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歐美
字體大小:
2020年10月17日 -
:
上海科視數碼頻道制作官方帳號
當地時間10月15日,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數據顯示,美國大部分地區新冠確診病例仍呈上升趨勢。美國於14日單日報告59494例新病例,截至15日早上,全美平均每天有52345例新病例,比前一周增加了16%。
數據顯示,本周只有路易斯安那州,肯塔基州和佛蒙特州這三個州的新病例下降幅度超過10%。夏威夷,加利福尼亞,德克薩斯州等12個州保持穩定。自周日(11日)以來,阿拉斯加,科羅拉多州,愛達荷州等21個州達到自疫情以來新增新冠確診病例7天最高峰值。
根據Worldometer網站數據,美國周四新增66129例新感染,這是自8月14日以來的最高水平,每個地區,特別是中西部地區的病例均在上升。
美國每日新增病例(圖源:worldometers)
根據路透社的分析,到目前為止,有25個州創下了10月新病例增加的記錄。在過去的四周中,所有中西部和東北部州報告的病例都比前四周多,威斯康星州,南達科他州和新罕布什爾州的新病例數量翻了一番。
在中西部,周三每日新增病例達到創紀錄的水平,新感染病例超過22000。在南達科他州,陽性測試率最高,達30%,在愛達荷州和威斯康星州,最高為20%。
據報道,周四有十個州報告了新病例的創紀錄增長,包括威斯康星州的4000例新病例。“我們的人數很高,而且還在迅速增長,”威斯康星州州衛生部長候補安德烈·帕爾馬(Andrea Palm)在新聞發布會上說。
帕爾馬表示,我們現在已經有超過1000名住院的COVID-19患者。在我們州的某些地區,我們的ICU病床已滿90%或更多。在過去的六周中,我們的平均每日死亡人數增加了兩倍多。
在中西部,新冠住院治療連續第十天創下歷史新高。在全國範圍內,美國報告了將近37000人的住院治療,是自8月28日以來的最高水平。
對此,美國貝勒醫學院教授彼得·霍特茲博士表示:“我為國家感到非常擔憂,美國現在所處流行病最嚴重的時期,也是現代美國公共衛生出現問題十分嚴重的時刻。”
歐洲疫情全線告急
歐洲情況更為嚴重,目前新增病例的速度已經超過美國。
隨著疫情再度席卷歐洲,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歐洲國家上周新增70萬例確診病例,創下疫情暴發以來的紀錄。
本周,歐盟27個成員國和英國每日平均新增病例達7.8萬例,或每百萬人口152例。同一時期內美國的平均新增病例為4.9萬例,或每百萬人口150例。
這是自疫情在春季觸及頂峰以來歐洲首次在該指標上超過美國。
在歐洲疫情最嚴重的法國,10月15日周四,該國政府網站公布數據顯示,過去24小時新增新冠確診病例30621例,單日確診病例首次突破3萬例,再創疫情爆發以來新高。
(圖源:worldometers)
由此,法國累計確診病例809684例,累計死亡病例33125例,現有9605名新冠患者在醫院接受治療,重症監護病房(ICU)的患者總數達1750,在24小時內增加了77例。
此前一天的晚間,法國總統馬克龍宣布緊急公共衛生措施,計劃自本周六開始對巴黎和其他八個法國主要城市實行持續四周的宵禁。
這也就意味著,除非有特殊情況,這些城市的居民將不允許在此期間外出,除醫院、藥店等以外的公共場所也都將關閉。
“第二波新冠疫情已成事實。”法國總理卡斯泰表示,因健康、工作等原因不得不外出的民眾需攜帶出行證明,違者將被處以135歐元罰款。
但法國的情況在歐洲並非個案。德新社日前報道稱,歐洲第二波新冠疫情已經爆發,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疫情都再次惡化。
根據英國政府網站周四的數據,截至當天上午9時,英國24小時內新增18980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感染人數達到673622例。
(圖源:worldometers)
當天,英國新增138例死亡病例,累計死亡43293例,連續三天死亡病例過百。目前有4941人住院治療,563人需要使用呼吸機。
英國政府表示,從本周六開始,倫敦將被列入新冠肺炎疫情“高”等級地區,這也意味著將實施更為嚴格的封鎖措施。
根據英格蘭最新的三層防疫機制,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酒吧中,倫敦市民將被禁止在室內與其他家庭的人見面;同時還建議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並在可能的情況下減少其出行次數。
約翰遜當地時間14日稱,目前情況下實施地方封鎖措施控制新冠疫情蔓延,比采取全國性的封鎖措施更為有效,但他也表示,不排除下一步采取更為嚴格的措施。
據美聯社柏林消息,德國、捷克、意大利三國新冠肺炎單日新增病例數再創新高,人們擔心歐洲正在喪失控制最新一輪疫情的機會。
作為擁有8300萬人口的歐盟第一人口大國,德國總體情況相對較好,但警鐘也已敲響。德國疾控部門10月15日表示,過去24小時新增病例數達到6638例,打破了3月底單日新增近6300例的舊紀錄。
(圖源:worldometers)
德國總理默克爾和全德16個州的州長10月14日晚一致同意強化戴口罩規定,要求酒吧提前結束營業,同時限制感染率較高地區的集會人數。默克爾說:“我們必須阻止這種指數級增長勢頭,越快阻止越好。”
根據摩根大通經濟學家Greg Fuzesi的總結,若在7天內每10萬居民新增感染人數超過35人,預計德國各個城市都將收緊限制。
荷蘭本周關閉了酒吧和餐館,捷克則關閉了學校。捷克衛生部表示,這個人口剛剛達到1000萬的國家10月15日報告9720例新增確診病例,比不到一周前創下的舊紀錄多出900多例。捷克政府表示,國內醫院可能在10月底進入滿負荷運轉。
比利時根特大學表示只要條件允許就會轉入線上教學,這一措施將從10月26日開始實行。布魯塞爾自由大學也表示教職員工做好了在必要時進行線上教學的准備。
尚未遭受第二波疫情重創的意大利也在10月15日錄得自疫情爆發以來最高單日新增病例數:8804例。這一數字超過了3月底創下的舊紀錄,導致密切接觸者追蹤體系瀕臨崩潰。
(圖源:worldometers)
Worldometer網站數據顯示,目前歐洲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已經超過720萬例。其中西班牙是歐洲感染新冠肺炎人數最多的國家,累計確診突破97萬;法國緊隨其後,累計確診逾81萬;英國總確診人數也接近68萬。
中國為什麼能勝出?
