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宇宙

它曾是美國“大天眼”,花2_阿雷西博_中國_全世界


字體大小:
2025年5月12日 -
:       
 

原創

作者:小於歷史閣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從未放棄對於外天空的探索,中國、美國、俄羅斯的航天計劃,就足以說明大夥對外太空的向往,而一個國家對於航天事業的發展水平,就足以看出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水平,畢竟一個國家經濟水平上來了,才有資本去追求科技。

畢竟科技才是致富的根本,這在全世界範圍都是如此。

然而人類為了探索外太空,各種“天眼”先後在地球上落成,在2016年9月,中國的“天眼”便是在貴州建成,它是目前世界上直徑最大的射電望遠鏡,它的存在證明了我國科技事業一個重大的進步,大概是這10年來最令人驕傲的事情,沒有之一。

“中國天眼”的總工程師是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了這一構想,勘景,選址,修建一共花了22年,這一點南仁東一定是功不可沒。

amocity
amocity

  


但讓人遺憾的是,南仁東還沒等到“中國天眼”正式使用,便是離開了人世,因此這也成為了南仁東終生的遺憾。

作為如今世界上看最遠的電射望遠鏡,截止如今,“中國天眼”已經發現了200多顆脈沖星,驚歎了全世界的科學界。

值得一說的是,在“中國天眼”之前,美國曾經有一個是當時全世界最大的天眼,花了2.6億建成,如今的它,卻是長滿了雜草,如同一處廢棄工廠一般。

它就是“阿雷西博望遠鏡”。就在2020年年底,美國科學家基金會還表示,這座工作了57年的阿雷西博即便面臨著退休。

1963年,阿雷西博望遠鏡在美國波多黎各建成,直徑350米,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直到2016年,才被直徑500米的中國天眼超越。

早在60年代,美國的經濟發展便是走在了全世界的最前沿,因此當時美國的科學界跟航天界,還真就是處於全世界頂端的狀態。

阿雷西博建成了的時候,它還有著一個非常顯著的發現,那就是通過數據的找尋,它推算出了水星的公轉周期,也就是地球上的59天,跟地球一樣,水星也有著晝夜更替,只不過水星晝夜更替的速度,比地球快太多了。

之後,阿雷西博在1974年還發現了一顆脈沖星,這大概是第一個由人造望遠鏡發現的脈沖星了,從此阿雷西博在那個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成為了美國人人皆知的一個高科技,電影《007》還在阿雷西博之中取景,正是因為片方對其的認可。

最為值得一說的是,美國人還曾用阿雷西博來對外天空發布信息,如果有外星人經過的話,就很有可能會接到這一訊息,不難想象,著名科幻小說《三體》的靈感,很有可能就是來自於這裏。

amocity
amocity

  


只不過在當時,阿雷西博也並沒有受到外太空的消息,這難道真就是說明外天空是沒有外星人存在的嗎?也不一定。畢竟有沒有外星人,恐怕世界上任何一位科學家,都不能打包票地說有,也不能打包票地說沒有。

因為外星人這一議題,有人說科學家們找他們找了這麼久,為什麼就一直都沒有逮到他們呢?也有人說,有可能外星人所在的文明,很有可能是比人類的文明層次要高,他能夠發現我們,而我們卻是沒辦法發現他們。

畢竟關於外星人的說法,科學界的討論就一直都沒有停歇過。

然而,在2020年8月,有科學站的研究人員便是來到了阿雷西博,發現這裏的鋼材已經發生了嚴重的生鏽,加上這裏正遭遇了一場百年難遇的大風,沒人打理之後便是長滿了雜草。

經過專業人員的評測,這對於阿雷西博的修複,恐怕要用到將近6000萬美元,這定然算不上是一個小數字,如果想讓它回到之前的工作水平,那恐怕要花上將近兩億美元。

最終美國還是決定將阿雷西博拆除,畢竟它服務了這麼多年,也是時候退役了。

更讓人無語的是,在2020年的12月,還沒等正式開始拆除,阿雷西博便是自己倒塌了,900多噸儀器,砸在地面上便是引來了轟雷一般的聲響。

這更像是一個時代的落幕,在這個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相信只要我們用心發展,就一定還有更多奇跡等著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