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c113

貴醫被譽為“小協和”,如今又辦“協和班”,到底有何歷史玄機?


字體大小:
2020年9月15日 - c113小編 高校專業那些事 
   

  

學者,教育達人

後來協和醫學院被拉郎配給清華大學,可惜富家出身的北京協和醫學院根本看不上清華大學那窮小子,
清華大學雖然自我感覺良好,但是在協和眼裏,就是懶蛤蟆想吃天鵝肉。當然,也算同居了一段時間,最終協和醫學院還是一腳把清華大學給蹬了。

2017年,北京協和醫學院正式入選雙一流,成為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宣告了和清華大學的正式分家。清華大學只能傷心地哭了:協和醫學院太牛了。

北京協和醫學院有幾十個院士,好幾個醫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實力是國內第一,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當時如果問:誰是“小協和”,估計一群人都傻眼了,其他醫學名校雖然個個牛,卻沒有自稱“小協和的”。

北醫自稱是第一所中國人創辦的西醫大學,同濟醫學院自稱德意志血統,上醫自命中央大學醫學院,湘雅醫學院來之耶魯高貴血脈。

哪誰是“小協和”?今天我就告訴你們:貴州醫科大學。

很多人估計一聽:
哄堂大笑,貴州醫科大學算老幾啊?也敢自稱:小協和?

你還別說,貴州醫科大學自稱小協和,人家北京協和醫學院是承認的,而且貴州醫科大學當年也是名騷一時,曾經是:國立貴陽醫學院,當年六大國立醫學院之一。

當年的國立貴陽醫學院就是北京協和醫學院援助建立的,可以說當年的貴陽醫學院就是協和醫學院的貴州校區。

1938年,抗戰爆發,北平協和醫學院內遷,熱帶病學專家李宗恩博士籌辦創立了國立貴陽醫學院,並擔任首任院長,你看著淵源多深啊。貴陽醫學院和協和醫學院是血脈相連啊。

協和醫學院80多名教授在貴陽任教,其中4人成為院士(學部委員)、20餘人成為國家一級教授。

1947年協和醫學院複校,李宗恩調任北平協和醫學院院長
,10餘位貴醫師生也回北京參加協和的建設工作。可見協和醫學院和貴陽醫學院的關系,實在不一般,所以貴陽醫學院始終秉承協和辦學傳統,成為社會公認的“小協和”
,2015年更名為貴州醫科大學。

貴州醫科大學和北京協和醫學院這麼好的關系,也是要繼承下來的,在2019年,兩校展開了一系列合作。

2019年,北京協和醫學院支援貴州醫科大學開辦臨床醫學創新班,雙方將聯合培養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生。這是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首次以“協和班”命名支援高校辦學。

據介紹,“協和班”計劃招生32人,學制5年。該班當年畢業人數的15%的優秀畢業生,將擇優推薦免試錄取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生。

2019年錄取分數最高分為614分,最低分為579分,高出一本線109分,班級生源質量冠絕全省。

2020年“協和班”招生生源質量在去年冠絕貴州的基礎上又有突破,全省600分以上的38人,有30人在我校,
其中“協和班”有29人,最高分633分,最低分599分,又創下去年我校貴州第一高分班級的歷史記錄。

220年9月11日,貴州醫科大學專門去北京協和醫學院就共建“協和班”進行了座談。

貴州醫科大學,好大學,貴州地方的地頭蛇高校,如果想在貴州當醫生,貴州醫科大學是不二選擇,如果想走出去,上貴州醫科大學的協和班,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15%保送協和醫學院,這保送比例可以說是全國第一,超過了北大清華了。

老鐵們,終於知道了為啥貴州醫科大學被叫做“小協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