相較之下,中國成為全球少數未受第二波疫情影響的國家。
自今年1月新冠病毒大爆發以來,中國大陸戰期僅一個半月,之後,圖上就是一條直線,再無波動。
“6天檢測全城1100萬人口”,剛剛過去的青島全城普檢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如何戰勝新冠疫情。
截至11日23時采樣14萬份;截至12日12時,27萬份;截至13日20:30時,560多萬份;截至14日18時,880多萬份;據最新消息,截至10月16日6時,采樣1074餘萬份
飛一般的檢測讓國人鼓舞,也讓外媒感慨:在“中國速度”面前,美國徹底輸了,單日檢測能力輸給青島。
《紐約時報》14日援引美國新冠疫情追蹤網站Covid Tracking Project的數據報道稱,過去一周,美國平均每天檢測數量約為97萬份,遠低於全美每天150萬份的檢測目標。
而青島在過去5天內,平均每天完成采樣約210萬份,平均每天獲得檢測結果約176萬份,新冠檢測能力遠超美國。
圖源:Covid Tracking Project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也對青島的普檢措施表示了肯定。在13日的報道中,CNN重提中國烏魯木齊市和武漢市,強調青島的普檢借鑒了前兩個城市的經驗。
當地時間10月14日,CNN記者連線報道介紹青島情況稱,青島在3天內進行了八百多萬的大規模核酸檢測,但這並沒有影響到當地人正常的生活,在社交媒體上也看不到有人抱怨,主持人對此表示“太不可思議了!”
CNN承認,這一應對措施,“成功地將中國總體感染率保持在較低水平”;《華爾街日報》感慨道,這些努力幫助了中國經濟的“更快速的複蘇”,並且正有效防止潛在的“第二波感染風險”。
BBC也在13日刊文,青島政府的防疫措施和世界其它地方都不同——新增確診少得多,但決定對全市人口進行核酸檢測。相較之下,世界其他地方面對暴漲的新增病例,卻仍采取前後不一的封鎖限制政策。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的報道表示,每當出現新增確診病例,衛生部門都會迅速進行大規模檢測。法廣駐京記者拉加德在報道中說,青島市采取了嚴格措施,公交車、餐館和購物中心都要求人們佩戴口罩,公共衛生二維碼隨處可見。
英國廣播公司在報道中提到,中國已經在很大程度上控制住了疫情,這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形成了強烈反差。在包括美國和歐盟在內的全球很多地方,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數仍在繼續飆升,當地政府不得不采取新的隔離措施。
“身著防護服的衛生工作者迅速搭起帳篷,居民排隊提供樣本,這與其他國家笨拙的檢測工作形成了鮮明對比。”《日本時報》指出,青島雷厲風行舉措,讓一些國家“笨拙”的防疫工作和官員們一直以來的借口無所遁形。
據青島市衛健委通報,截至10月16日6時,青島已采樣10746645份開展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截至10月16日6時,全市已排查到密切接觸者532人,全部實行集中隔離觀察並完成三輪核酸檢測,除首輪檢測中9人核酸檢測結果陽性並已及時發布外,其他人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全部完成第四輪核酸檢測采樣,已出結果499人,結果均為陰性。
10月16日上午11點,青島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青島市全員核酸檢測采樣工作已於16日中午基本完成,並將於16日18時全部出檢測結果。
發布會上還通報此次青島疫情的源頭,確定為大港兩名工人,為聚集性疫情。青島疫情傳染源查清是青島港疫情感染者在住院期間,因與普通病區的患者共用CT室引發的醫院院內聚集性疫情,未發生社區傳播。
自10月11日,本土發現新冠肺炎起,到13日新增6例,14日新增6例,15日新增1例,16日新增歸零,僅僅6日青島便將病毒扼殺在了搖籃之中。
大連、北京、烏魯木齊、青島,中國用無可辯駁的檢測速度和成功案例,一次又一次向世界演示,該如何預防第二波新冠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