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感情

《浮生六記》所折射出來的婚姻終極命題:要愛情,還是要面包?


字體大小:
2020年8月17日 -
:        
 

優質創作者

《浮生六記》,盛名在外,連我這樣的偽中文系學生都是聽過的。即便從未讀過,也是知道裏面有個可愛的女人叫芸娘,有個文人叫沈複。單憑它被稱為“晚清小紅樓”,我也理當要讀一讀的。

7月份初讀,如同豬八戒吃人參果,沒咂摸出味道來就匆匆結束了,唯獨芸娘的死,讓我銜了幾滴眼淚,如此而已。人常說,古人誠不我欺,也不盡然。

後來心有不甘:為何如此盛名之作卻不打動我心?於是,8月份又看了第二遍。不敢說重溫後讓我醍醐灌頂,但確確實實有了不同的感受。原來,沈複不是渣男,陳芸也不完美,他們的浮生倒是非常契合當下的婚姻終極命題:要愛情,還是要面包?

一、閨房記樂:你以為只是風花雪月嗎?

《浮生六記》何以盛名在外?

一來是因為獨抒性靈,言辭直率坦誠,它作為沈複的自傳散文,不溢己美,不藏私惡,這是非常難得的。二來因為寫閨房之趣,夫妻之苦樂,具有創造性,正如陳寅恪所言:“吾國文學,自來以禮法顧忌之故,不敢多言男女間關系,而於正式男女關系如夫婦者,尤少涉及。蓋閨房燕昵之情意,家庭迷鹽之瑣屑,大抵不列於篇章,惟以籠統之詞,概括言之而已。此後來沈三白《浮生六記》之《閨房記樂》,所以為例外創作。”也就是說,古來文學,寫夫妻關系的很少,寫夫妻生活中柴米油鹽醬醋茶的更好。

而沈三白的《閨房記樂》,就恰恰描寫了他與芸娘之間的愛情點滴。與古代文學中所流行的才子佳人公孫小姐的愛情不同,沈複與陳芸的愛情不由色而始,而是傾心於芸娘的才情與能力,“武”能賺錢養家,“文”能賦詩風流,性子柔順,顏值可人,於是下決心娶芸娘為妻。

婚後生活如何呢?自當甜蜜。這一點可在《閨房記樂》中獲得佐證,夫妻二人從最開始的矜持相敬,到耳鬢廝磨。

“終日伴餘課書論古、品月評花而已。芸不善飲,強之可三杯,教以射覆為令。自以為人間之樂,無過於此矣。”

這倒讓我想起納蘭性德的那句“賭書消得潑茶香,當時只道是尋常”,因為尋常,更覺得動容。

當然,很多人並不看好沈複與芸娘的風花雪月式的小資愛情,足夠浪漫,卻不堪現實打擊。實際上,他們的愛情,外表小資,內裏堅實。

什麼是好的愛情?我覺得需要兩個標准:第一是價值觀的相合。

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裏是這樣談愛情的:

仿佛兩個圓的接近,那相交的契合便是愛情。契合可以表現於共同的生活圈、相同的語言和價值觀、互相欣賞的愛好趣味,包括性格,等等。它不需要重合,也不需要包羅萬象,它只需要有那麼一個方面心有靈犀的合拍。

沈複與芸娘的恩愛基礎,不在於妻子恭順,丈夫威嚴,而在於志趣相投。

沈複非常得意的一點就是陳芸“其癖好與餘同,且能察眼意、懂眉語,一舉一動,示之以色,無不頭頭是道。
”芸娘不僅與沈複癖好相同,而且能夠明白沈複的眉眼之意,心靈相通,默契十足,能攜手一起訪拜名山、搜探勝地,也能女扮男裝共遊廟會。上一個如此志趣相投的夫妻,大概要回溯到李清照與趙明誠了吧。

那志趣相投,是否就是足夠好的愛情呢?非也,好的愛情第二個標准就是:了解和自由。

正如精神分析心理學家弗洛姆說:

