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感情

文學大師林語堂談婚姻幸福秘訣:把婚姻當飯,愛情當點心


字體大小:
2020年10月10日 - 感情小編 女神故事圈 
   

  

林語堂

01 和在一起的人慢慢相愛

1919年1月9日,林語堂和廖翠鳳完婚。婚禮上,林語堂做了一件讓人出乎意料的事情:將一紙婚書付之一炬。他說,婚書只有離婚時才用得到。

此生都不會離婚,還留著婚書作甚?這是林語堂對於發妻廖翠鳳生死不離的承諾。

林語堂和廖翠鳳,一個是學貫中西、深受西方婚姻自由思想影響的先進文人;一個是傳統社會約束下的舊式女子。

父母包辦,先結婚後戀愛,他們向世人闡釋了一種偉大的愛情:和在一起的人慢慢相愛。

林語堂和廖翠鳳

在戀愛自由、婚姻自由的當下,愛情成了我們考慮婚姻的先決條件,也恰恰為脫離婚姻提供了合理的借口。

網上隨便刷刷,不是這個出軌就是那對離婚。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帖子,說的是在婚姻期間遇見了真愛,該怎麼辦?

我想,林語堂老爺子的這段話該是很好的回答:

我們現代人的毛病是把愛情當飯吃,把婚姻當點心吃,用愛情的方式過婚姻,沒有不失敗的。把婚姻當飯吃,把愛情當點心吃,那就好了。

02 把婚姻當飯吃,愛情當點心

如果說廖翠鳳是林語堂是相濡以沫的愛,那陳錦端就是林語堂年少狂熱的愛,也是讓他光明正大惦念了一輩子的人。

那時候,林語堂在聖約翰大學讀書,認識了同窗好友陳希佐和陳希慶的妹妹:陳錦端。第一次見陳錦端,林語堂被她的美貌驚地說不出話來。

青年時期的林語堂

林語堂不但能文能武,在大學二年級的開學典禮上,更是一人四次上台領獎,可以說,彼時的林語堂早已是聖約翰大學的風雲人物。而陳錦端也已聽聞此人,芳心暗許,兩人開始了甜蜜的戀愛時光。

陳錦端問他:“你理想的女人是什麼樣子的?”

林語堂回答:“我心中理想的女人是芸娘;我最崇拜的女子是李香君,我最愛的女孩就是你。”

陳錦端出生於廈門的名門望族,而林語堂只是一個窮牧師的兒子。陳錦端的父親陳天恩自然是看不上他的。於是想做媒將隔壁鄰居,同樣也是廈門巨富的廖家女兒廖翠鳳介紹給林語堂。

林語堂感到無比羞愧,意志消沉了很久。當後來聽說廖翠鳳無視他家的情況一心要嫁給他時,便也接受了這段婚姻。

當他決定要娶廖翠鳳,他也就下定決心此生永不負床頭人,連婚書都給燒了。

就像林語堂說的,把婚姻當飯吃,愛情當甜點。畢竟愛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但婚姻如果經營地不好,則會毀了全部的生活。

天長日久,煙火歲月,他早已愛上他的妻子。年少的這份惦念也不過是在懷念他曾經愛過的姑娘,懷念他們的青春。君子發乎情,止乎禮。以前沒能沖破門當戶對的世俗枷鎖,現在林語堂也不會做任何逾矩的事情。廖翠鳳懂林語堂的為人和心意,自然不會打翻醋壇子和他吵鬧。

人人都知道他一直念著陳錦端,廖翠鳳也知道。但他的智慧在於不和生活較勁,守著發妻,在舊式包辦婚姻裏將他們的日子過成詩。

兩年金婚之年,林語堂貼面吻了廖翠鳳

廖翠鳳忌諱別人說她胖,但喜歡人家贊美她挺直的鼻子,所以她生氣時,林語堂總是去捏她的鼻子,說一些歡喜的話,她也就笑了。

吵架的時候也是,在氣頭上多說一句都是廢話,徒然增添摩擦。他說:“怎樣做個好丈夫?就是太太在喜歡的時候,你跟著她喜歡,可是太太生氣的時候,你不要跟她生氣。”

所謂家和萬事興,婚姻幸福了,家庭也就和諧了。

03 大山和愛情

林語堂把愛情看透了,把婚姻也參透了。他睜著一只眼睛關注人生,閉著一只眼睛放進夢意。

這種恣意的狀態以及心性和林語堂從小成長的環境息息相關。

1895年,林語堂出生在福建漳州龍溪縣阪仔村。那裏崇山峻嶺,山頂風起雲湧,他經常站在高山上俯瞰山腳下渺小如蟻的村莊和人。以至於後來入了社會,看到各種名利場面,人人削尖腦袋往上擠的時候,就升起一種在高山上看螞蟻的心境。

大山給了林語堂難得的豁達和平和。他一生不為名利,只求活得恣意盎然。

他一生中僅有的一次做官經曆是在1927年,而且只做了短短半年。那年,林語堂被陳友仁所感動,到漢口的革命政府擔任外交部秘書,地位僅次於部長陳友仁。這六個月,是林語堂一生唯一的官場生涯。

他說:世界上有兩種動物,一是管自己的事的;一是管人家的事的。前者屬於吃植物的,如牛羊及思想的人事;後者屬於肉食者,如鷹虎及行動的事。

林語堂自認為是“吃植物的”,於是決定不再做政治家。對他而言,順乎本性,就是身在天堂。

說起童年和高山,就不得不提到林語堂的初戀,一個叫賴柏英的女孩。

賴柏英和林語堂在同一個村子出生成長。青梅竹馬,兩小無猜,一起去河裏捉鰷魚、捉螯蝦。他記得很清楚,賴柏英有個了不得的本事,她能蹲在小溪裏等著蝴蝶落在她頭發上,然後輕輕地走開,居然不會把蝴蝶驚走。她笑起來的時候,多像清澈湖水,陽光灑下來,明媚一如花都開好了的春。愛情初體驗充滿了大自然的氣息。

大山促成了林語堂人生觀的養成,也給予了他至純至善的心性。一個活明白的人在婚姻裏也比他人更容易獲得幸福。

04 結語

一次選秀比賽上,36歲的高曉松對17歲的夕又米一見鐘情,展開猛烈追求。相戀2年後,兩人步入婚姻,夕又米給高曉松生了個女兒。高曉松多次公開表示,我太幸福了,老婆年輕漂亮,上天對我太好了!

但僅僅過了6年,高曉松提出離婚,因為和夕又米在一起他不快樂。

戀愛容易、婚姻不易,不管是包辦的還是因自由戀愛而結合的,最終都要面對一個相處的問題。

用林語堂的話來說,一個人不能只吃點心不吃飯,只要愛情不要人生。

婚姻意味著承諾和責任。如若只是由著性子,追求快樂,追求新鮮感或者是其他美其名曰的各種,他可能終其一生都體會不到真正的愛和歸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