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字體大小:
2025年10月10日 -
:
原創
作者:澳古說說歷史
《嶽鄂王墓》中寫道:“鄂王墳上草離離,秋日荒涼石獸危。”中華大地乃英雄之搖籃,從古至今,無數英雄兒女,將一生獻給中華大地,死後也魂歸故土。前人之古墓,融會前人意志與財富,乃後人之歷史瑰寶。
縱觀五千年的歷史長河,前人譜寫一幅幅偉大的歷史藍圖,為時代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如今世人都在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夢而不懈奮鬥,想要實現這個夢想,需要對歷史,有著深刻的解讀。
以史為鑒,是世人成長,社會進步的前提條件。而研究歷史的最佳渠道,就是從古墓之中探索。在古代社會上,墓葬文化博大精深,從各種各樣的入葬方式,就能看出古人對墓葬的重視程度。在古人的刻板印象之中,墓室乃逝者靈魂的安息地,如同逝者死後的家園,而千奇百怪的墓室,乃逝者智慧和意志的體現。
在皇室貴族的墓室中,往往藏有眾多文物和財寶,體現了其生前的財力和權力。這些文物,是歷朝歷代中,世人生活方式的體現,考古學家探索古墓,為的就是尋找文物,但在山西一座古墓中,考古學家發現罕見文物,卻迅速停止工作。
在2004年時,山西橫北村之中,來了一群人,村民們起初沒有太過在意,但是夜間,一聲巨響劃破雲霄,村民被一一驚醒。他們紛紛前往查看巨響來源。到達爆炸地點後,村民們發現,一處古墓被盜墓賊所破壞,留下巨大的盜洞,但已不見盜墓賊的身影。
看到此情此景後,村民們迅速報警,警方聯系了當地的文物局。考古學家隨即對墓室展開了搶救性的發掘。然而這次爆炸,對墓室影響十分大,墓室的穩定性被影響,極有可能發生坍塌,於是考古學家加快了探索的腳步。
在眾人的努力下,很快就發現了通往主墓室的道路,進入墓室後,考古學家發現了眾多文物都被盜墓賊盜走,只剩下零星瑣碎的文物,就在考古學家倍感失望之際,他們發現,這座古墓是一個龐大墓室群,而盜墓賊盜走的,只是眾多墓室中的其中一個。
眾人很快精神煥發,朝著墓室後方深入,在數十日的奮戰下,考古學家發現了上萬件文物,從文物上可以判斷,這座墓室來自商朝時期。這些文物的出土,對中國文化研究提供了重大的貢獻,可謂是考古史上最重大的發現之一。
在墓室中出土的文物,大部分都是青銅器皿,在商朝時期,青銅器十分興盛,世人將其當作實力的象征,也將自己的生平事跡,記載於青銅器上。在這座墓室中,有八件青銅器,清晰地記載了墓主的生平事跡。
這個青銅器上寫著,這座墓室乃倗伯以及其妻子畢姬的合葬墓,倗伯是商朝時期,一個名為倗國的國君,這件青銅器是倗伯為其妻子特意打造的,其妻子名為畢姬。在中華史書上,很少有關於倗國的記載,這個青銅器的出土,揭開了倗國的歷史,讓世人了解到這個諸侯國的文化風采。而整個墓室,也是倗國的合葬墓,倗伯與其妻子墓室,位於倗國墓地的正中央,周圍是倗國將領們的墓室,守護著國君與國母。
在之前,史學家們一直認為,倗國的領土歸屬於晉國,而從倗國墓室的規格來看,其國力毫不遜色於晉國,並且有著超高水平的青銅器冶煉技術,倘若倗國是一個小國,是無法擁有如此眾多的青銅器。
在整個倗國墓地之中,最讓人歎為觀止的,莫過於畢姬的墓室,其中堆滿了金銀財寶,數量甚至比倗伯墓室中的還要眾多,專家推測,畢姬極有可能是周朝的皇室後裔。果不其然,在畢姬墓中,考古學家發現一塊紅色的絲綢,至今保存十分完好,放眼望去,其做工異常精美,周邊有諸多雕花。
考古學家立即停下工作,他們深知這塊絲綢價值不菲,是罕見的文物,如果輕易拿走,定會破壞其完整性。於是當地文物局,聯系了北京專家,向其請求支援。收到消息後,北京專家來到墓室中,揭開了絲綢的真面目。其名為幃荒,是古代皇室貴族下葬時,所用的物品,這塊幃荒由兩塊絲綢布匹組成,高度大約在1.8米左右,每塊絲綢布匹上都繡著不同的圖案。
在靠北的布匹上,繡著飛鳥的圖案,其展翅高飛栩栩如生,而其周圍跟隨者眾多小鳥,意為百鳥鳴鳳。幃荒上的圖畫和青銅器上的圖案相呼應,有著巨大的研究價值。最終考古學家依靠科技手段,將幃荒運出了墓室,並且將其保存於博物館中。
文物乃全中華兒女的共同財富,世人應當樹立保護文物的意識,致力於文物探索。中國的發展之路,需要借鑒前人的智慧,以歷史作為前進的動力,唯有遨遊歷史長河,方能更好地建設中華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