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職場
字體大小:
2020年9月04日 -
:
哈嘍大家好
我是小航~
我相信大家在曆經了九九八十一難後,終於
!!
還是沒找到工作(開個玩笑)
HR帶有色眼鏡對海歸”;“365天後,我還是待業ing…”;名校畢業,卻頻繁失業”這些事情,都時刻發生在我們身邊,或許是你的學長學姐,或許是身邊的朋友,當然,也許就是你。
面對職場,我們難免會有迷茫的時刻:
我將來具體做什麼工作?是我真正想做的嗎?
哪個行業前景好?哪個能賺錢?
進入工作崗位後,我能不能提出自己的想法?應該抱有怎樣的心態?
根據《2019海歸就業力調查報告》:
近70%的留學生歸國後遇到了文化理念、落戶就學、政策限制等難題;30%的留學生認為第一份工作完全未達到預期;而在企業端,27%的受訪企業認為海歸的自我評價過高。
對於這一現象,“先鋒青年返航計劃”導師、人力資源專家魏然女士
對於回國發展的青年海歸,給予了一些中肯建議:
不要過於關注TMT,可以重點看看線下生意或者某些要轉型的傳統行業
,例如: 傳統零售,消費品,工業,AI等,
企業要選擇相對pace快一些,intensivity 程度高一些的。年輕人需要鍛煉
,這樣他的思考能力和綜合能力才能被鍛煉出來。不要總在抱怨工作基礎,太累,出差頻繁,老板不好等等。因為現實就是,你也很基礎,而且基礎是讓你變得不基礎的基礎。
據報告顯示,近六成的受訪海歸在海外已經或即將取得的最高學曆為碩士。51%的受訪者的
主修專業為商科
,醫學專業較少,僅為2%。男性更傾向工程學與自然科學,女性則集中在商科、人文與社會等。
魏然女士提到:
10年中,大部分海外名校商科的學生10個有9個
都在做金融投資類
的職位了,但是現在供求關系發生了變化,供明顯大於求了
,所以只要不是一線的從業者
,危機感都在持續上升。
對於初出茅廬的海歸來說, 你可以Nave (天真), 也可以Aggressive (攻擊性), 但一定不該naively aggressive(盲目自信)。關於這個現象,跟國外的教育體系有一定關系, 國外所有的教育機構都是商業運營
的模式,你付錢,你是客戶,老師一定程度上要給你最大的包容度的,尤其是言論上,但是你在國內或者在國外工作,你是員工,而公司是你的客戶。
這個事情的本質是,你的老板就是老板,而不是你的老師。
如果你既沒有天分又沒興趣
,只是看重某個產業較為光鮮,只依賴興趣,那麼回報只能聚焦在別的頭部人才上。
所以說,職場不同於校園
,對制度的學習能力和對文化的適應能力
都是年輕人核心競爭力。初進入企業時的naive狀態是成長的必經之路,但它並不是年輕人的減分項。
這種現象不僅僅出現在海歸留學生新人身上,在整個年輕人群體中都是客觀存在的。但如果能對自己有清晰的認知,知道自己是新人,以謙遜的心態去努力工作從而快速成長,那麼你會走的比別人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