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感情

豆瓣8.6分,這部關於愛情與婚姻的電影,演出了太多男女的心聲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10日 -
:       
 

陸芊芊

01

深埋於日常中的關系地雷

對於查理來說,妮可提出的離婚決定,就像一顆令人措手不及的炸彈,然而,查理不知道的是,這顆炸彈,妮可早已獨自背負好多年,很少有愛情是一見鐘情,所謂分別也時常是經年累月的醞釀,沒有前面的鋪陳,怎麼可能喚得起後方的巨浪。

因此,我們都以為,人的分別,必然有一個非常明確的原因,然而,如前所述,那都是日積月累出的決斷。看似自私,看似突兀,卻也不是想要蓄意傷害,很多時候,千言萬語也難以形容,只能用包覆著萬千無奈的"走不下去"來訴說。為此,雖然有所謂引爆點,比如外遇,但若沒有日常中所堆疊出的火藥,再怎麼激烈的單次爭吵,也點燃不起分道揚鑣。

妮可,作為提出離婚的人,歉疚地認為自己就像一個凶手,扼殺了愛情,也抹滅了彼此共築出的美好藍圖。故此,從中而生的愧疚,對於妮可,就像統治她的巨獸,奴役著不愛的她繼續向前,可惜,終有一天,超載的愛與愧疚,仍舊讓她再也無法承受,屆時,刻在心底的就不只是名字,還有困住自己的限制。

因此,就算妮可看似尋求到解脫,內心所集束起來的也不會只有喜悅以及亢奮,更夾雜了複雜的矛盾、焦慮與愧疚,深怕自己是個失職的太太,甚至是失職的母親。

以此來說,妮可的離去,並非不負責任,只是相較於單純做太太,她也需要做自己,可惜,在這段婚姻關系中,無法取得所謂平衡,終究,她必須有所割舍,即使再不舍與心疼,她都必須打包好自己,讓這段婚姻畫下一個句點,為了自己,也為彼此,更為兒子。畢竟,如果連自己都握不緊,捉不住,遑論成為兒子的支柱。

最終,為了能夠活出自己,妮可決心走下婚姻的戲台,借此不再上演他人的期待。

接著,回到查理來說,相較於早已排練好多次的妮可,離婚這件事,對於查理就是一個完全嶄新的落魄與墜落,他明白自己是一個好導演、好爸爸、好上司,卻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會不是一個好老公。

就此來說,妮可與查理,在面對婚姻結束時具有情感上的時差,一個已經坦然接受,另一個卻還在迷蒙疑惑,為此,我們不只能夠同理妮可的決斷,也能明白查理的倉惶失措。畢竟,查理在腦海不斷彩排陳列的都是共築的美好,根本未曾想過,婚姻這出戲碼,終有一天會從未完待續變成熄燈閉幕,甚至難以想像沒有老婆的身影,自己要如何在撲朔迷離的未來裏,繼續看見幸福的倒影。

然而,難言的感受,不只慌亂,其中所藏的,更還有怎能棄自己不顧的失落與脆弱。

為此,查理初期的抗拒,不單只是因為沒有准備,某種程度,他也在逃避面對,更准確來講是藉由不想准備去逃開婚姻的夢醒時分。

因此,我們會發現,電影初期的查理忽略妮可在生活中埋下的訊息與提醒,畢竟,就查理而言,只要繼續睡,相愛的夢就不會醒,未完待續的情節就能繼續演。殊不知,婚姻並非一場獨角戲,少了共演的那一方,再多對白也不過是熄燈後的自言夢語,所謂相聚與別離,還在乎的更是只剩他自己。

然而,妮可與查理的故事,不只點出感情熄滅後的訣別如何讓人拉扯,更加點出關系流逝後,我們不只失去人,也會失去未來夢景,還有其中的自己。

故此,如前所述,不管是放手或是想要緊握的人,都必須學習在關系失落中撿拾自己,並以此為基底,拼湊出新的夢景,進而重新展開幸福的追尋,以揮別早已不再的情與愛,或是說道別那份飛不起的希與盼。

