的觀念變遷
老趙聊二郎花錢系列2:二郎花錢角色探軼之郭牙直
執旗還是執華蓋:老趙閑聊神怪花錢之《關於一枚二郎殘錢的藝術圖像推想》
花錢內外的奴廝兒:老趙聊二郎角色之金頭奴上篇
作為金人之喻的金頭奴:老趙聊二郎角色探軼之金頭奴中篇
二郎銘銅鏡、杜甫詩歌與《文姬歸漢圖》:老趙聊二郎角色探軼之金頭奴下篇
寶塔鎮猴妖:老趙閑聊二郎花錢中的巫支祁
抱刀鬼與除邪鷹:老趙閑聊二郎花錢要素之七
山石上的二郎和其他神靈們:老趙閑聊二郎神花錢中的坐具要素上篇
一把交椅定二郎:老趙閑聊二郎神花錢中的坐具中篇
閻王大寶座與星官扶手椅:老趙閑聊花錢中坐具下篇
二郎神坐狨:老趙閑聊二郎神坐具之四
中古七聖刀表演驚現二郎神花錢:老趙閑聊二郎花錢藝術圖像十四
從披發看七聖刀要素如何退出二郎花錢:老趙閑聊七聖刀花錢要素2
七聖刀花錢上被綁著的人是誰?老趙閑聊七聖刀花錢系列3
二郎神的捶丸侍衛與廣勝寺水神廟的捶丸隨從:老趙閑聊七聖刀花錢要素4
捶丸藝術圖像中的“負面清單”:老趙閑聊毬戲圖像系列之八
從藝術圖像初探捶丸球具與姿勢:老趙閑聊毬戲圖像系列之九
洪洞水神廟中的明應王是大郎神還是二郎神:老趙閑聊水神廟壁畫1
藏在廣勝寺水神廟壁畫的祈雨邏輯:老趙閑聊水神廟壁畫2
秘戲錢中的春茵:老趙閑聊花錢中的坐具之五
真子飛霜鏡的文茵與琴仙花錢的笑臉:老趙閑聊花錢中的坐具之六
花錢上的禪席、蒲團與吉祥草座:老趙閑聊花錢中的坐具之七
從《揭缽圖》《九曜圖》花錢談佛尊的蓮花座、吉祥草座:老趙閑聊花錢中的坐具之八
泗州大聖驅五瘟上篇:老趙閑聊花錢中的抗疫大神系列1
正神懾控下的五瘟使者圖像:老趙閑聊泗州大聖驅五瘟中篇
驅瘟語境下的勸善大師泗州大聖:老趙閑聊泗州大聖驅五瘟下篇
從僧伽名號演變看泗州大聖花錢斷代之唐五代篇:老趙閑聊泗州大聖驅五瘟之四
只有兩個士人喜歡稱呼泗州大聖:老趙閑聊泗州大聖花錢斷代之北宋篇
北宋的大知識分子為什麼集體性地規避“泗州大聖”稱號?老趙閑聊泗州大聖花錢斷代北宋篇2
從北宋文物中僧伽稱呼談泗州大聖名號演變:老趙閑聊泗州大聖花錢斷代北宋篇3
藝術品收藏中的泗州大聖:老趙閑聊泗州大聖類別費用番外篇
《夷堅志》中僧伽名號的大聖化與多元化:老趙閑聊泗州大聖花錢斷代南宋篇
文物中的兩宋僧伽造像舉凡:老趙閑聊泗州大聖花錢斷代兩宋綜合篇
元仁宗為什麼稱僧伽為“泗州張菩薩”:老趙閑聊泗州大聖元明清稱呼篇
僧伽花錢中的祥雲香煙:老趙閑聊僧伽藝術圖像要素上篇
觀想紫衣僧:老趙閑聊僧伽藝術圖像要素中篇
僧伽風帽的花色與寶繒:老趙閑聊僧伽藝術圖像要素風帽上篇
僧伽花錢中的風帽結構:老趙閑聊僧伽藝術圖像要素風帽中篇
僧伽風帽上的光:老趙閑聊僧伽藝術圖像要素風帽下篇
貫穿老君、維摩、觀音、僧伽的神靈坐具:老趙閑聊僧伽藝術圖像要素之三足憑幾
南宋《道子墨寶》中藏著一個萬回:老趙閑聊僧伽藝術圖像系列7
花錢中萬回為何與彌勒並列:老趙閑聊僧伽藝術圖像系列8
花錢中藏著的萬回們:老趙閑聊僧伽藝術圖像系列9
博物館與古塔中藏著的志公:老趙閑聊僧伽藝術圖像系列10
泗州大聖的澡罐與觀音的淨瓶:老趙閑聊僧伽藝術圖像初探12
僧伽何時降支祁唐宋篇:老趙閑聊僧伽藝術圖像系列綜述13
三教爭制巫支祁:老趙閑聊僧伽何時降支祁之元明清篇
敵占區還是解放區:老趙閑聊南宋僧伽聖地泗州的失守與占領
僧伽降水妖的政治隱喻與視覺造型:老趙閑聊僧伽藝術圖像系列綜述15
劉源專欄:《契丹小字“永壽永吉”符牌——契丹文錢幣雜項考之一》
劉源專欄:《契丹小字“壽福永昌”鎏金錢與銅鏡——契丹文錢幣雜項考之二》
