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財富

疫下與疫後的財富管理新動向:智能投顧引領互聯網理財


字體大小:
2020年9月05日 -
:        
 

02 十年後的智能投顧

需要思考的是:一是智能投顧能否成為、如何成為投顧機構、金融機構的增量業務,如何用大數據精准營銷觸達目標客戶,而非簡單的互聯網粗暴打法翻版;二是智能投顧能否成為、如何成為流量入口,實現批量獲客和交叉營銷;三是智能投顧能否融合長尾客戶和高淨值客戶,實現基於互聯網和數據的分類施策,而非人為割裂普惠金融和財富管理,為金融機構降本增效。




智能投顧:投資界的AlphaGo阿爾法狗+管家式智能財富管理中心。

智能投顧是人工智能技術與金融服務深度融合的產物,最早誕生於2008年美國,即遭遇了全球金融危機的洗禮。美國智能投顧行業的資產管理規模預計到2020年增至2.2萬億美元,占據全球10%的財富管理市場。

騰訊、京東、阿裏等互聯網科技巨頭依托龐大的用戶行為數據和大數據分析能力,以APP、H5界面為入口提供智能投顧服務。銀行、券商、基金、保險等傳統金融機構依托已有的風險控制系統,利用本公司及關聯公司的產品來開展智能投顧服務。獨立的第三方智能投顧平台傾向於為用戶提供全球化資產配置方案.

中美智能投顧發展

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傳統金融機構忙於應對公眾信任危機和嚴苛監管,Betterment、Wealthfront等智能投顧創業公司成長起來,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降低投資門檻,為用戶提供個性化、低費率、透明化、便捷化財富管理服務,成為了行業清流。受益於人口結構變化、人工智能技術、監管法規等因素,智能投顧管理規模從2010年以來複合增長率超過80%,2020年將達到1.6萬億美元。

我國居民家庭財富穩步增長,中等收入人群日益擴大,財富管理市場空間巨大,但投資渠道稀缺,經過一輪P2P市場洗禮,互聯網理財開始廣泛被接受並且流行,同時大眾風險意識也有所提高,年輕一代對互聯網財富管理更加認同。在這個背景下,2014年底智能投顧概念開始引入我國,隨後大量科技創業企業開始出現,2015年下半年以後傳統金融機構也大力布局智能投顧方向。

長尾用戶規模大,智能投顧在中國未來可期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中國人均年收入是3萬元,但是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是1000元。另外,中國繳納公積金的人群只有1.4億;中國大學生的比例只有8%;中國有5.5億農村常住人口;2019年中國人均可支配收入30773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我國過億的市場主體絕大部分是小微企業。

長遠看,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精准扶貧、全面小康、數字化普及進程中,長尾客戶始終是支撐智能投顧快速穩健發展的主要動力。預計到2022年,中國的智能投顧管理資產總額將超6600億美元,用戶數量超過1億,行業空間巨大。

例如,螞蟻聚寶理念是“讓理財更簡單”,單筆投資金額1000元及以下用戶占比71%,90%的用戶有過風險認知與實際投資行為不匹配情況;大部分用戶不懂得分散投資,同時投資2只及以上基金用戶僅30%(該數據不含餘額寶);人均基金持有時長僅48天(該數據不含餘額寶),缺少長期投資心態;80後、90後用戶占比86%;90、95後用戶占35%。

螞蟻聚寶到螞蟻財富升級:一站式移動理財平台打造平台金融科技的組合拳從以基金銷售為主的平台,變成主打綜合理財應用,目的是打造與各種金融機構嫁接的平台金融科技,打造自己的金融生態。

中小銀行智能投顧策略:暫緩定制 抱團發展 借道發展 暗度陳倉。

對中小銀行而言,單一金融服務功能無法滿足客戶多樣化金融產品組合需求,造成客戶流失。在同業異業競爭中,因為無法推廣和運行智能顧投,大量業務處理通過人工進行,成本高企。由於缺乏智能顧投等科技支撐,業務處理效率、處理質量落後於競爭對手,使客戶喪失對中小銀行信心。缺乏智能投顧等技術支撐,只能固守傳統陣地,在金融創新業務缺乏話語權和主導權,處於跟隨狀態,撿競爭對手不願做、剩下業務,難以做大做強和抵禦風險。

百家號編輯:川博士

圖片來源:公開網絡

熱文推薦

微經濟促經濟內循環

區塊鏈北京方案出台,技術創新+場景應用推動區塊鏈+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文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中小企業迎來政策紅包

穿透式監管背後的新出路 文交所如何戀上非遺題材

作者 劉洋研究員,消費金融學派發起人,消費新時代與金融科技、產業金融研究專家,廣義消費金融、消費新時代、消費區塊鏈等理論提出者,2017十大新金融暢銷書作者,暢銷書新經濟新金融三部曲(《區塊鏈金融:技術變革重塑金融未來》《消費金融論》《互聯網消費金融》),《實戰理財:讓你的財富滾起來》《股民隨身寶》《2016浙非產能合作發展報告》等10多部財經暢銷書作者,20多家科研院所、行業協會、政府機構、新聞媒體聘任的專家顧問、研究員、兼職教授、研究院(副)院長。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學會數字經濟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近年來承擔各類研究咨詢智庫項目200多項,報刊雜志發表文章100多篇,自媒體發發表原創文章400多篇,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光明日報、財經、中華工商時報、經濟等幾百家媒體轉載、采訪和報道其學術觀點,培訓、演講500多場,學員百萬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