如果我愛他人,我應該感到和他一致,而且接受他本來的面目。而不是要求他成為我希望的樣子,以便使我能把他當作使用的對象。

好的愛情,單單愛你是不夠的,還要懂你,給你自由。我覺得這一點是最難的,因為很多夫妻,更願意以自己的理想標准來重塑伴侶,而不是給予他們做自己的自由。

沈複與芸娘是夫妻,更是良友知己。沈複性格豪爽,落拓不羈,重情重諾,識人不清。但芸娘一直是了解他的性子,悉心體察,不加介意,即便是在缺衣少食的日子裏,沈複不喜歡談論官宦升遷、衙門時事,不喜歡八股文章、打牌擲色,卻一生追求風流蘊藉、落拓不羈、慷慨豪爽、澄靜緘默。我們罵他渣男,罵他不求上進無力養家,但芸娘不指責,而是盡可能地保留沈複的本性,讓他有做自己的自由。

這在心理學上屬於愛情的最高層次——共生層次,即當我們看見了自己的存在,我們也有能力看見對方的真正存在了。如果我們不喜歡對方的真實存在,這段關系也就到此結束了。這個階段是雙方都看見了對方的真實樣子,並且能夠在人性的陰影面也相擁,它涉及了我們內心最重要的一直在尋找的歸屬感。

在《紅樓夢》第32回,史湘雲因奉勸寶玉學習仕途經濟,而讓寶玉心生惱怒。賈寶玉為何與林黛玉親近呢?因為“林姑娘從來說過這些混帳話不曾?若他也說過這些混帳話,我早和他生分了。”也正是因為聽了這句話,林黛玉又驚又喜,又悲又歎,從此認定寶玉是自己的知己和愛人。

那麼,反觀沈複呢?陳芸從一個沉默寡言,拘泥多禮的新婦,到能夠成為一個可愛有趣的女子,中間少不了沈複的支持。無論是讀書作詩,還是出門遊玩、男扮女裝,沈複從來沒有用丈夫的身份壓制過陳芸,反倒是處處鼓勵,處處維護。即便是芸娘被公婆所厭棄,沈複也從無半句責怪之言,而是不離不棄,悉心安撫,共同進退。因此芸娘臨終前,始終覺得是自己拖累了丈夫,因為自己,而讓丈夫不被父母所喜歡。從這一點上,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說沈複是渣男。

我時常在想,我們為何謳歌寶黛愛情呢?不就是因為這種惺惺相惜的愛太過難得嗎?兩個精神契合而相愛的人太少了!懂你的人少,讓你肆意做自己的人更少。

我們向往寶黛的愛情,卻又責罵相同人設的沈複是渣男,無外乎是因為沈複與陳芸讓我們看到了寶黛婚後的生活:貧困交加,曲終人散。

因為我們都認為:婚姻的持久,不在於愛情,而在於經營。所以,現代人常常戲謔說黛玉適合作情人,而寶釵才是適合與自己共度一生的老婆。

也正因為如此,沈複與陳芸的愛情才最是難得,因為純粹,因為有相知的快樂,也因為有做自己的快樂。世俗無趣,所以才要過得更加有趣。

二、坎坷記愁:生活是需要面包的

如果說《閨房記樂》重點講述了婚姻裏的愛情,那麼《坎坷記愁》則殘忍地揭開了婚姻裏的一地雞毛:被公婆厭棄、被兄弟算計、被朋友坑害,很多事情都圍繞“錢”,一層層地割開婚姻的皮肉。

被趕出家門的夫妻二人,一個久病不愈,醫資昂貴,一個持續性失業,還有兩個孩子需要撫育,可想而知,生活被逼到了死角。最後不得不打發了一雙兒女,背井離鄉,最後客死他鄉。雖然人生實苦,但好在從無抱怨,更無埋怨,貧賤夫妻的相互扶持的情義,最是讓人哀痛。正應了那句“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