從古代文本探索花錢"一切聖賢"含義外延:布衣豆腐《水滸中的紙馬》結義完結篇30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1織繡上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2織繡中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3家具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4木建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5漆藝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6玉豬龍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7龍印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8玉器特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9玉器常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10香爐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11陶瓷特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12陶瓷常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13畫像石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14銅龍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15銅鏡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16銅座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17磚瓦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18琉璃暨鴟吻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19石佛造像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20石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21金銀器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22碑額龍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23青銅器特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24工藝藝術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25青銅器常展篇
文物中的吉祥龍:樂藝會新年賀春專輯26銅鐘銅鎛篇
老趙:《花錢的宋遼金如夢盛世》
契丹字吉語錢“福壽延長”的文化探索
趙崇雲 趙陽:《從“驅魔”到說唱藝術——關於日本漫才的文化探索》
老趙文/鼎華圖《說西遊:讓一部分妖精先紅起來》
楚之國器 鑄天下觀:戰國楚式六山鏡芻議
餛飩侯閑聊:出行靈咒異型花錢與遠行儀式
餛飩侯:宋代筆記中神通的符篆龍錢到底是哪種花錢
修養:從真武四元帥帽頂談護法神馬趙溫關
萬思成(霸泉):神秘佛教梵文大花錢解密
劉桂秋《工匠“魘鎮”——順勢巫術之一例》
韓世傑:從“陰陽造化”背“用舍行藏”談古錢與花錢讀法
雅雨書屋閑話水滸之七十九:李逵博錢是一種什麼遊戲?
