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4年12月16日 -
:
原創
作者:貓眼觀史
日本侵華戰爭,是一段讓人心痛到不忍提起的歷史。
不過,你有沒有發現,為何日軍雖然囂張,但陝西和福建卻似乎成了漏網之魚?
日軍野心勃勃,最初路線是從東北往南打。
東北三省淪陷後,他們又盯上了上海,結果在上海遇到了19路軍的頑強抵抗,打了個平手。
然後,日軍又去了河北,想拿下華北平原。
他們確實也做到了,河北、山西、山東都遭了殃。
到了1937年,日軍全面侵華,北平、天津都失陷了。
他們還想兵分三路占領全中國,南京、武漢、四川都是目標。那時候,南京國民政府都嚇得遷都重慶了。
日軍侵華,野心勃勃,想占我國土每一寸。
說日軍不打陝西?錯!日軍曾猛攻陝西和福建,只是歷史記載中陝西未被占領。
陝西地處要地,緊鄰多省,戰略位置關鍵。日軍攻陝可逼重慶,威脅國民政府。
且陝西是抗日總後方,蘇聯援華物資必經之地,還有多所軍校,為党培養大批軍才,征兵人數也極多。
如此陝西,日軍豈會放過?
日軍攻進南京後,發現國民政府跑了,就決定接到陝西去。
可這樣一來,山東就淪陷了,黃河防線也失守了。日軍一路南下,占領了徐州、河南開封。
蔣介石為了阻止日軍,下令炸開黃河堤岸,雖然擋住了日軍,但也害苦了當地百姓。
為了啃下這塊硬骨頭,日軍攻了二十多次,飛機轟炸百餘回,西安古城差點兒就沒了,可為啥少有攻占陝西的記載呢?
因為黃河、秦嶺是天然屏障,日軍根本攻不進陝區主心骨去。
再加上日軍戰線拉得太長,國際戰場又失利,哪還有力氣再打陝西啊!
日軍戰線過長,兵力不足,國際壓力增大,於是發動豫湘桂戰役,占領廣西。
但此時日軍已如強弩之末,兩戰場反攻,日軍敗象盡顯。
再看福建,情況可就不太一樣了。
廈門、福州這些地方,日軍可是攻占過的,但為啥沒全占下來呢?
說白了,還是力量不夠唄。不過福建對日軍來說也很重要啊,臨海城市,經濟好,日軍肯定想占啊。
所以,日軍攻打陝西和福建,情況各不同。
日軍也曾兩次侵占福州,戰火之下,福州淪為廢墟,無辜百姓慘遭殺害,福建多達27萬民眾流離失所。
日軍還扶植傀儡政權,掠奪財物,無惡不作。
然而,福建地形崎嶇,山地眾多,日軍機械化裝備難以施展,步兵對抗又難敵我軍優勢。
加之福建物資匱乏,難以支撐日軍以戰養戰。
同時,日軍多處戰場失利,兵力分散,面對福建軍民的英勇反抗,日軍權衡利弊,最終放棄占領福建。
因此,日軍攻打福建的事,也沒有被過多的記錄。
正所謂“地形險要民抗勇,日軍難侵陝與閩。”日本不是沒打過這兩個地方,只是記錄較少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