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兒童

進入流感高發期 臨沂患兒就診量明顯增多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26日 - 兒童小編  
   

  

臨沂網信

中共臨沂市委網信辦

21日,孫學梅在坐診。

孫學梅表示,近期的流感,就診數量最多的,主要影響的是抵抗力不足的嬰幼兒以及學齡階段兒童,一般兒童的發熱症狀會持續3到5天,還時長伴有頭痛、咽痛、關節肌肉酸痛等症狀,個別嚴重的患者,可能會引發心肌炎、腦炎、肺炎等疾病。兒童相對免疫力低,幼兒園、學校人員密集,所以更容易感染,並且兒童是流感高危人群,5歲以下兒童更易發生嚴重並發症,更應加強預防 。

據孫學梅介紹,市人民醫院兒科門診目前已經啟動了兒科門診高峰應急預案,增加兒科門診坐診醫生,也增加了兒科專科病房,同時輸液區、觀察區等區域也相應增加了。

21日,市人民醫院兒科門診內情況。

家長

患兒家長都需要請假來看病

21日正是周一,家長們是否得請假陪著家裏的患兒來排號看病?記者采訪了部分家長朋友們。

市民高先生表示,孩子正上三年級,周五放學回家就說開始頭疼,就有感冒的症狀,周末兩天在家也已經休息和吃藥了,但是仍然高燒不退,“沒辦法,今天周一只能給單位請假,孩子學校也請了假,帶孩子來醫院看病,因為發燒仍然在38.8℃。”在經過醫生診斷和查血後發現孩子是得了流感,最後通過輸液來治療,“我們來得還比較早,現在已經輸液打上針了,好多來晚的都沒地方輸液了,人太多了。”

市民趙女士是一家來的,三口人都不同程度出現了感冒的症狀,還在上幼兒園的孩子症狀最重,一直是39℃的高燒,所以一家人就都戴著口罩來醫院了,“我們倆人都是雙職工,但是周日晚上孩子溫度突然上來了,沒辦法今天我倆都雙雙請假了,我們還好,大人吃點藥能扛住,孩子高燒我們就比較擔心了,還是來醫院來診斷一下才放心,在家裏因為一家人都感冒了懷疑是流感。”來醫院以後,采血結果出來果然是流感,“好在輸液以後,孩子溫度有所下降,現在已經38℃了,我們才稍稍放心了。”

市民劉女士則表示,本來不願來醫院就診,以為在家吃點藥就能降溫,但是孩子一直高燒不退,家裏老人比較擔心一直催著來醫院,只能周一請假帶著孩子來就診,雖然看著門診內人流較多,但是人人都戴著口罩防護較好,所以慢慢地也就不那麼擔心了。

 醫生

流感不同於普通感冒,應避免出現並發症

孫學梅表示,近年來,流感不斷肆虐,每年冬春季節或氣候驟變,特別11月、12月開始到次年1月、2月,都是流感高發期。不少成年人都紛紛中招,更別說抵抗力差的兒童了。資料顯示,兒童流感的發生率約為成人的1.5-3倍。

孫學梅表示,流感是一種由季節性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流感不同於普通感冒,可以短時間內在大範圍人群中流行,傳染性高,持續時間更長,全身症狀更重,並發症和病死率也比較高。而普通感冒,具有季節性不明顯,症狀也是不發熱或輕、中度發熱,無寒顫等特點。

兒童流感起病急,主要症狀為高熱,通常體溫達38.5℃以上,常伴有畏寒、寒戰。也有可能出現咽痛咳嗽、鼻塞流涕等普通感冒的症狀以及頭痛、四肢酸痛、乏力嗜睡、食欲減退,少部分還會有惡心嘔吐、腹瀉等症狀。兒童流感引起的急性喉炎、中耳炎、氣管炎、支氣管炎以及肺炎等都比成人常見。

孫學梅強調,孩子出現流感症狀,治療重點是緩解如發燒、咳嗽等的流感樣症狀,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一旦出現持續高熱、伴有劇烈咳嗽、呼吸困難等重症傾向,應該及時到醫院專科門診就診,避免嚴重並發症的出現。

相關鏈接

兒童流感的並發症有哪些


肺炎及其他呼吸系統並發症

肺炎是流感患兒最常見的並發症,多見於2歲以下嬰幼兒,多於48小時內持續高熱或起病2-3 天後體溫逐漸升高,常有氣促、喘息、發紺、呼吸困難,可伴有嘔吐、腹瀉等症狀。

神經系統並發症

包括腦病、腦炎、腦膜炎、脊髓炎、吉蘭-巴雷綜合征等。多在流感病毒感染後12-72小時出現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驚厥,可在24小時內進展至昏迷、腦疝,甚至死亡。

 心髒損傷

部分患兒出現心肌酶升高,心電圖改變,少數可能發生心肌炎甚至暴發性心肌炎。

肌炎和橫紋肌溶解

急性肌炎是流感的一種相對少見的並發症,受累肌肉極度壓痛,最常見於小腿肌肉,嚴重病例可出現肌肉腫脹和海綿樣變性。血清磷酸肌酸酶顯著增高,肌紅蛋白升高,可引起腎衰竭。輕微的暫時性肌炎伴肌酸激酶輕度升高較典型急性肌炎更常見。

 其他並發症

中耳炎較常見,有10%~50%的患兒會並發中耳炎,中耳炎的典型發病時間為流感症狀出現後3~4天。肝髒損害多表現為轉氨酶異常、繼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流感病毒感染後可引起免疫功能紊亂,還可出現低鉀血症等電解質紊亂等。重症病例可出現肌酐水平增高,甚至溶血尿毒綜合征、急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腎損傷等。危重症病例可出現膿毒性休克、噬血細胞綜合征,危及生命。

流感怎樣預防?

1、疫苗預防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降低接種者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並發症的風險。推薦60歲及以上老年人、6月齡至5歲兒童、孕婦、6月齡一下兒童家庭成員和看護人員、慢性病患者和醫務人員等重點人群優先接種流感疫苗。

2、藥物預防

藥物預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種,建議對重症流感高危因素的密切接觸者且未接種疫苗或接種疫苗後尚未獲得免疫力進行暴露後藥物預防,可使用奧司他韋和紮那米韋等。

 3、一般預防

注意個人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飯前便後、觸摸眼睛、鼻或口腔後、外出回家後;盡量用洗手液或肥皂、流動水洗淨;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盡量減少到人員密集、空氣汙濁的場所;應盡量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不得不接觸時需做好個人防護,如佩戴口罩。家裏有人感染流感,建議盡可能隔離,減少與孩子接觸;根據氣溫變化為孩子增減衣物、平衡膳食、加強鍛煉、保證睡眠,增強體質和免疫力。

臨報融媒記者 江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