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字體大小:
2020年8月11日 -
:
涼山彝族自治州旅遊發展委員會
德昌這座經典小城,不僅以鳳凰城的美譽而久負盛名。同時也因神秘的大石墓文化
而備受文人墨客、考古人員的高度關注。
距今2500年左右歷史的大石墓
,出土於我國西南地區的安寧河谷平原區域,其分布之廣,規模之大,建造風格均與世界古典文化符號標志的埃及金字塔相同,都是土石結構,而且所用的石材,多為花崗岩的巨石,這種石材在當地方圓100公里之內都是無法找到的……
分布在德昌的大石墓大部分都保存得十分完整,非常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甚至數量密度也是非常大的。
安寧河流域平原的大石墓,為一種古代墓葬。大石墓均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用天然巨石構築墓室,墓頂都用重達數噸的巨石依次覆蓋,大石墓也因此得名。
建造大石墓的巨石有的重達10噸以上,一般的也有五、六噸重;二是墓葬規模宏大,大石墓的墓室雖然較窄,一般在1米多,但墓室的長度可達到八、九米,像條長長的壕溝。
大石墓上原來都有封土。封土,是為覆蓋建在地面上的墓室用土堆起來的墓塚,保存完整有封土的大石墓長度達到20多米,整座墓葬從上往下看就像一個巨大的拖著長長尾巴的蝌蚪。
大石墓本是為死去親人建造的墳塋,但是埋葬屍骨的方式卻十分奇特,人死後先將屍體埋在其他地方,待屍體腐爛後再將頭骨、四肢骨等大塊的骨頭撿出來,放入大石墓中。
一座大石墓使用的時間較長,先後放進去的骨殖往往有十多人至數十人之多,最多的可以達到一百多人;
三是隨葬的器物有陶器、銅器、石器、鐵器等,都是死者隨身的小生活用品、小型武器和裝飾品,這種奇特的埋葬方式考古學稱為二次叢葬;
四是根據德昌當地農民反映,他們在大石墓周邊勞作時,曾經多次發現,在許多鵝卵石上都刻有植物和形似鳳凰之類的奇特圖案,或許這是大石墓主人的圖騰崇拜,值得我們作進一步的發掘和研究。
大石墓從被人們發現就被許多謎團困擾。人們最為關注的第一個謎
是:
大石墓是什麼人在什麼時候建造的?
德昌民間將大石墓稱為月魯墳,傳說是一位名叫月魯的大力士給自己建造的墳墓,民間的思維很簡單,認為只有大力士才能搬動那些巨石給自己建造墓葬。
根據考古學家、歷史學家、民族學家們多年的研究,大石墓就是春秋至戰國初期主要活動在安寧河流域的一支叫做邛都夷(也叫邛人)的墓葬。
古籍記載,邛都夷是一支喜歡唱歌,武勇彪悍的民族,他們在安寧河谷生存了四百多年。東漢初年,邛都夷的首領叫任貴,他帶領邛都夷早飯,被漢朝軍隊打敗,任貴被殺,邛都夷遭到這次劫難後力量大減,最後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之中。
只在《史記》《漢書》《後漢書》《華陽國志》的古籍中留下了一些記載,還留下了邛都、邛海、邛崍幾個地名供後人憑吊。
文 | 劉弘
素材來源|德昌旅遊
綜合整理|五彩涼山智慧旅遊公共服務平台
若有侵權,請聯系小編刪除
目前100000 人已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