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e  

收藏本站

電腦請使用 Ctrl + D 加入最愛
手機請使用 收藏
關閉

小編的世界 優質文選 歐美

厚此薄彼!美國政府只給美企許可,把歐洲廠商關在市場之外!


字體大小:
2020年12月28日 -
:       
 

悲了傷的白犀牛

科技達人,優質創作者

這個絕對不是個例,歐洲芯片三巨頭的其他兩位——恩智浦、英飛淩的情況大抵如此,由於美國政府將300多家中國企業列入了所謂的"實體清單",讓歐洲的半導體企業無法將產品出售給這些具有強大購買力的中國客戶。

為什麼歐洲的企業會受到美國商務部的"實體清單"的限制呢?原因是這樣的:

歐洲是工業革命的發源地,曾經是全球的工業中心,但在二戰結束後,美國憑借信息革命逐步取代了歐洲"全球工業中心"的地位,在馬歇爾計劃之後,歐洲接受了大量來自美國的產業轉移,其中包括半導體產業,於是,歐洲很大程度上成為了美國經濟產業鏈、技術產業鏈上的一環。

而美國政府在對外政策上一直施行所謂的"長臂管轄",不管跟美國有多大關系,它總能找到介入的理由,而在科技上更是如此,比如,美國政府對華為發起的"禁芯"運動,就要求全世界各個國家的各家企業,只要使用了美國的技術、產品、服務,無論比例有多小,都必須遵循美國禁令的要求,簡單來說,歐洲半導體企業哪怕只在生產線上使用了一枚來自美國的螺絲,那這家企業就不能把產品賣給華為。

今年 9 月,德國芯片制造商英飛淩負責人也稱,美國和中國之間的科技戰是 "一大擔憂"。他說:"歐洲必須小心,不要在技術大戰中被殃及池魚。"全球最大芯片制造設備集團荷蘭 ASML 被禁止向中芯國際出售其最新一代的機器,而據該公司預計,今年中國市場將占其銷售額的四分之一。

毫無疑問,歐洲企業在美國禁令中受到的"傷害"可能是僅次於中國企業的。

不過,如果美國政府能做到一視同仁,一碗水端平,那歐洲企業哪怕受了委屈,也只能忍氣吞聲,誰讓你用了人家的技術呢?!但是,美國政府似乎從來不是公平公正的主兒。

雖然在獲准向被列入美國 "實體名單"的中國企業出售產品的公司名單從未正式公開,但有媒體報道稱,幾家美國公司(包括高通、英特爾等)以及韓國三星和日本索尼,已獲得向華為供應部分零部件的批准。但是,沒有一家歐洲企業獲得許可!

歐洲高管表示,歐洲科技公司和政府對美國的單邊限制越來越感到失望,並希望減少對美國知識產權的使用。12 月初,17 個歐盟成員國通過歐盟委員會宣布了 "歐洲關於處理器和半導體技術的倡議"。這些國家指出,未來兩三年,歐洲複蘇和彈性基金 (EFSF)的 1/5 資金 (1450 億歐元)將被用於 "數字化轉型"項目,。

今天的世界已經完全分化了,那些曾經的利益共同體在面對蛋糕無法做大時,將變得非常離散,未來,無論是歐洲,日韓,還是中國,可能在跟美國打交道時都得留點心,誰也不知道美國政府啥時候又把你拒之門外了。