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歷史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01日 -
:
鮮花暢談歷史
歷史達人,優質創作者
宋朝開國後,趙匡胤進入武廟,觀兩廊所畫的名將,以杖指著白起的畫像說:白起殺降人!不武之甚!不配在這裏!
於是,白起就這樣被“踢出”武廟了。
趙匡胤為何看白起這麼不順眼呢?
“攻心”
趙匡胤把白起踢出武廟,發生在北宋剛立國之時。
當時,北宋的疆土,僅占一半,還比不上三國時期的魏國。長江以南,大小七八個割據政權;北方山西境內有北漢,幽雲十六州在契丹之手。
要想單純依靠武力完成統一,難度不小。
趙匡胤隨柴榮血戰3年,才艱苦地從南唐手裏拿下淮南,要想快速統一全國,談何容易?
因此,趙匡胤注重“攻心”,通過善待俘虜、降眾來瓦解對手的決心。
殺趙降兵40萬的白起,自然不適合繼續作為武將楷模了。
彰顯治軍主張
趙匡胤把白起“踢出武廟”的同時,令人重新裁定武廟人選,取“功業無暇”者。
如此,朝廷曾考慮:把吳起、韓信、彭越、周亞夫、關羽、張飛、鄧艾、李光弼等“有瑕疵”者都要和白起一起被踢出武廟!
其實,像英布、鐘會這樣的公開起事的叛將,早已被前朝過濾掉了,剩下的人,真是說不出有多大的毛病,頂多是一些行為有爭議而已。
不過,趙匡胤以此來告誡眾將:慎言慎行!絕對服從!
自五代以來,“天子寧有種乎,兵強馬壯者為之”,統兵將領桀驁難制,屢屢作亂,趙匡胤決心一改此風。
周亞夫、白起、李光弼等人,沒有作亂,或是堅持己見,或是個性強烈,不為君王所容而已。
不管前朝君臣的是非曲直,總之,既然他們不能為前朝君王所容,自然也不會為趙匡胤所許!
結果
貶白起,反應出趙匡胤的主張:對內要求將領謹言慎行,絕對服從;對外“攻心”為上,瓦解敵人抵抗意志。
趙匡胤不但多次告誡將領“勿濫殺一人”,還把雖有功卻不“仁”的將領處罰(如平蜀的王全斌)。
趙匡胤不但在言語中多次強調眾將不得跋扈,還重構以文制武的集權制度,杜絕武將跋扈。
結果是利弊各半的。
對外:南方各割據勢力,有的在抵抗後投降,有的甚至直接“納土”而降,抵抗意志多不堅定。
對內:在制度改革+文化重構後,宋代武將再難見五代跋扈之風,反而多為文官所制。
不過,或許是矯枉過正,由於過分強調“無暇”,曹彬等將領束手束腳、手足無措,為後來屢敗於遼埋下伏筆。
趙匡胤的做法,在當時就遇到了不同意見:古代名將都是人雄,誰能無暇?對古人吹毛求疵有意思嗎?
宋徽宗時期開始,白起等人還是回到了武廟(只是不在“十哲”之列),受後人祭祀。
趙匡胤能把白起踢出武廟,卻不可能改變白起是史詩級名將的事實。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
統治者為了做出不同的倡導,可能會對歷史人物或貶或褒。
不過,歷史不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風浪過後,是非功過,仍有公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