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讓人感到遺憾的三個歷史人物,特別是最後一個,差點改變歷史_於謙_嶽飛_譚嗣同


字體大小:
2025年4月16日 -
:       
 

原創

作者:歷史看興衰

在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三個人,他們的歷史評價很高,但是在他們那個年代,他們又是失敗者,並且還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因為他們的所作所為,讓人感到敬佩,所以在他們遇難之後,人們對他們的死,無不感到遺憾。

第一個要介紹的人物,他就是“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譚嗣同。

譚嗣同出生於1865年,那個年代的清朝,已經是大廈將傾。

amocity
amocity

  


清朝統治者腐敗無能,再加上帝國主義的侵略,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從小就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的譚嗣同,對於清政府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感到義憤填膺。

為了救亡圖存,在光緒皇帝的支持下,以康有為、梁啟超、譚嗣同等人為主的維新派,於1898年6月開始,開啟了維新變法。

然而!由於維新變法觸動了頑固派的利益,於是頑固派在慈禧太後的支持下,發動了戊戌政變。

戊戌變法僅僅只持續了103天,就在頑固派的打擊下失敗了。

戊戌變法失敗後,慈禧太後下令,對維新派進行抓捕。

本來譚嗣同是有逃走的機會,但是譚嗣同早已經將自己的生死看淡,他想要用自己的死,去喚醒更多的人。

1898年9月28日,年僅33歲的譚嗣同,遭到了清朝頑固派的殺害。

譚嗣同的死,實屬於無奈。盡管他一心報國,奈何頑固派的勢力太大,最後只能以死明志。

接下來要說的第二個人,是明朝時期的於謙,因為他的存在,讓明朝續命了兩百年,他也因此成為了我們的民族英雄。

於謙出生於1398年,他生活的那個年代,正是明朝實力強大的年代。

然而明英宗朱祁鎮,卻寵信宦官,並且在宦官的慫恿下,帶領明朝20萬精銳部隊出征瓦剌,然後就將幾十萬精銳明軍全部葬送了,明英宗也成了瓦剌的階下囚。

當時皇帝被俘後,明朝北京的官員可以用六神無主去形容,許多人並不知道怎麼辦,還有人提議遷都。

正是在那種混亂的情況下,於謙制止住了許多大臣想要南遷的念頭,然後在他的提議下,明朝又在北京另立了一個皇帝,讓明朝的政局穩定了下來。

然後於謙又指揮打贏了北京保衛戰,阻止了瓦剌軍隊的入侵,避免了發生像北宋時期發生的靖康之難,挽救了大明朝。

在抵禦住瓦剌的入侵後,於謙深受新皇帝明代宗朱祁鈺的信任。

於謙在立下大功後,並不居功自傲,也不貪財,只是一心一意的為國家做事。

然而!天不遂人願!1457年的時候,因為明代宗朱祁鈺病重,於是石亨、曹吉祥、徐有貞這幾個奸臣,趁機迎接已經是太上皇的朱祁鎮,發動了奪門之變。

在奪門之變發生的時候,於謙手上有兵權,但是他並沒有反抗,最後被安上了一個謀反的罪名,慘遭殺害。

amocity
amocity

  


於謙死後不到一年,冤枉他的幾個奸臣,就因為自己的罪行暴露,全部遭到了報應。

明英宗朱祁鎮,也十分後悔殺掉了於謙,只是於謙已經死去,後悔也已經沒有用了。

於謙和譚嗣同的死,讓人感到遺憾,最後這一位的死,更是讓無數中國人,感到憤憤不平,最後這一位大英雄,就是南宋時期的嶽飛。

嶽飛生活的宋朝時期,雖然經濟繁榮,但是在軍事上,一直處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嶽飛在目睹金軍入侵後,殘忍殺害宋朝人民的情景後,他立誓要盡忠報國,於是投奔了宋朝軍隊。

嶽飛因為作戰勇敢,武藝超群,所以他憑借軍功,很快就展露頭角。

嶽飛除了自己勇猛外,他還練就了一支精銳的嶽家軍。

公元1140年,嶽飛帶領嶽家軍,發動了北伐,在北方各地反金義軍的配合下,嶽家軍勢如破竹。

然而就在嶽家軍即將北伐成功的時候,因為遭到奸臣的誣陷,嶽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遭到了迫害。

後來宋朝為了與金國議和,將嶽飛殺害。

嶽飛一心報國,最後卻被自己盡忠的皇帝下令殺害,實在是讓人惋惜。

如果當年嶽飛北伐成功,可能歷史的走向,就會有所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