寫到這裏,很多人會問:人生何以坎坷至此呢?沈複說乃是自己重情重諾,爽直不羈。而後人說:這是因為自作孽。

知乎網友曾這樣評價沈複:沈複就是窮人家的寶玉,不知經濟之道,只知風花雪月。明明是窮酸文人,卻滿腦子的詩情畫意,拿著一派和他身份遠不相符的名士風流,真是可悲。

簡單來說,沈複就是一個沒有過硬的賺錢本領的文藝男青年,但文藝不能當飯吃,這才是很多人罵他的緣故。究其原因,一來在於古代大家庭裏少爺的教育培養方式所致;二來在於讀書人的志趣和精神追求。所謂讀書人,多半重意趣情致勝過重謀生物質。何況從小生活在安康之家,沒吃過缺錢的苦,也便沒有對錢有過大渴望,以至於真正沒錢的時候,發現錢好難賺呀。

生活,可不就是這樣嗎?像我這樣從小生活在貧苦之家的孩子,即便讀過書,也養成了一些風花雪月的小情調,被朋友們誤以為是個不食人間煙火之人,其實骨子裏,我務實世俗得很呢,這是我文藝或者偽裝文藝都掩蓋不了的。

而沈複,就不同,我覺得與其說是被生活所迫,倒不如說他是主動選擇。只要有一丁點的選擇,他就更願意隨心任性,過自認為的“風流”生活。他不是完全沒有生活能力,但不擅長經營生活。所以,很多時候,看似失控的人生,其實都是自己步步主動選擇的後果。

我總是想起《月亮與六便士》上說的一句話:追逐夢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運,在滿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頭看到了月光。

可能對於沈複來說,最大的悲劇就是:大多數人所成為的,並非是他們想成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為的人。他想要的是詩書在手嬌妻在側的靈肉合一的生活,但很遺憾,精神與物質常常意見相左。

三、浮生若夢:要愛情,還是要面包?

不光是沈複與芸娘,現實生活中多半婚姻家庭都面臨一個終極命題:要愛情,還是要面包的抉擇?既要愛情,又要面包?想得美嘞!

最完美的婚姻狀態,可能是有100分的愛情和100分的面包。但是,這種完美的狀態非常少見,於是大多數婚姻家庭都選擇了:50分的愛情和50分的面包。從而,來維持一個完整的家庭和兩個人的一生。

但也正是因為這些減半的愛情和面包,讓多數婚姻家庭都是雞飛狗跳:

有愛情,有陪伴的人家,在抱怨伴侶掙錢少;有金錢,有物質的人家,在抱怨伴侶不浪漫。有人一邊享受自己丈夫聽話、溫暖、愛做家務、體貼粘人,卻又一邊在埋怨丈夫陽剛不足、掙錢不多、事業不大;有人一邊想要妻子貌美如花、吟詩作賦、風流高雅,一邊又嫌棄妻子奢侈敗家、年老色衰、不懂情趣。

其實,最大的痛苦和不幸是不知道自己要什麼,或者自己什麼都想要。

對於沈複和芸娘而言,無疑選擇了愛情。面包不重要嗎?重要!但對於芸娘和沈複而言,他們更向往的是夫妻之間心靈契合相互包容的愛情生活。

我們都在替芸娘不值,孰不知芸娘也許在笑我們看不穿。《浮生六記》之所以流傳,不正是他們的愛情讓我們歆羨嗎?我們看芸娘死前說的話,從未後悔過跟沈複過貧窮的日子,倒是字裏行間都是對夫妻生活的不舍和感恩:知己如君,得婿如此,妾已此生無憾!

有人愛情至上,有人金錢至上,這都算得上是求仁得仁,又何怨?怕只怕我們都想得到,在追求的過程中所心生怨恨,而忽視自己所擁有的。

所以,到底是沈複可恨,芸娘可悲,還是我們汲汲追求卻一地雞毛更可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