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生涯

看三星掌門人李健熙如何運用職業規劃鑄就傳奇人生


字體大小:
2020年10月30日 -
:        
 

上海向陽生涯

上海向陽生涯企業管理咨詢官方帳號

三星掌門人李健熙

01

李健熙從小就與眾不同,還是孩子的時候就很懂得韜光養晦,很善於為自己規劃未來的職業生涯道路。

1942年1月9日,李健熙出生在韓國慶尚南道。據說,作為最小的兒子,李健熙並沒有得到家族的恩寵,一出生便被父親李秉喆送去給爺爺奶奶撫養。

在爺爺奶奶膝下盡孝的同時,李健熙總是長期堅持對遠方父母的致電問候,還特意為得到父親的賞識而主動學習高爾夫球。這是他的兩個哥哥都做不到的。

後來李秉喆對三星繼承人的安排,也證明李健熙早年的這些籌備工作一一奏效了。李秉喆在對大兒子與二兒子的培養中大失所望,卻被自己一度認為“太過溫和”、“不能經商”的三兒子李健熙打動。

02

李健熙不僅善於為自己規劃職業生涯,也憑借自己的遠見卓識為家族產業謀定戰略規劃。

1974年,李健熙在研究了半導體行業後,就為家族產業規劃了獨到的發展方向。他建議父親進軍半導體產業,很可惜,這項提議遭到父親拒絕。頗為果決的李健熙並沒有氣餒,而是以個人資產投資,獲得韓國一家半導體公司50%的股權,這也是三星半導體部門的前身。一段時間之後,父親才逐漸意識到芯片對於三星電子行業的重要戰略意義,終於加大力量探索三星自研芯片的道路。

1987年,上任董事長的李健熙開始大張旗鼓地規劃三星的發展前景,令外界印象深刻的大變革就至少有兩次。

第一次發生在1988年。上任不久,李健熙就宣布三星要進行“二次創業”。這次改革雖然沒什麼成效,卻為李健熙在1993年推進的以質量管理和力求變革為核心的三星“新經營”運動埋下了伏筆。

1993年2月,無法說服一眾社長繼續改革的李健熙,帶領下屬在美國洛杉磯考察,發現成本高居不下的三星產品被擱置於商場不起眼的角落。這樣的現狀讓李健熙堅定了三星規劃改革的決心。

1993年6月,李健熙在法蘭克福召集全公司管理層召開四次會議。李健熙這次演講被整理成了三星歷史上著名的《法蘭克福宣言》。他思路清晰,目標明確,為三星提出了一系列明確的戰略規劃:

1確立新的戰略目標——成為世界級超一流企業,要在2000年進入世界十強之列;

2徹底拋棄“以數量為中心”的經營思想,牢固樹立以質量求生存、求發展的經營思想;

3重塑三星形象,建立符合時代精神的三星文化,重實效,埋葬形式主義。

三星

“新經營”全新戰略的核心理念就是兩個字:變革。
為了踐行這樣的戰略,李健熙從三方面著手:

首先,是對他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重新規劃

李健熙在隨筆中這樣寫道:先從我自己變起,再讓所有的變化朝著一個方向聚攏。

其次,在堅持自身長期職業規劃的同時,李健熙也在為每一個三星員工的職業規劃盡職盡責

1993年7月,三星秘書組在向總公司發去的傳真上總結道:只有追求生活品質的員工才能鑄造一流的企業。為此全公司以“朝七晚四”制取代了“朝九晚六”制。

李健熙親自指示全體員工早點回家鍛煉身體,學習外語,照顧家庭,還說下午4點鐘不下班的不是合格員工。

李健熙認為,18萬員工每天節省1個小時的時間,將使整個國家獲益,一個人一天學一個小時,只要堅持十年,學什麼行業都能學成狀元。

第三,李健熙在自己和員工職業規劃的基礎上,強勢推動了三星的戰略規劃

他下令召回15萬部問題手機,並記錄每件疵品的生產全程以方便溯源。三星還引進了“一旦發現缺陷,立即叫停生產線”的制度,向“零缺陷”發起挑戰。

在面對“抓質量,生產量下降怎麼辦?”的質疑時,李健熙給出了那句著名的答案:除了老婆孩子,一切都要變!

職業規劃和戰略規劃並舉,推動了三星達從根本上改善企業的“體質”,達到了個人和組織共贏的局面。

著名職業規劃師,向陽生涯創始人洪向陽老師就曾在《10天謀定好前途:職業規劃實操手冊》一書中道出了這其中的真相:在組織內,只有個人目標與企業發展目標有效整合時,目標才有實現的基礎。

在上述規劃之下,“新經營”運動鑄造了三星帝國:1998年7月,在亞洲金融危機中赤字超過1700億韓元的三星電子,在1999年實現了3.17萬億韓元純收入的逆轉。

三星的戰略規劃重點永遠只有兩個字:變革
。直到今年,李健熙在發給員工的郵件裏仍然表示:我們需要再次改變。我們必須加大創新力度,包括在企業架構方面,從而領導行業趨勢。

03

究竟是什麼動力推動著李健熙堅持不斷地為自己、為員工制定職業規劃,為企業制定戰略規劃呢?

2010年3月,李健熙在重返經營一線時表示:“現在是真正的危機時期。三星將來前途如何難以預測。我認為代表三星的事業和產品將在十年內大部分會消失。”

路透社曾這樣形容李健熙:他打一個噴嚏,整個韓國都會感冒。

從上述不難看出,真正的動力是李健熙內心擁有的強烈的危機意識,和永不懈怠的居安思危的精神。

三星掌門人李健熙

反觀今天,前來向陽生涯咨詢的客戶當中,有不少都是職場老人。無論是普通員工還是中高層領導,他們大多存在一個通病:在工作一段時間之後,都會陷入舒適穩定的工作環境當中,失去了居安思危的危機意識,看不到大趨勢的變化,意識不到行業與市場潛在的威脅,不積極與時俱進,整天泡在公司裏“溫水煮青蛙”。他們最終難逃被公司辭退的命運,人到中年,感到前途迷茫,來向陽生涯求助。

李健熙在隨筆中指出:韓國企業界有滿足於全國一流、自甘全球三流的風氣,居安不思危,甘做井底之蛙。

作為職場人,只有充滿了危機意識,才能不斷地為自己做好、做足職業生涯規劃,才能像李健熙那樣時常站上行業職場的浪尖,成為萬人矚目的弄潮兒。

遺憾的是,這樣一個一生未雨綢繆,居安思危的商業巨頭,尚未為自己和三星規劃全新的未來,便永遠地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