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5年4月03日 -
:
原創
作者:繡虎讀書
文/寂寞的紅酒
1947年,隨著冷戰序幕的拉開,美蘇兩國為爭奪世界霸權進行了激烈的角逐。在這場曠日持久的爭霸戰中,美蘇兩國互有勝負,在70年代蘇聯甚至一度表現出咄咄逼人的態勢,著實瘋狂了好幾年,讓美國不得不采取守勢。不過進入80年代,蘇聯形勢急轉直下,對爭霸戰爭越來越力不從心,最終以失敗收場。那麼不可一世的蘇聯為何輸給了美國?
其實蘇聯落敗並不意外,因為美蘇爭霸從一開始就是一場不對稱的較量。蘇聯國力始終比不上美國,尤其是在經濟實力方面和美國差了一大截。蘇聯的經濟還不到美國的一半,即使巔峰時期蘇聯的經濟也僅僅是美國的60%-70%。蘇聯的強勢主要靠強大的軍事力量和重工業,而支撐軍力和重工業的基礎是經濟。蘇聯的經濟主要有兩大支柱,一個是軍工,一個是資源。
軍工方面,受窮兵黷武政策的影響,蘇聯的軍工產業占到了經濟的70%,農業、輕工業、商業等其他產業僅僅占了30%,蘇聯的經濟畸形程度可見一斑。而龐大的軍工產業很難產生收益,唯一的盈利方式就是出口創匯。但蘇聯的武器出口對象是古巴、埃及等蘇聯扶植的親蘇政權,多是半賣半送,根本不賺錢,有時候還要倒貼錢。龐大的軍備耗費了蘇聯大部分資金和資源,而強大的軍備除了威懾對手嚇唬人經濟意義並不大,龐大的軍備反而是對經濟的一種嚴重拖累。蘇聯經濟本就和美國有很大差距,這種窮兵黷武政策,使得蘇聯經濟不堪重負,搞得老百姓連飯都吃不飽。
資源方面,蘇聯豐富的資源尤其是石油資源,是蘇聯經濟的命脈,也是蘇聯外匯的主要來源,蘇聯財政和外匯充盈程度主要看石油出口情況。上世紀70年代,世界石油危機爆發,石油價格瘋漲,世界第一大產油國蘇聯賣石油賣到了手軟,國庫和外匯一下就充盈了,一直窘迫的財政立刻變得寬裕。靠著石油收入,蘇聯底氣十足,所以在世界各地興風作浪,表現出瘋狂擴張、咄咄逼人的態勢。但這種嚴重依賴石油的資源型經濟是非常脆弱的,特別是在不掌握石油定價權的情況下。為打擊蘇聯,美國聯合產油國不斷增加石油產量,拼命打壓油價,同時縮減對蘇聯石油的進口,導致蘇聯石油收入銳減,經濟受到嚴重沖擊。由於蘇聯石油開采成本高,美國的做法導致蘇聯出口石油幾乎不賺錢。蘇聯賣石油的錢都不夠從歐美國家購買糧食和生活用品。而由於蘇聯鋪的攤子太大,短時間內無法進行戰略收縮,而美國又是斷油又是斷氣又是斷貸款的,搞得蘇聯處境越來越艱難。為了彌補石油收入減少的缺口,蘇聯把國內的240噸黃金都拋售了,蘇聯被美國逼得幾乎山窮水盡。
軍工領域過度膨脹,國民經濟不堪重負,而賣石油又賺不到錢,美國又不斷搗亂,所以蘇聯陷入了嚴重的經濟和財政危機。為了徹底整垮蘇聯,美國和中國改善了關系,聯手向蘇聯施壓,在世界各地向蘇聯發動戰略攻勢,讓處於崩潰邊緣的蘇聯雪上加霜。如果此時蘇聯認慫,全力進行改革,發展經濟,或許還有希望。但蘇聯人不服輸,硬是和美國硬扛。美國人摸准了蘇聯的性子,所以拋出星球大戰計劃,掀起了新一輪的軍備競賽,一根筋的蘇聯輸紅了眼上去就和美國頂著乾,最終走進了死胡同。到八十年代末,蘇聯國內經濟蕭條,債台高築,國民生活水平嚴重下降,吃不上飯的民眾和蠢蠢欲動的野心家們紛紛走上了街頭鬧事,蘇聯在內憂外患中轟然倒。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全球通史》、《世界史》、《冷戰1947-1991:一個極端時代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