尹寧:從一枚花錢看古人的版權保護意識
李書明:一枚濃縮歷史、民意的銀花錢
李書明:一枚早期人物背生肖大花錢的多元考證
劉源/胡堅:《重慶大足石刻與同時期花錢相同題材的考證》
胡堅:《西遼花錢:充滿神秘未知的領域》
劉源/蔡勝吉:馱經圖花錢考
劉春聲:一枚珍貴花錢的發現、入藏和認識
1508:閑談宋國通寶背雙龍,一半是證據經驗,一半是想像
熊白《供養錢在元末的絕響:穆清錢》
宋代壽星啥模樣?《劉源談宋金花錢題材考:壽星篇》
劉源:《花說二郎》
本命星官不是本命元神《劉源談宋金花錢題材考:本命元神篇》
宋代人怎麼過本命年?《劉源宋金花錢題材考:本命星官篇》
胡堅/李宇濤:《古錢上的真武考(最新版)》(附“祥宏講夷堅”真武幾則)
蘇泉:太極四聖真君背篆書符文八卦壓勝錢(附“祥宏講夷堅”真武天蓬幾則)
赤兔鬥烏騅,秦瓊追關公——劉向東的馬錢軍團(壹)
天可汗與他的昭陵六駿:劉向東馬錢欣賞系列
半花妍:花錢萬萬千最愛嬰戲錢
老方/顧欣:新春喜慶開爐錢
顧欣:用另一只眼觀民俗錢中的奇葩“秘戲錢”
潘連貴:我與馬定祥大師的京劇緣
修養:馬定祥先生舊藏藏傳佛教銀章見證一段珍貴民國歷史
殷國清:錢幣泰鬥馬定祥先生客串電影《古幣風波》趣事趣談
餘榴梁/陳鳴:錢幣收藏大師馬定祥先生手跡探源
餘榴梁:有趣的聯書吉語錢
徐淵/餘榴梁:“平王世充時乘”《什伐赤》背“將”字馬將
老趙:《花錢的宋遼金如夢盛世》
尹寧《宋代酒令文化與“選仙錢”新考》
尹寧:牛郎織女變形記
尹寧:“選仙錢”用途考辯
王俊傑:宋花密宗大威德明王探研
王俊傑:寶武局六字套花
王俊傑:金代重臣千秋背十二元神
金如意:神秘的"貼寶"錢與古代博戲文化
金如意:《大唐帝國的一種神秘金屬貨幣》
陸昕:遼代手雕鎏金占天圖宮錢賞析
修養:從錢幣與造像中尋覓中國的愛神“泗州大聖”
一枚千秋萬歲錢的奇妙故事
劉春聲︱再說水書龍紋錢
劉春聲:大神張天師
劉春聲《大型太極圖葫蘆形多字錢牌賞析》
劉春聲:《教化之功看黔爐》
劉春聲:解讀古錢上的千古文化之謎
劉春聲:一枚珍貴花錢的發現、入藏和認識
劉春聲:鏤空魅影兩千年
劉春聲民俗錢幣專欄 :撫銅猶聞霓裳曲
吾道鼠:宋代珍罕壓勝錢關王考
泉林探花︱劉說壓勝錢:壓勝錢的前世今生(序篇)
泉林探花︱劉說壓勝錢(二) 壓勝錢的幼年時代
泉林探花︱劉說壓勝錢(三) 見證西王母崇拜的興盛與終結
泉林探花︱劉說壓勝錢(四)早期吉語壓勝錢分述(上)
泉林探花︱劉說壓勝錢(五)早期吉語壓勝錢分述(中)
泉林探花︱劉說壓勝錢(六)早期吉語壓勝錢分述(下)
泉林探花︱劉說壓勝錢(七)地支文錢的濫觴
泉林探花︱劉說壓勝錢(八)道教的登場
泉林探花︱劉說壓勝錢(九)壓勝錢的空白期(上)
泉林探花︱劉說壓勝錢(九)壓勝錢的空白期(下)
泉林探花︱劉說壓勝錢(十)隋唐五代時期的壓勝錢
唐就水:《宋代秘戲花錢的自述》
雷星岩:風景入泉來——衡陽八景花錢
雷星岩:中國文字花錢上的《尚書》故事
童騁說花錢專欄:將馬錢中賞“將馬”
童騁說花錢專欄《祈福辟邪收藏皆絕佳——康熙20局套子錢、錢文錢賞析》
少泉:由一枚金代本命星官花錢說開去
老趙:從“襄樊小銅人”管窺絲路文明流播
宋遼金流行玩具:從摩合羅到遼金銅人
朱滸/段立瓊:漢晉有翼銅人及其銘文新證
朱滸《騎羊童子:解開曹魏美術背後的絲路密碼》
石宏斌:遼印精靈—契丹童子押印紐式初識
孫家潭:遼朝立人鈕押印一組
古泉園地:愛好民俗錢幣人們的第一個家園
老趙文/鼎華圖《華容道困局:雲長你降的是哪門子的漢?》
老趙文/趙崇雲圖:《信賴——杜十娘為何要沉百寶箱?》
更多精彩藝術生活鑒賞與創造見證與您分享。
歡迎關注布衣豆腐
在喜馬拉雅說水滸
歡迎關注布衣豆腐
在喜馬拉雅說水滸
點擊以下鏈接可以直接進入
布衣豆腐醉眼戲說四大名著
也可以掃碼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