綜合來說,妮可與查理吵吵鬧鬧,為了離婚渡過一段紛擾的時光,但不管結果如何,失去彼此的兩人,品嘗到不同以往的自由,雖然也都有其代價,但在這之中沒有什麼對與錯,只有合與適。

如今,從婚姻中畢業的兩人,明天不會總是黑白的,甚至填滿了不同可能,只不過,可能得像嬰兒學步般重新開始踏前。然而,走也好,爬也好,磕磕碰碰,經由洗禮,既有的原罪早就隨著婚姻結束而被洗刷,嶄新複蘇的彼此,未來再也不會上演那出早已謝幕的婚姻故事,縱然還有遺憾,也都得學著接納。

愛情熄滅的滋味,逼得人要向前,就算走走跌跌。

02

糾纏的雙手,撕裂的是誰?

感性來說,我們都知道婚姻不只是白紙黑字,但真要說它像什麼,卻也沒有共識,可能是升華成親情的友誼,也或許是埋葬愛情的葬禮。然而,不管是什麼,唯一可以確定的是,婚姻的結束,其牽扯到的絕對不只是兩顆心的訣別,更還包含因應婚姻所產生的各種關系。就此來說,《婚姻故事》非常生活化地描繪出,婚姻傾斜後,不管願不願意或支不支持,只要我們是周遭的親友,都會被連帶卷入漩渦中。

為此,許多人使用戰爭一詞去形容離婚的過程,闡明婚姻離異不只是愛情離異,其中更也牽扯不同人的最佳利益,挑起離間或是結盟拉友在所難免,畢竟,關系的資本沒有累進,根本打不贏愛情閉幕後的腥風血雨。

然而,即使親友們具有足夠的力量去配合演出,但孩子真得有辦法嗎?

或許你會感到意外,即使未成年,孩子也真得能配合演出,甚至演得很好。實務現場也以"忠誠矛盾"這精准的用詞形容孩子在離異中的搖擺,意即孩子因應父母爭吵所激活的生存焦慮反應。

具體而言,為了保固生存安全感,孩子會揣測身邊的主要照顧者之想法來拋球,比如跟媽媽說我討厭爸爸,或是跟爸爸說我不想去找媽媽來討其歡心。故此,當下的情緒張力就能有所降低,而孩子的生存安全感則會再次上升,上述適應策略,乍聽之下是否很熟悉?簡言之,就像上班族在職場上討生活那樣,孩子也會機靈地隨著上司來油腔滑調,以確保生存能夠順順利利。

然而,孩子要面對的上司卻不只一個,這樣左右為難的忠誠矛盾,孩子的最佳解,除了圓滑,更還要加上自由轉換立場的開關,甚至讓父母產生孩子永遠站在自己這邊的錯覺。當然,承前所述,現實總是殘酷,孩子的一言一行,或許有愛,卻也絕非父母想得單純,很多時候,只不過是為了生存所表現出的登台演出。

因此,《婚姻故事》中的老律師才會說,孩子說的話都只是為了說給父母聽,畢竟,在煙硝四起的戰爭中,孩子也要保護自己,也要討生活。以此來說,父母再怎麼看對方不順眼,也都盡量避免在孩子面前爭吵,即使有所紛爭,甚至離婚,雙方對於孩子都還是要口徑一致,讓孩子明白,不管怎樣自己都不會失去任何一方的愛與照顧。

借此,透過生存安全感的穩固,孩子也才有機會摘下那張過度早熟的面具,不再假裝演出,進而能好好地做個孩子就好,父母也不會因此走上婚姻與親情的雙雙離異。

就此來說,過往傳統社會的假設,所謂大人吵架小孩不懂的想法並非事實,孩子不只懂,甚至比父母還世故。當然,這不代表孩子不痛苦,就連成熟的大人都無法忍受長期戴著虛偽的面具來活,更何況是孩子,表面上看似什麼都行,還不都是因為心早已被父母的爭執撕裂到不成人形。

當然,真實世界中的孩子,不會像筆者一樣提出質問,甚至會認真地扛下那份不屬於自己的罪責,只望父母能夠重修舊好。故此,孩子就算懂,因應生存,卻也難以明言內在的真實感受,為此,做為父母,在拉扯的過程中,即使彼此都受了點傷,但可不可以,讓這個傷就到此為止,或許是每一位面對離異的父母可以多加思索考量的。

