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文化

梁鳳蓮新書《文化的原鄉》摘錄


字體大小:
2020年8月26日 -
:        
 

《文化的原鄉》摘錄

梁鳳蓮

*荔灣文化是一種地方特色濃鬱的城市文化,地方文化是人們對故鄉文化高度忠誠,並以此為紐帶,與周圍的人群結成牢固的關系。

原鄉是要去找到“地方感”的源頭,在“地方感”的語言體系中,“地方”是一種主觀與客觀、特定空間與時間相融合的社會存在。判斷荔灣文化的價值,不能離開它與廣州這座城市的關系。

*故鄉在我們小時候就定義了文化認同最核心的範疇,這裏面有親緣的聯系,有語言的維系,還有共同的生活目標——有人一輩子固守家園,有人立志要走出故鄉。若幹年後,當我們的子子孫孫深情地說出“家在荔灣”,這就表示他們知道自己從哪裏來,終究要回到哪裏去。

故鄉的意義在於找到歸屬、找到認同,原鄉的意義在於找到故鄉的意義。

*尋找近代珠三角一些商業巨子的足跡,會發現有不少家族來自農村,廣州是他們家族遷移路線圖中的一個中轉站。他們從農村走出,在廣州立足,向香港發展,漂洋過海去美洲、東南亞,開枝散葉於世界各地。

*定位文脈,需要將荔灣放在一個更大的系統中,總的說來,荔灣屬於南方文化,廣州是山水城市,千年商都是我們的經濟屬性,平民色彩是我們的文化特點。

*中國人戀戀不忘對桃花源的夢想,如何在塵世之中回歸自然?最直接的辦法是營造園林,將桃花源搬入家中。不過,即便如海山仙館一樣的園林也只是小橋流水,規模有限、結構簡單,去哪裏找到天地間自然的桃花源?它外道內儒,表面上標榜出世、無為、自然,實則入世、有為、秩序,是人與自然關系的投射,是寄放心靈的溫柔故鄉。

對於城內的文人雅士來說,西關就是這樣的桃花源。

*歷史上,廣州一先一後擁有兩個文化中心,一個是官方主導的政治、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規劃性;一個是商人和市民主導的商貿、文化中心,是自主發展、自發成長的。

西關文化是廣州經濟大發展的結果。

*荔灣區的三重空間,我們可以各用一個形容詞概括:地理空間——美麗,城市空間——繁華,文化空間——多彩。

*廣州之所以擁有“花城”的美譽,不僅僅是因為春節期間城市設立花市,而是因為千百年來,花已經融入了廣州市民的生活,種花、買花、賞花、逛花市成為一種生活方式,廣州人通過花表達對於生活的樂觀和熱愛。花城說的並不是廣州適宜種植花卉,而是花作為一種美好的象征,代表了生活方式與自然環境的完美結合。

*“商都”是歷史給予城市的榮耀,能稱得上商都,離不開兩個元素持續發揮作用,一是商人,二是商業。

說到商人離不開財富,十三行已經證明了廣州商人在西關聚斂天下財富的能力,而粵商的能力遠遠不止西關一時一地,粵商至今在世界各地生根開花,結出豐碩成果,粵商的價值是在全球建立了一個商業網絡。

*用商業語言對話世界,是十三行的歷史經曆,也是它的宿命和使命,假設沒有十三行發揮作用,廣州還是否能稱為“千年商都”?假設廣州延續明朝的資本主義萌芽狀態,繼續擴大國內貿易,也許和歷史上的佛山一樣,成為內陸商業的“四大聚”之一,而不是兩千年不變位置的世界大港,十三行把廣州往深藍貿易的海洋中又推進了數千海裏。

*在古時中國,有耕讀傳家的傳統,嶺南大地也不例外。耕讀傳家的含義不是謀生糊口、安家立命這麼簡單,家族的傳續一是生命上的傳宗接代,二是精神上的文化傳遞。兩者都以興旺發達為訴求,具體內容因家而異,包含種族的繁榮、教育的昌明以及財富的增長等等。

*千年文化通過什麼方式子子孫孫一代代地傳遞下來?文化寄寓在生活方式中,老西關的生活方式用一個字來概括就是廣州話的“歎”,用兩個字來概括就是普通話的“享受”。西關美食之所以擦亮“食在廣州”的金字招牌,無非三個大招:一是全民狂歡,二是追求極致之美,三是不斷自我創新。

食在荔灣是一種異常豐富的文化體驗。在荔灣,市井裏巷密如蛛網,煙火氣更加濃鬱,民風更為淳樸,風味更為醇厚,這是城市文化的起點——生活方式,生活本來就是文化的重要板塊,文化與生活一樣色彩鮮明,在荔灣,生活方式就是如此簡單直接:一切從創造開始,一切在享受結束。

*什麼樣式的建築最能代表廣州南方城市的特性?

公共建築、商業建築中,騎樓最具有那個年代的南方特性,北上廣之中,廣州的騎樓風格最為獨特鮮明。而民用建築、家居建築中,西關大屋最具有濃鬱的嶺南風味。

*信仰在民間,就必然帶有民間的特色。清末民初,社會的經濟結構、政治體制、文化形態、價值觀念、生活方式都在變化轉型,信仰不再是傳統農業社會的盲目崇拜,而是向著以人為本、為我所用的現代民間信仰體系過渡。

對於荔灣人來說,宗教並非嚴苛的戒律、高不可攀的教義,而是生活的旅伴,是需要安慰時的導引,寺廟也並非冷冰冰的禁地,它們身處鬧市,更像是城市提供的一個心靈安慰場所,有需要時去求求神和去逛街串門一樣,是非常日常化的生活內容。

*歲月在雕刻與描繪中流逝,滄海桑田之後,留下來成為文化的遺產,“三雕一彩一繡”抗衡時間的考驗,只是因為嶺南人發自心底對生活的熱愛。

*城市的作用不僅是存儲文化,而且是生產、創造文化。粵劇就是廣州這座城市創造出來的文化,粵劇留給今天最豐厚的遺產便是:凡有華人處,便有粵劇迷。全球華人共同分享粵劇這一地方特色濃鬱藝術申遺的成果,在國內眾多歷史悠久的地方戲劇中,除了昆曲和京劇,被聯合國列為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就只有粵劇。

*清朝滅亡之前,廣州的對外文化交流,是官府搭建了平台,民間(以商人為主)唱兼容並蓄之戲,形成了獨特的中西文化交融互鑒的成果。

無論是四口通商還是一口通商,官府的出發點都不是為了促進遠洋貿易,而是限制、管理對外貿易、文化交流,而事實上,民間立場與官府旨意並不完全一致,城市的態度是:生意就是生意。

*一種文化被另一種文化主體接受,前提是主體對於異質文化的平等態度,途徑是相對充分的認知過程,才能達至文化交流的結果。文化成熟的標志不是發展其他地方的文化,而是本土文化越來越有地位、越來越有影響力。

*什麼時候,城裏人變為城市人?關鍵的第一步便是城裏變成了城市;第二步是城裏人過上了城市生活;關鍵的第三步是城市建立了自己的文化體系。

其實在當時的西關,無論是經濟的命脈還是文化的主流,都不掌握在西關小姐而是他們的父輩手裏,她們是那個時代文化的配角,但是,民間記憶最終選擇了她們作為那個時代的記憶符號。

*如果說,歷史、文明史、城市史是寶貴的財富,傳承得當,就會增值,處理不好,就會成為包袱。同樣,歷史可以給每個人一種重要的精神滋養,對歷史的認識,和愛國精神的培育是分不開的,也不妨說,和愛城愛家的自覺自信、認同共識是分不開的。

*歷史,並非學術標本、故紙陳言。城市歷史,是流布在城市肌理中的血脈基因,是城市的源頭與延伸的起點,是城市精神的靈魂與結晶。

*對歷史文化的探索,就是為了重返原鄉,重溯文化的源點,只有重新直面這樣的歷史文化譜系的判斷,研究的價值才有可能呈現出來。思想的高度、史學的穿透力、哲學的思辨缺一不可。

梁鳳蓮,廣州市社科院嶺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廣東省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研究員(技術崗二級),一級作家,博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州市優秀專家。

整理發布:何媒矩陣(何金德導演工作室、何媒通訊社、《時代中國》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