畢竟,就算夫妻情不再,父母緣仍續存,不當彼此的戀人,還是得當孩子的家人。

綜合來說,或許奇怪,離婚明明就是在談感情,卻不能用感情來談。然而,倘若父母雙方真的愛著孩子,很多時候就得要為了這份愛,找回理性,而非執著於爭一口氣,否則,就像老律師所提醒的,失去時間優勢後,即使孩子長大具有自主,終究喚不回一聲諒解,只能播放舊時的美好謊言來慰藉自己。

父母要的愛,孩子不一定給得起。

03

重組關系,向失落道別的第一步

失婚,從古至今,社會文化都以失去為主軸來聚焦關系的結束,卻未曾想過這可能只是一種關系的轉換,即使風吹日曬,本來應該腐敗的愛,經過風幹與浸泡,終有一天,變質的關系,也會由苦轉甘,甚至化成飽滿蜜汁的餞,拿來為彼此送行。

通常,人們在面對關系的結束,都會面臨到悲傷的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與接納,電影也以此為貴,刻劃出豐沛的情緒轉折,特別是查理,幾乎符合上述狀況,從假裝沒事,到爭吵拉扯,再逐步放下。不過,五階段也只是學術上的參考,許多時候,因人而異的悲傷曆程,不一定都會跑完五階段,或是說一定具有順序性。

更多時候,面對失落,人的反應就是在所謂悲傷感與希望感之間不斷擺蕩與來回,一會覺得欲哭無淚,另一會又准備好舉步向前,就像在坐雲霄飛車,上上又下下,由此可知,不只是曖昧會讓人起起落落,失戀後的沖撞也會讓人磕磕碰碰。

然而,再怎麼難受,縱然時間無法沖淡悲傷,也無法讓人駐留,秒針依然會催促著人向前,不管甘不甘願。就像《婚姻故事》的尾聲,轟轟烈烈的場景不再出現,只有牽著孩子繼續向前,為此,不管怎麼吵,最終都得走向嶄新的生活。

不過,同電影所呈現,這個向前也非要完全割舍過去,更像是打包好過去,找到一個彼此共存的方式,或是說規劃出一個擺放情感刻記的空間。借此,雖然還是背負著悲痛來前進,卻不會因悲傷而被掏盡,甚至從中發現未來的願景,經由黏補與貼拼,熟悉卻不同的彼此,就能各自帶著新的妝點繼續前進。

因此,承前所述,《婚姻故事》的查理跟妮可找到自由的救贖,也找到共處的可能,就是繼續以家人的身份,發展出共親職的合作關系,陪伴著兒子繼續成長,不只好聚好散,更讓彼此之間的愛與照顧不因婚姻的結束而斷離,甚至只是換了種形式。以此來說,《婚姻故事》讓觀影者理解到,婚姻關系若沒有涉及生命的消逝,不一定非得要是單親,畢竟,要離得是父母,沒道理孩子的幸福要因此被剖半。

綜合來講,一道關系的結束,並不一定就會堵塞其他關系的可能,雖然不容易,但面對失婚,與其說是關系結束,不如說是關系的重組,雖然戀情的愛已逝去,只能溫存於過去,但未來的情誼仍能再續,即便少了個戀人,卻也多了一個包容自己的友人。

看似退了一步,卻又前進一步。

04

結語

《婚姻故事》是部擺放許久卻未曾點開的電影,深怕其中的戲劇化會喚起過多的情緒反饋,然而,出乎意料,電影紮紮實實地去描繪婚姻熄滅的過程,而非只聚焦於善惡道德來批判,有起有伏的敘述手法,也稍稍減輕觀影的負擔,避免太多說教氣息。

再者,其敘事手法除了創造情緒落差之外,更是非常寫實,闡明婚姻離異所可能勾扯出的情緒,絕對不只有憤怒的對罵,更還漂浮著豐沛的依戀、不舍、心疼、不甘、不公、失落、委屈與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